门口的野蛮人系列套装:门口的野蛮人·史上最强悍的资本收购+门口的野蛮人2:KKR与资本暴利崛起(套装共2册)
《门口的野蛮人 史上最强悍的资本收购》推荐序 一个开门揖盗的结局译者序作者的话前言收购各方序幕第1章 从标牌至纳贝斯克第2章 从纳贝斯克到雷诺兹第3章 千金散尽还复来第4章 股份大恐慌第5章 KKR的崛起第6章 约翰逊的决定第7章 野蛮人准备行动第8章 两队人马第9章 向垃圾债券宣战第10章 第一次谈判第11章 厉兵秣马第12章 第二次谈判第13章 事情失去了控制第14章 第一轮投标第15章 半路杀出程咬金第16章 第二轮投标第17章 胜利迟迟不到第18章 兵临城下尾声后记
《门口的野蛮人 2 KKR与资本暴利崛起》译者序中文版序前言引子第1章 取悦CEO科尔伯格回忆起KKR的第1年:“是最好的时光,也是最苦恼的时光。”克拉维斯和科尔伯格在1976年花了几个月时间跟进Booth Newspaper的收购,最终纽豪斯出版集团以价高胜出,其他那些推广电话则毫无成效。企业都没碰上危机,首席执行官们没兴趣听什么…
查看完整
《门口的野蛮人 2 KKR与资本暴利崛起》译者序中文版序前言引子第1章 取悦CEO科尔伯格回忆起KKR的第1年:“是最好的时光,也是最苦恼的时光。”克拉维斯和科尔伯格在1976年花了几个月时间跟进Booth Newspaper的收购,最终纽豪斯出版集团以价高胜出,其他那些推广电话则毫无成效。企业都没碰上危机,首席执行官们没兴趣听什么…
查看完整
《门口的野蛮人 史上*强悍的资本收购》 布赖恩·伯勒(BryanBurrough),曾任《华尔街日报》匹兹堡纽约站的记者,现任《名利场》杂志特约记者,已经著有五部作品。 约翰·希利亚尔(JohnHelyar),曾在《华尔街日报》、《财富》和ESPN供职,现为彭博新闻社专栏作家,著有运动类畅销书LordsoftheRealmTheRealHistoryofbaseball。 张振华,曾供职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和联想集团财务部,现任职于一家国际外汇零售企业。 《门口的野蛮人 2 KKR与资本暴利崛起》 乔治·安德斯(George Anders),《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专注于杠杆收购长达十多年。他与妻子现居纽约。
《门口的野蛮人 史上*强悍的资本收购》 《门口的野蛮人 史上*强悍的资本收购(20周年纪念版)》再现了华尔街历史上知名的公司争夺战——对美国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争夺战。四个竞标方参与了竞争,KKR公司*终以250亿美元取得胜利,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书中提供了高水平公司金融操作的具体细节,*面展示了企业的管理者如何取得和掌握公司的控制权。这是一部精彩的华尔街商战纪实巨著,是每一个公司管理者和对华尔街金融感兴趣的专业人士的必读之书。 《门口的野蛮人 史上*强悍的资本收购(20周年纪念版)》适合中高端读者,爱好外版投资书的读者 《门口的野蛮人 2 KKR与资本暴利崛起》 作为史上*强悍的资本收购的主角,KKR一直被贴着“门口的野蛮人”这一标签。尽管*富争议性,但它确实创造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这就是如今大行其道的“私募股权”,曾被称为“管理层收购”或“杠杆收购”。 相比跌宕起伏的收购故事,KKR的发家史与其在私募股权界的神秘,更令人想要一窥究竟。…
查看完整
查看完整
《门口的野蛮人 史上最强悍的资本收购》推荐序 一个开门揖盗的结局译者序作者的话前言收购各方序幕第1章 从标牌至纳贝斯克第2章 从纳贝斯克到雷诺兹第3章 千金散尽还复来第4章 股份大恐慌第5章 KKR的崛起第6章 约翰逊的决定第7章 野蛮人准备行动第8章 两队人马第9章 向垃圾债券宣战第10章 第一次谈判第11章 厉兵秣马第12章 第二次谈判第13章 事情失去了控制第14章 第一轮投标第15章 半路杀出程咬金第16章 第二轮投标第17章 胜利迟迟不到第18章 兵临城下尾声后记
《门口的野蛮人 2 KKR与资本暴利崛起》译者序中文版序前言引子第1章 取悦CEO科尔伯格回忆起KKR的第1年:“是最好的时光,也是最苦恼的时光。”克拉维斯和科尔伯格在1976年花了几个月时间跟进Booth Newspaper的收购,最终纽豪斯出版集团以价高胜出,其他那些推广电话则毫无成效。企业都没碰上危机,首席执行官们没兴趣听什么收购,没有了贝尔斯登的名头,KKR这几个合伙人在陌生人的办公室里不太容易被接纳。第2章 债务越发诱人1976年在罗切斯特大学,自由市场派经济学家迈克尔·詹森提出一套理念,认为公众公司的经理们因拥有公司股份太少,把公司资产浪费在了特权和无效的项目上。他认为,如果让公司的经理们拥有该公司很大一部分股票,而用债务来提供其余资产,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他也承认,这会涉及借入巨额债务,但这不一定都是坏事。第3章 追逐利润很快地,KKR的收购需要让它融到的第一笔收购资金显得不足了。一位早期投资人、芝加哥的制药公司执行官威廉·格雷厄姆一年里就收到四次追加投资的请求,他在1977年下半年打电话给克拉维斯:“亨利啊,你小子是要让我破产啊!”格雷厄姆是在开玩笑;他非常开心KKR带给他可投资的交易。不过格雷厄姆也在试图告诉克拉维斯:“如果你想做这么多交易,就要找到更有钱的投资人。”这个建议被采纳了。第4章 和银行打交道巴蒂爆笑了起来。这是不可能的大数目,信孚银行十个最大的企业客户一年的贷款总额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这数字比信孚银行和它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的股票市值的总额还高。“开玩笑,你真是开玩笑。”巴蒂说。不过马上他就意识到罗伯茨完全是认真的。第5章 德崇的魔幻世界一般来说,克拉维斯和罗伯茨对和他们打交道的生意对手非常挑剔,却悍然无视德崇那丑恶的一面的所有表现。不管人们何时质疑他与德崇的关系,克拉维斯都是一个平淡的答复:“他们履行了义务,只有他们能融到这么多钱。”第6章 玩收购的艺人作为最巨型收购的核心组织者,克拉维斯和罗伯茨向数十位甚至上百位的顾问拨付各类佣金。还暗示只要这些华尔街的公司能继续顺着KKR的意思来的话,将来还有更多的业务佣金。华尔街的投资银行私下里抱怨说克拉维斯和罗伯茨这么干,好像每个华尔街人都能被收买似的。但这些心怀不忿的主儿很快就放下身架,各寻门路,乖乖地跑到等着领受KKR任务的人群中排队去了。第7章 导师的陨落“有什么新情况吗?”会议开始时科尔伯格经常会这样问。“接下来我们要谈点什么呢?”在接下来的90分钟时间里,谈话在慢慢地进行。没有任何议程,会议拖个没完没了。“有什么新情况?”成了科尔伯格喜好的说法,它的意图是良好的,却让克拉维斯火冒三丈。科尔伯格怎么这么笨手笨脚啊?克拉维斯很疑惑。在一系列毫无重点的会议后,克拉维斯把科尔伯格推到一边去了。第8章 统领工业帝国即便是KKR的助理迈克·托卡兹和凯文·布斯凯特未经凯利事先允许,也绝不能拜访碧翠斯在芝加哥的总部。有一次来访事先未曾通知,凯利把年轻的助理们拽进他的办公室,告诉他们:“你们应该让我知道你们来了。”欢迎克拉维斯的助手应邀拜访碧翠斯的芝加哥总部,他说。不过马上又补了一句:“你们永远也不准插手本公司任何实质事务。”第9章 债务大棒温斯顿—塞勒姆工厂的老品质控制员鲍勃·斯特宾斯,也开始承担额外的工作。斯特宾斯就同时拥有五个工作头衔,每一个都曾代表一份全职工作。挂在他狭小的办公室门上的黑塑料牌,表明他是采购员、品质控制员、循环利用经理、管理服务经理和首席行业工程师。有人问起干了这么多工作,到底有什么好处,斯特宾斯回答:“我们得保住饭碗啊!”沃勒担心无论自己做了什么,还是远远不够。“我也想躺在功劳簿上歇一阵子,”一次冬日午餐时,他啃着快餐纸盘里的烤排骨说,“但我的老板肯定不答应,他会要求更多的业绩。”第10章 拿钱走人克拉维斯和KKR的助理凯文·布斯凯特认为,为了12亿美元当然可以让西格拉姆获得纯果乐分部。KKR的人也承认,纯果乐分部确实是个很牛的业务,不过只要价格合适,有啥不能卖的呢。第11章 “我们没有朋友”迈耶有一次曾经试图让东海岸的大企业考虑让KKR来主导收购,他觉得他的机会不错,因为他自己就直接认识这家企业的两位董事。但当他开始认真地推进时,该公司的高级主管们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迈耶委屈地说:“你不过是问问他们是否想与乔治或亨利聊聊,结果就好像是你要把他们的手塞进火炉里一样。”第12章 信贷紧缩乔治·罗伯茨态度最坚决,支持公司破产。“你们看过电影《野战排》没有?”他问同事们,“结尾时有这么一场戏,中尉的部队陷入重围,想逃出去也是无计可施。后来他呼叫空袭向自己所在区域开火,这样能击退敌人,总还是能救回一部分自己人。现在,我们要干的,就是这个。”罗伯茨最后总结,“艰难时期就得用艰难的办法。”第13章 恐惧、羞辱和幸存谁也不像吉姆·弗格森那样不留情面。他是汉华银行里一位率直、暴躁的经理人,曾是KKR的主要贷款人,合作经历可以追溯到1985年的碧翠斯交易。要说哪个银行家有劲头并实际顶撞过KKR,那就肯定是弗格森了。“你们需要我们,”他在一次大型会议中教训KKR的格林,“你们不可能从其他地方还能借到钱,其他资本市场已经拒绝你们了。你和亨利·克拉维斯应该每天早晨站在我们银行的大厅,在银行主席麦吉利卡迪上电梯的时候向他抛洒金币,你们需要我们。”第14章 债务退出,净资产进入“最终我们会让每个人都成为合伙人。”罗伯茨在1991年说。克拉维斯说他希望KKR最终能够成为像华尔街最悠久的合伙企业、将近100年历史的高盛那样的企业。“你再看不到戈德曼先生或萨克斯先生,”克拉维斯评价道,“但是他们的公司还是健康运转。”尾声附录KKR的杠杆收购注释
^ 收 起
《门口的野蛮人 2 KKR与资本暴利崛起》译者序中文版序前言引子第1章 取悦CEO科尔伯格回忆起KKR的第1年:“是最好的时光,也是最苦恼的时光。”克拉维斯和科尔伯格在1976年花了几个月时间跟进Booth Newspaper的收购,最终纽豪斯出版集团以价高胜出,其他那些推广电话则毫无成效。企业都没碰上危机,首席执行官们没兴趣听什么收购,没有了贝尔斯登的名头,KKR这几个合伙人在陌生人的办公室里不太容易被接纳。第2章 债务越发诱人1976年在罗切斯特大学,自由市场派经济学家迈克尔·詹森提出一套理念,认为公众公司的经理们因拥有公司股份太少,把公司资产浪费在了特权和无效的项目上。他认为,如果让公司的经理们拥有该公司很大一部分股票,而用债务来提供其余资产,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他也承认,这会涉及借入巨额债务,但这不一定都是坏事。第3章 追逐利润很快地,KKR的收购需要让它融到的第一笔收购资金显得不足了。一位早期投资人、芝加哥的制药公司执行官威廉·格雷厄姆一年里就收到四次追加投资的请求,他在1977年下半年打电话给克拉维斯:“亨利啊,你小子是要让我破产啊!”格雷厄姆是在开玩笑;他非常开心KKR带给他可投资的交易。不过格雷厄姆也在试图告诉克拉维斯:“如果你想做这么多交易,就要找到更有钱的投资人。”这个建议被采纳了。第4章 和银行打交道巴蒂爆笑了起来。这是不可能的大数目,信孚银行十个最大的企业客户一年的贷款总额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这数字比信孚银行和它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的股票市值的总额还高。“开玩笑,你真是开玩笑。”巴蒂说。不过马上他就意识到罗伯茨完全是认真的。第5章 德崇的魔幻世界一般来说,克拉维斯和罗伯茨对和他们打交道的生意对手非常挑剔,却悍然无视德崇那丑恶的一面的所有表现。不管人们何时质疑他与德崇的关系,克拉维斯都是一个平淡的答复:“他们履行了义务,只有他们能融到这么多钱。”第6章 玩收购的艺人作为最巨型收购的核心组织者,克拉维斯和罗伯茨向数十位甚至上百位的顾问拨付各类佣金。还暗示只要这些华尔街的公司能继续顺着KKR的意思来的话,将来还有更多的业务佣金。华尔街的投资银行私下里抱怨说克拉维斯和罗伯茨这么干,好像每个华尔街人都能被收买似的。但这些心怀不忿的主儿很快就放下身架,各寻门路,乖乖地跑到等着领受KKR任务的人群中排队去了。第7章 导师的陨落“有什么新情况吗?”会议开始时科尔伯格经常会这样问。“接下来我们要谈点什么呢?”在接下来的90分钟时间里,谈话在慢慢地进行。没有任何议程,会议拖个没完没了。“有什么新情况?”成了科尔伯格喜好的说法,它的意图是良好的,却让克拉维斯火冒三丈。科尔伯格怎么这么笨手笨脚啊?克拉维斯很疑惑。在一系列毫无重点的会议后,克拉维斯把科尔伯格推到一边去了。第8章 统领工业帝国即便是KKR的助理迈克·托卡兹和凯文·布斯凯特未经凯利事先允许,也绝不能拜访碧翠斯在芝加哥的总部。有一次来访事先未曾通知,凯利把年轻的助理们拽进他的办公室,告诉他们:“你们应该让我知道你们来了。”欢迎克拉维斯的助手应邀拜访碧翠斯的芝加哥总部,他说。不过马上又补了一句:“你们永远也不准插手本公司任何实质事务。”第9章 债务大棒温斯顿—塞勒姆工厂的老品质控制员鲍勃·斯特宾斯,也开始承担额外的工作。斯特宾斯就同时拥有五个工作头衔,每一个都曾代表一份全职工作。挂在他狭小的办公室门上的黑塑料牌,表明他是采购员、品质控制员、循环利用经理、管理服务经理和首席行业工程师。有人问起干了这么多工作,到底有什么好处,斯特宾斯回答:“我们得保住饭碗啊!”沃勒担心无论自己做了什么,还是远远不够。“我也想躺在功劳簿上歇一阵子,”一次冬日午餐时,他啃着快餐纸盘里的烤排骨说,“但我的老板肯定不答应,他会要求更多的业绩。”第10章 拿钱走人克拉维斯和KKR的助理凯文·布斯凯特认为,为了12亿美元当然可以让西格拉姆获得纯果乐分部。KKR的人也承认,纯果乐分部确实是个很牛的业务,不过只要价格合适,有啥不能卖的呢。第11章 “我们没有朋友”迈耶有一次曾经试图让东海岸的大企业考虑让KKR来主导收购,他觉得他的机会不错,因为他自己就直接认识这家企业的两位董事。但当他开始认真地推进时,该公司的高级主管们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迈耶委屈地说:“你不过是问问他们是否想与乔治或亨利聊聊,结果就好像是你要把他们的手塞进火炉里一样。”第12章 信贷紧缩乔治·罗伯茨态度最坚决,支持公司破产。“你们看过电影《野战排》没有?”他问同事们,“结尾时有这么一场戏,中尉的部队陷入重围,想逃出去也是无计可施。后来他呼叫空袭向自己所在区域开火,这样能击退敌人,总还是能救回一部分自己人。现在,我们要干的,就是这个。”罗伯茨最后总结,“艰难时期就得用艰难的办法。”第13章 恐惧、羞辱和幸存谁也不像吉姆·弗格森那样不留情面。他是汉华银行里一位率直、暴躁的经理人,曾是KKR的主要贷款人,合作经历可以追溯到1985年的碧翠斯交易。要说哪个银行家有劲头并实际顶撞过KKR,那就肯定是弗格森了。“你们需要我们,”他在一次大型会议中教训KKR的格林,“你们不可能从其他地方还能借到钱,其他资本市场已经拒绝你们了。你和亨利·克拉维斯应该每天早晨站在我们银行的大厅,在银行主席麦吉利卡迪上电梯的时候向他抛洒金币,你们需要我们。”第14章 债务退出,净资产进入“最终我们会让每个人都成为合伙人。”罗伯茨在1991年说。克拉维斯说他希望KKR最终能够成为像华尔街最悠久的合伙企业、将近100年历史的高盛那样的企业。“你再看不到戈德曼先生或萨克斯先生,”克拉维斯评价道,“但是他们的公司还是健康运转。”尾声附录KKR的杠杆收购注释
^ 收 起
《门口的野蛮人 史上*强悍的资本收购》 布赖恩·伯勒(BryanBurrough),曾任《华尔街日报》匹兹堡纽约站的记者,现任《名利场》杂志特约记者,已经著有五部作品。 约翰·希利亚尔(JohnHelyar),曾在《华尔街日报》、《财富》和ESPN供职,现为彭博新闻社专栏作家,著有运动类畅销书LordsoftheRealmTheRealHistoryofbaseball。 张振华,曾供职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和联想集团财务部,现任职于一家国际外汇零售企业。 《门口的野蛮人 2 KKR与资本暴利崛起》 乔治·安德斯(George Anders),《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专注于杠杆收购长达十多年。他与妻子现居纽约。
《门口的野蛮人 史上*强悍的资本收购》 《门口的野蛮人 史上*强悍的资本收购(20周年纪念版)》再现了华尔街历史上知名的公司争夺战——对美国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争夺战。四个竞标方参与了竞争,KKR公司*终以250亿美元取得胜利,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书中提供了高水平公司金融操作的具体细节,*面展示了企业的管理者如何取得和掌握公司的控制权。这是一部精彩的华尔街商战纪实巨著,是每一个公司管理者和对华尔街金融感兴趣的专业人士的必读之书。 《门口的野蛮人 史上*强悍的资本收购(20周年纪念版)》适合中高端读者,爱好外版投资书的读者 《门口的野蛮人 2 KKR与资本暴利崛起》 作为史上*强悍的资本收购的主角,KKR一直被贴着“门口的野蛮人”这一标签。尽管*富争议性,但它确实创造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这就是如今大行其道的“私募股权”,曾被称为“管理层收购”或“杠杆收购”。 相比跌宕起伏的收购故事,KKR的发家史与其在私募股权界的神秘,更令人想要一窥究竟。因为即使是代价高昂的大并购,也未能阻挡这个*球金融巨头的脚步。如今,KKR已经在中国迅速扩张。2007年以后,它在中国操作了十余桩私募股权投资,涉足奶制品、制鞋、水泥、电池制造等诸多行业。而哈佛商学院至少使用了15个KKR的实践案例。 《门口的野蛮人 2 KKR与资本暴利崛起》与《门口的野蛮人》写作异曲同工,作者同样通过大量访谈获取*一手资料。不同的是,本书将*面展现传奇投资公司KKR的崛起与成熟。除了商业运作中的人性、销售手段、利诱与博弈、不可预知的种种机缘,读者还将领会到—— 私募股权的机会因危机而产生。 私募股权公司必须完*控制资金、自由运用,让合作伙伴遵从私募股权公司的意愿。 私募股权公司必须为旗下企业建立明晰的领导力量,特别是建立一套财务控制系统,让经理人领悟他们必须实现的目标。 私募股权投资不能永不退出。 私募股权公司必须确保自身团队的稳定。
^ 收 起
^ 收 起
比价列表
1人想要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