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与巨贾:格雷欣爵士与都铎王朝的外债筹措 [The Crown and the Merchant sir Thomas Gresham and Foreign Debr Financing of The Tudors]
作者:赖建诚著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12
丛书:启真学术文库
页数:364
定价:56.00 元
ISBN-13:9787308152709
ISBN-10:7308152707
去豆瓣看看 前言
格雷欣家族与王室代理人
1 格雷欣家族与事业
1.1 家族史综观
1.2 理查德·格雷欣(1494-1549)
1.3 约翰·格雷欣(1495-1556)
1.4 托马斯·格雷欣(1519-1579)
1.5 小约翰·格雷欣(1518-1560)
1.6 家族事业
2 格雷欣之前的王室代理人
2.1 王室为何需要代理人?
2.2 筹措外债的艰苦
2.3 斯蒂芬·沃恩
2.4 威廉·当塞尔爵士
3 曲折的代理人之路
3.1 爱德华六世的指派
3.2 玛丽女王时期的波折
3.3 当齐接手4个月
3.4 格雷欣回任
3.5 伊丽莎白女王的倚重
3.6 代理人的旅费、办公费、薪资、佣金
3.7 格雷欣的工作团队
都铎王朝的财经与债务
4 经贸结构与决策
4.1 长期的变动趋势
4.2 铸币与贬值
4.3 内陆贸易与海外贸易
4.4 枢密院的经贸决策
5 财政收支与弥补措施
5.1 综观概述
5.2 亨利七世(1485-1509)
5.3 亨利八世(1509-1547)
5.4 爱德华六世(1547-1553)
5.5 玛丽一世(1553-1558)
5.6 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
5.7 弥补亏空的措施
5.8 弥补亏空的效果
欧陆的金融与商业市场
6 外债的需求与供给
6.1 菲利普二世的四次国库破产
6.2 金融市场的结构与运作模式
6.3 主要的金融集团
……
外债·内债·协商
贡献与评价
附录
赖建诚,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荣休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学术著作有:《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1912-1949》(1990,2011)、Adam Smith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of Nations(主编,2000)、《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2002,2009)、Braudel's Historiography Reconsldered(2004)、《梁启超的经济面向》(2006,2010)、《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2008,2010)、《王室与巨贾:格雷欣爵士与都铎王朝的外债筹措》(2015)。
半学术性的著作有:《重商主义的窘境》(1992)、《年鉴学派管窥》(译著,1996,2003)、《绿野仙踪与中国》(1998)、《经济史的趣味》(2011)、《经济思想史的趣味》(2011)、《井田辨:诸说辩驳》(2012)。
从都铎王朝中期开始,英国不断与法国、西班牙、爱尔兰征战,造成国库严重亏空。这时,以“劣币驱逐良币”著称的托马斯·格雷欣爵士走向了历史舞台,他成为了协助调度海外资金的重要人物,在为王室筹措外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室与巨贾:格雷欣爵士与都铎王朝的外债筹措》发掘大量原始资料,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充分结合,在对当时英国乃至欧洲风云变幻的经济环境的细致描绘中向我们展示了格雷欣筹措外债的艰辛。然而,格雷欣运用自己的经济头脑,借助积累的各界人脉,积极投入到这一事业中,并为之奋斗30年。此外,《王室与巨贾:格雷欣爵士与都铎王朝的外债筹措》还介绍了格雷欣的家史、格雷欣之前与之后的王室代理人等内容,使得历史脉络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