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中国近代史
作者:蒋廷黻著;马东峰编
出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6.3
页数:204
定价:20.00 元
ISBN-13:9787568216159
ISBN-10:7568216152
去豆瓣看看 小序 1
总论 3
第一章剿夷与抚夷 7
第一节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9
第二节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14
第三节东西对打 17
第四节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22
第五节不平等条约开始 25
第六节剿夷派又抬头 28
第七节剿夷派崩溃 32
查看完整 蒋廷黻(1895-1965),
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1911年只身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之职,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弃学从政,先后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国大使等职。1965年病逝于纽约。
蒋廷黻先生研究历史反对“治史书而非史学”的传统方法,采用“重综合、重分析、重整体把握”的新史学方法,并将其引入当时尚属荒漠的近代史领域,从而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被视为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主要代表著作有《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选辑》(上、中)《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中国近代史》等。
本书首次在世界史的角度下审视中国近代史的选择:以恭亲王奕诉及普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为*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这些方案*后都挫败,于是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
本书受到美国“新史学运动”的影响,被视为“对新史学思想强有力的运用”;又被视为重分析、重综合、重整体理解的“清华学派”的代表作,开创了近代史写作的基本范式,对于理解近代中国的转型得失,以及现代化的必然性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因此也被视为一本罕见的能够经世致用、指导行动的史学著作。
小序 1
总论 3
第一章剿夷与抚夷 7
第一节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9
第二节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14
第三节东西对打 17
第四节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22
第五节不平等条约开始 25
第六节剿夷派又抬头 28
第七节剿夷派崩溃 32
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 37
第一节旧社会走循环套 39
第二节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43
第三节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47
第四节洪秀全失败 51
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 55
第一节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57
第二节步步向前进 61
第三节前进遇着阻碍 64
第四节士大夫轻举妄动 70
第五节中日初次决战 78
第四章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89
第一节李鸿章引狼入室 91
第二节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95
第三节顽固势力总动员 99
第四节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103
第五节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109
第六节军阀割据十五年 114
第七节贯彻总理的遗教 118
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121
琦善与鸦片战争 169
1.引言 171
2.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军事关系 175
3.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外交关系 186
^ 收 起 蒋廷黻(1895-1965),
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1911年只身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之职,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弃学从政,先后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国大使等职。1965年病逝于纽约。
蒋廷黻先生研究历史反对“治史书而非史学”的传统方法,采用“重综合、重分析、重整体把握”的新史学方法,并将其引入当时尚属荒漠的近代史领域,从而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被视为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主要代表著作有《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选辑》(上、中)《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中国近代史》等。
本书首次在世界史的角度下审视中国近代史的选择:以恭亲王奕诉及普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为*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这些方案*后都挫败,于是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
本书受到美国“新史学运动”的影响,被视为“对新史学思想强有力的运用”;又被视为重分析、重综合、重整体理解的“清华学派”的代表作,开创了近代史写作的基本范式,对于理解近代中国的转型得失,以及现代化的必然性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因此也被视为一本罕见的能够经世致用、指导行动的史学著作。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