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你的生活(原书第2版)
前言
致学生
第1章 心理学导论1
从业的心理学工作者2
心理学是什么2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心理学的“家谱”2
从事心理学工作4
心理科学:过去、现在和将来5
心理学的源泉5
当今的观点8
心理学和你的生活9
心理学的关键问题和有关争论10
心理学研究12
科学方法12
心理学研究13
描述性研究13
实验性研究15
研究中面临的挑战:探索过程17
研究中的伦理问题17
在研究中可以使用动物吗18
实验效度面临的威胁:避免实验偏差18
第2章 神经科学与行为22
神经元:行为的基本元素23
神经元的结构23
神经元如何被激活24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间隙的桥接24
神经递质:有多重功效的化学介质26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体内的交流27
神经系统27
包含化学物质与腺体的内分泌系统29
脑31
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监视大脑31
中央核:我们的“旧脑”32
边缘系统:中央核之外33
大脑皮层:我们的“新脑”33
神经可塑性和脑35
大脑半球特异化:两个脑还是一个脑35
第3章 感觉和知觉42
感觉我们周围的世界43
绝对阈限:探测外部世界43
差别阈限:觉察出刺激之间的差异44
感觉适应:降低我们的反应水平44
视觉:对眼睛的解析45
眼睛的构造详解45
视觉与色盲:700万色觉光谱48
听觉与其他感觉49
感知声音49
嗅觉与味觉50
皮肤觉:触觉、压觉、温度觉以及痛觉52
知觉组织:构建我们的世界观54
格式塔知觉组织法则54
自上而下加工与自下而上加工55
知觉恒常性55
深度知觉:把二维空间转变为三维空间56
运动知觉56
知觉错觉57
第4章 意识状态61
睡眠与梦62
睡眠的阶段62
快速眼动睡眠:似是而非的睡眠64
人为什么要睡觉,至少需要睡多长时间64
梦的功能和意义65
睡眠障碍66
生理节律67
催眠与冥想69
催眠:一种类似昏睡的体验吗69
冥想:调节自身的意识状态70
药物使用:意识的高峰与低谷71
兴奋剂:造成兴奋的药物72
镇静剂:减慢神经系统活动的药物73
麻醉剂:缓解疼痛与焦虑77
迷幻剂:造成迷幻的效果77
第5章 学习81
经典条件反射82
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82
条件反射原则应用于人类的行为83
消退84
泛化和分化85
操作性条件反射86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86
积极强化物、消极强化物和惩罚87
对惩罚的赞成与反对:为什么强化战胜了惩罚88
强化时制:生活中奖励的时机88
塑造:强化非天生的行为90
学习的认知理论92
潜伏学习92
观察学习:通过模仿学习93
电视以及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媒体信息重要吗94
第6章 思维:记忆、认知与语言100
记忆的基础101
感觉记忆102
短时记忆102
长时记忆102
回忆与遗忘103
提取线索103
加工水平104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04
闪光灯记忆105
记忆的建构过程:重构过去105
遗忘107
我们为何会遗忘107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前后信息的遗忘108
思维、推理和问题解决109
表象:洞察心灵的眼睛109
概念:对世界的分类110
推理:思维的缔造110
问题解决111
语言114
语言的发展:词汇的发展114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因纽特人比得克萨斯州人拥有更多关于“雪”的词汇吗116
第7章 动机与情绪120
解释动机121
动机的本能论:天生如此121
驱力递减理论:满足我们的需要121
唤醒理论:不只是驱力减少122
激励理论:动机的拉力122
动机的认知理论:动机背后的思维12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23
运用不同的动机理论124
人类的需要与动机124
饥饿与食物背后的动机125
性动机128
成功、归属以及权力的需要130
了解情绪体验132
决定情绪的范围:我们的感情132
情绪之源132
第8章 发展139
先天、教养以及产前发育140
先天和教养的相对影响力141
个体发展的研究方法141
胎儿期的发展:从怀孕到出生142
婴儿期和儿童期145
令人惊奇的新生命145
成长的儿童:从婴儿期过渡到幼童期147
青春期:走向成人155
身体的发展:变化的青少年156
道德和认知发展:从错误中区别出正确156
社会性发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157
成年期160
生理发展:健康的巅峰160
社会性发展:工作161
结婚、生子和离婚:家庭的纽带161
生命的最后时期:走向衰老162
成年晚期的生理变化:身体的老化162
认知变化:关于成年晚期的思考162
成年晚期的社会生活:衰老,但并不孤独163
第9章 人格与个体差异168
人格的心理动力观16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描绘潜意识领域蓝图169
新弗洛伊德学派精神分析家:基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172
人格的特质观、学习观、生物进化观以及人本主义观174
特质观:给人格贴标签174
学习观:我们所学塑造了我们自己175
生物进化观:人格是与生俱来的吗177
人本主义观:独一无二的你178
比较各种人格观点179
人格评价:是什么使我们与众不同180
人格测量的自陈法181
投射法182
行为评估183
智力184
智力理论:智力有许多种类吗184
操作智力和情绪智力:基于一种更明智的智力观186
智力评估187
智力的差异190
第10章 心理障碍195
正常与异常:做出区分196
对异常的界定196
对于异常的看法:从迷信到科学196
心理行为异常的分类:DSM入门198
主要的心理障碍199
焦虑障碍200
躯体形式障碍203
分离性障碍203
心境障碍204
精神分裂症206
人格障碍209
童年期障碍210
其他障碍210
深入了解心理障碍211
心理障碍盛行:美国人的心理状态211
心理障碍的社会文化背景211
第11章 心理障碍的治疗215
心理治疗法:心理动力疗法、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216
心理动力疗法216
行为疗法218
认知疗法219
心理治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和团体疗法221
人本主义疗法221
人际关系疗法222
团体疗法、家庭疗法以及自助团体222
对心理治疗法的评价223
生物医学治疗法225
药物治疗225
电击疗法228
对生物医学治疗法的未来展望229
社区心理学:重在预防229
第12章 社会心理学233
态度和社会认知234
说服:改变态度234
社会认知:理解他人235
社会影响和群体238
从众:仿效别人的行为238
顺从:屈服于直接的社会压力239
服从:听从直接命令240
偏见和歧视241
偏见的根源242
偏见和歧视的测量:内隐人格测验242
减少偏见和歧视243
正性和负性的社会行为243
喜欢和爱:人际吸引和人际关系的发展244
攻击和亲社会行为:伤害和助人246
压力及应对248
压力:对威胁和挑战的反应248
压力源的本质:我的压力是你的乐趣249
应对压力252
各章自测、反思和关键术语257
参考文献
致学生
第1章 心理学导论1
从业的心理学工作者2
心理学是什么2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心理学的“家谱”2
从事心理学工作4
心理科学:过去、现在和将来5
心理学的源泉5
当今的观点8
心理学和你的生活9
心理学的关键问题和有关争论10
心理学研究12
科学方法12
心理学研究13
描述性研究13
实验性研究15
研究中面临的挑战:探索过程17
研究中的伦理问题17
在研究中可以使用动物吗18
实验效度面临的威胁:避免实验偏差18
第2章 神经科学与行为22
神经元:行为的基本元素23
神经元的结构23
神经元如何被激活24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间隙的桥接24
神经递质:有多重功效的化学介质26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体内的交流27
神经系统27
包含化学物质与腺体的内分泌系统29
脑31
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监视大脑31
中央核:我们的“旧脑”32
边缘系统:中央核之外33
大脑皮层:我们的“新脑”33
神经可塑性和脑35
大脑半球特异化:两个脑还是一个脑35
第3章 感觉和知觉42
感觉我们周围的世界43
绝对阈限:探测外部世界43
差别阈限:觉察出刺激之间的差异44
感觉适应:降低我们的反应水平44
视觉:对眼睛的解析45
眼睛的构造详解45
视觉与色盲:700万色觉光谱48
听觉与其他感觉49
感知声音49
嗅觉与味觉50
皮肤觉:触觉、压觉、温度觉以及痛觉52
知觉组织:构建我们的世界观54
格式塔知觉组织法则54
自上而下加工与自下而上加工55
知觉恒常性55
深度知觉:把二维空间转变为三维空间56
运动知觉56
知觉错觉57
第4章 意识状态61
睡眠与梦62
睡眠的阶段62
快速眼动睡眠:似是而非的睡眠64
人为什么要睡觉,至少需要睡多长时间64
梦的功能和意义65
睡眠障碍66
生理节律67
催眠与冥想69
催眠:一种类似昏睡的体验吗69
冥想:调节自身的意识状态70
药物使用:意识的高峰与低谷71
兴奋剂:造成兴奋的药物72
镇静剂:减慢神经系统活动的药物73
麻醉剂:缓解疼痛与焦虑77
迷幻剂:造成迷幻的效果77
第5章 学习81
经典条件反射82
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82
条件反射原则应用于人类的行为83
消退84
泛化和分化85
操作性条件反射86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86
积极强化物、消极强化物和惩罚87
对惩罚的赞成与反对:为什么强化战胜了惩罚88
强化时制:生活中奖励的时机88
塑造:强化非天生的行为90
学习的认知理论92
潜伏学习92
观察学习:通过模仿学习93
电视以及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媒体信息重要吗94
第6章 思维:记忆、认知与语言100
记忆的基础101
感觉记忆102
短时记忆102
长时记忆102
回忆与遗忘103
提取线索103
加工水平104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04
闪光灯记忆105
记忆的建构过程:重构过去105
遗忘107
我们为何会遗忘107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前后信息的遗忘108
思维、推理和问题解决109
表象:洞察心灵的眼睛109
概念:对世界的分类110
推理:思维的缔造110
问题解决111
语言114
语言的发展:词汇的发展114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因纽特人比得克萨斯州人拥有更多关于“雪”的词汇吗116
第7章 动机与情绪120
解释动机121
动机的本能论:天生如此121
驱力递减理论:满足我们的需要121
唤醒理论:不只是驱力减少122
激励理论:动机的拉力122
动机的认知理论:动机背后的思维12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23
运用不同的动机理论124
人类的需要与动机124
饥饿与食物背后的动机125
性动机128
成功、归属以及权力的需要130
了解情绪体验132
决定情绪的范围:我们的感情132
情绪之源132
第8章 发展139
先天、教养以及产前发育140
先天和教养的相对影响力141
个体发展的研究方法141
胎儿期的发展:从怀孕到出生142
婴儿期和儿童期145
令人惊奇的新生命145
成长的儿童:从婴儿期过渡到幼童期147
青春期:走向成人155
身体的发展:变化的青少年156
道德和认知发展:从错误中区别出正确156
社会性发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157
成年期160
生理发展:健康的巅峰160
社会性发展:工作161
结婚、生子和离婚:家庭的纽带161
生命的最后时期:走向衰老162
成年晚期的生理变化:身体的老化162
认知变化:关于成年晚期的思考162
成年晚期的社会生活:衰老,但并不孤独163
第9章 人格与个体差异168
人格的心理动力观16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描绘潜意识领域蓝图169
新弗洛伊德学派精神分析家:基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172
人格的特质观、学习观、生物进化观以及人本主义观174
特质观:给人格贴标签174
学习观:我们所学塑造了我们自己175
生物进化观:人格是与生俱来的吗177
人本主义观:独一无二的你178
比较各种人格观点179
人格评价:是什么使我们与众不同180
人格测量的自陈法181
投射法182
行为评估183
智力184
智力理论:智力有许多种类吗184
操作智力和情绪智力:基于一种更明智的智力观186
智力评估187
智力的差异190
第10章 心理障碍195
正常与异常:做出区分196
对异常的界定196
对于异常的看法:从迷信到科学196
心理行为异常的分类:DSM入门198
主要的心理障碍199
焦虑障碍200
躯体形式障碍203
分离性障碍203
心境障碍204
精神分裂症206
人格障碍209
童年期障碍210
其他障碍210
深入了解心理障碍211
心理障碍盛行:美国人的心理状态211
心理障碍的社会文化背景211
第11章 心理障碍的治疗215
心理治疗法:心理动力疗法、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216
心理动力疗法216
行为疗法218
认知疗法219
心理治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和团体疗法221
人本主义疗法221
人际关系疗法222
团体疗法、家庭疗法以及自助团体222
对心理治疗法的评价223
生物医学治疗法225
药物治疗225
电击疗法228
对生物医学治疗法的未来展望229
社区心理学:重在预防229
第12章 社会心理学233
态度和社会认知234
说服:改变态度234
社会认知:理解他人235
社会影响和群体238
从众:仿效别人的行为238
顺从:屈服于直接的社会压力239
服从:听从直接命令240
偏见和歧视241
偏见的根源242
偏见和歧视的测量:内隐人格测验242
减少偏见和歧视243
正性和负性的社会行为243
喜欢和爱:人际吸引和人际关系的发展244
攻击和亲社会行为:伤害和助人246
压力及应对248
压力:对威胁和挑战的反应248
压力源的本质:我的压力是你的乐趣249
应对压力252
各章自测、反思和关键术语257
参考文献
罗伯特 S. 费尔德曼(Robert S. Feldman),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心理系教授,并担任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院长。费尔德曼教授是学院杰出教师奖的获得者,主要教授心理学导论,并在马萨诸塞大学开创了心理学远程教育课程。
费尔德曼教授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还是行为、心理与认知科学联盟以及行为与脑科学进展基金会的名誉理事。
作为富布赖特高级讲师和研究学者奖的获得者,他已撰写、出版和发表了100多部著作以及科学论文。他的著作包括《非语言行为基础》(Fundamentals of Nonverbal Behavior)、《儿童非言语行为发展》(Development of Nonverbal Behavior in Children)、《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等,并被译成多种文字(西班牙文、法文、葡萄牙文、荷兰文、中文以及日文等)出版。
梁宁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心理科学》杂志副主编、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主要学术领域有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人格心理与健康成长、IAT和具身认知研究、信息数字化学习能力发展研究等。
费尔德曼教授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还是行为、心理与认知科学联盟以及行为与脑科学进展基金会的名誉理事。
作为富布赖特高级讲师和研究学者奖的获得者,他已撰写、出版和发表了100多部著作以及科学论文。他的著作包括《非语言行为基础》(Fundamentals of Nonverbal Behavior)、《儿童非言语行为发展》(Development of Nonverbal Behavior in Children)、《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等,并被译成多种文字(西班牙文、法文、葡萄牙文、荷兰文、中文以及日文等)出版。
梁宁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心理科学》杂志副主编、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主要学术领域有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人格心理与健康成长、IAT和具身认知研究、信息数字化学习能力发展研究等。
这是一本优秀的心理学入门教材,在众多同类教材中这是为简约实用的一部。其结构简明扼要,内容贴近生活,讲述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无论对于主修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还是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生,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心理学启蒙之作。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