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经典书系(套装共6册)《巴比特》
作者:辛克莱·刘易斯,赫尔曼,黑塞,阿贝尔·加缪,帕斯捷尔纳克...著;张睿君译
出版: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6.5
定价:219.20 元
ISBN-13:9787539656090
ISBN-10:7539656093
去豆瓣看看 《巴比特》
第一章 /1
第二章 /11
第三章 /19
第四章 /30
第五章 /39
第六章 /51
第七章 /68
第八章 /77
第九章 /91
第十章 /99
第十一章 /111
第十二章 /116
第十三章 /133
第十四章 /144
第十五章 /156
第十六章 /165
第十七章 /176
第十八章 /186
第十九章 /200
第二十章 /209
第二十一章 /217
第二十二章 /224
第二十三章 /234
第二十四章 /247
第二十五章 /254
第二十六章 /262
第二十七章 /270
第二十八章 /279
第二十九章 /295
第三十章 /305
第三十一章 /312
第三十二章 /323
第三十三章 /3321
《荒原狼》
哈里·哈勒尔自传 /1
论荒原狼 /15
《日瓦戈医生》
第一章 行驶在傍晚的特别列车 /1
第二章 来自不同世界的女孩 /18
第三章 斯文季茨基家的圣诞舞会 /43
第四章 终必来临的时刻 /66
第五章 告别旧时代 /96
第六章 莫斯科野营 /129
第七章 搭火车去瓦拉尔 /168
第八章 抵达 /206
第九章 瓦雷金诺 /220
第十章 公路 /236
第十一章 林中兄弟 /248
第十二章 鹿梨树 /267
第十三章 带雕像的房子对面 /287
第十四章 重回瓦雷金诺 /322
第十五章 终结 /362
第十六章 尾声 /393
《我弥留之际》
Catalog 人物表 /1
1.特尔 /3
2. 可拉 /5
3. 特尔 /8
4. 朱埃尔 /11
5. 特尔 /12
6. 可拉 /15
7. 德威·特尔 /19
8. 塔尔 /21
9. 埃斯 /26
10. 特尔 /29
11. 彼保第 /30
12. 特尔/34
13. 瓦塔曼 /38
14. 德威·特尔 /42
15. 瓦塔曼 /47
16. 塔尔 /49
17. 特尔 /54
18. 开什 /59
19. 瓦塔曼 /60
20. 塔尔 /61
21. 特尔 /68
22. 开什 /69
23. 特尔 /70
24. 瓦塔曼 /72
25. 特尔 /74
26. 埃斯 /75
27. 特尔 /76
28. 埃斯 /78
29. 塞姆森 /79
30. 德威·特尔 /85
31. 塔尔 /87
32. 特尔 /90
33. 塔尔 /97
34. 特尔 /103
35. 瓦塔曼 /107
36. 塔尔 /109
37. 特尔 /112
38. 可拉 /119
39. 安迪 /121
40. 惠特菲尔德 /127
41. 特尔 /129
42. 阿姆斯蒂 /132
43. 瓦塔曼 /140
44. 穆斯里 /143
45. 特尔 /149
46. 瓦塔曼 /152
47. 特尔 /153
48. 瓦塔曼 /155
49. 特尔 /158
50. 瓦塔曼 /162
51. 特尔 /164我弥留之际
52. 开什 /169
53. 彼保第 /174
54. 麦高恩 /176
55. 瓦塔曼 /182
56. 特尔 /185
57. 德威·特尔 /187
58. 开什 /189
……
《局外人·鼠疫》
局外人 /1
鼠疫 /63
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1885—1951)于一八八五年二月七日出生在明尼苏达州的索克萨特镇。父辛亲是乡村医生,母亲是一位医生的女儿。刘易斯自幼性格内向,勤于思考,酷爱狄更斯、司各特等人的文学作品,长于细心观察社会生活,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的业余时间全在公共图书馆里看各种书籍,他从小还喜爱偷偷地记日记,把他对家乡古老小镇上的印象和见闻记录下来,这些对他以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 被称为德国浪漫派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帕斯捷尔纳克(1890 - 1960),全名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苏联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云雾中的双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他因发表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于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8年,他因小说《日瓦戈医生》受到严厉谴责,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1960年5月30日,他在莫斯科郊外彼列杰尔金诺寓所中逝世。
威廉·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 1897~1962),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 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格拉齐亚·科西玛·黛莱达于1871年9月27日出生在撒丁岛上一个约有八千居民的小镇努奥罗城里。 她擅长以富有诗意的笔触和拟人的手法,描绘撒丁岛的自然风貌,文笔纤细婉致,抒情韵味浓郁。 1926《邪恶之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埃里亚斯·波尔托卢》(1903)、《灰烬》(1904)、《风中芦苇》(1913)、《橄榄园的火灾》0918)。她擅长以富有诗意的笔触和拟人的手法,描绘撒丁岛的自然风貌,文笔纤细婉致,抒情韵味浓郁。
阿尔贝·加缪是法国现代著名存在主义文学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获得者。同时也是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具有影响,具有哲思的文学大家。中篇小说《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作,更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鼠疫》获法国批评奖,一部被法兰西文学界奉为经典的长篇巨著,一部被译成28种语言畅销1000万的作品。
《巴比特》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形象“巴比特”,漫画式地表现出美国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商业文化的方方面面,这是一部反映美国商业文化繁盛时期城市商人生活的小说。纵观全书,作者集中笔墨塑造了巴比特这个“普通人中的一个”的形象。在他这个时代,精神已被物质所取代,巴比特陷入了尘世间一个又一个繁琐的决定中,巴比特琐碎、空虚的生活状态简直到了令人同情的地步。 《荒原狼》通过对个人精神疾病的讲述,展示出现代社会中人性遭到分裂的恶果。无家可归的哈勒尔,像一只狼一样被无情追猎,被精神疾病折磨。哈勒尔在与赫尔米娜、帕布洛、玛丽亚等几个重要人物之间的相互交往中走向了人生的两难,陷入了生命的绝境;从而他又从歌德、莫扎特等“不朽者”的崇高思想中得到启发,摆脱绝望,重新回到现实生活。 《日瓦戈医生》从个体的视角关注宏大的历史,加上独树一帜的叙事手法,将当时的社会现状刻画的异常真实,加上隐喻、指涉和概括的手法,用文字表达了俄罗斯社会民众的声音,作家以诗人的情怀创作了这部丰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堪称经典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令福克纳一举成名,小说由五十九节内心独白构成,多视角讲述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被誉为“20世纪美国长篇小说出色的开篇”。 《邪恶之路》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以爱情与道德、罪与罚的冲突为切入点,展示了撒丁岛古老的文明和宗法制度下的乡村生活。青年雇农彼特罗大胆追求女主人玛丽亚,两人坠入情网,但因为门第悬殊,玛丽亚改变初衷,嫁给了财主佛兰切斯科,彼特罗走上了邪恶之路。黛莱达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以爱情与道德、罪与罚的冲突为切入点,展示了撒丁岛古老的文明和宗法制下的乡村生活,以柔婉清逸的笔致叩动读者的心弦。 《局外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到他在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为止,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在第二部分里,牢房代替了大海,社会的意识代替了默尔索自发的意识。司法机构以其固有的逻辑,利用被告过去偶然发生的一些事件把被告虚构成一种他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形象:即把始终认为自己无罪、对一切都毫不在乎的莫尔索硬说成一个冷酷无情、蓄意杀人的魔鬼。因为审讯几乎从不调查杀人案件,而是千方百计把杀人和他母亲之死及他和玛丽的关系联系在一起。《鼠疫》通过描写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的真正勇者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伟大的自由人道主义精神。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