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怀霜夜
作者:张梦阳著
出版:华文出版社 2016.8
丛书:鲁迅全传
页数:512
定价:58.00 元
ISBN-13:9787507545524
ISBN-10:7507545520
去豆瓣看看 《怀霜夜》目录
序 幕 上海外滩
外滩夜影 /
杨之华 /
大陆新村九号 /
第一章 秋之白华
秋白囚室 /
石榴树 /
医生和记者 /
“劝降”和“审问” /
查看完整 张梦阳,男,1945年3月13日生于甘肃天水,祖籍山东临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学术成果有:《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五卷一分册,共一千万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鲁迅学通史》(三卷,共一百八十七万字),获国家图书奖,收入《中国文库》;《鲁迅全传》(三部,共一百万字),获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支持。另有学术随笔集《静斋梦录》《中国当代文学百家丛书·张梦阳散文精品集》《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鲁海梦游(张梦阳卷)》和《鲁迅的科学思维——张梦阳论鲁迅》;叙事抒情长诗《谒无名思想家墓》;译著《中国人气质》(与人合译)及长短文章数百万字。曾赴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讲学、出席学术会议。
本书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社会历史画面和各色人物的众生相为依托,呈现晚年鲁迅精神的复杂性和道路选择。描述了晚年鲁迅与瞿秋白、萧红、章太炎、外国友人等的交往以及临终前的矛盾与苦闷并由此产生的对中国复兴、人类苏生的希望。
鲁迅研究虽然持续近百年,但是仍然有许多史实存有疑难,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已经无法验证。例如“两个口号”的论争等问题就存有多种说法,作者采取的方法是:尽全力搜寻所有的史料,进行严格的考证。然后,用白描的笔法把事实写出来,由读者自己去判断。其他问题也是这样做的。
《怀霜夜》目录
序 幕 上海外滩
外滩夜影 /
杨之华 /
大陆新村九号 /
第一章 秋之白华
秋白囚室 /
石榴树 /
医生和记者 /
“劝降”和“审问” /
就义罗汉岭 /
第二章 诸夏怀霜
人生知己 /
《海上述林》 /
之华思秋/
第三章 内山书店
内山完造 /
为秋白辩护 /
一 面 /
第四章 三弟一家
周建人 /
王蕴如 /
周 晔 /
第五章 相濡以沫
壶套暖心 /
“文学家的女人” /
爱情的结晶——海婴 /
第六章 北平忆旧
俞 芳 /
李霁野 /
苦雨斋 /
第七章 杂文战场
《申报·自由谈》 /
正义的声音 /
《清代文字狱档》 /
《病后杂谈》及其之余 /
病后杂谈 /
“悬想” /
第 八 章 胡风与梅志
迎风返国 /
结识鲁迅 /
情遇梅志 /
“皇宫”里的家宴 /
《故事新编》 /
第 九 章 萧军与萧红
“两萧”传奇 /
来到上海 /
鲁迅的宴请 /
首访大陆新村九号 /
给《生死场》写序 /
第 十 章 “横站”
弄堂“阿金” /
当局的监视 /
内部的隔阂 /
第十一章 外国记者
山本实彦 /
斯 诺 /
史沫特莱 /
第十二章 雪峰回沪
冯雪峰 /
棘手的工作 /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
宋庆龄的信 /
代笔拟稿 /
仲夏夜的晚风 /
第十三章 萧红的苦闷
“两萧”的矛盾 /
萧红烟云中的鲁迅 /
萧红东渡 /
第十四章 答徐懋庸信
徐懋庸 /
周 扬 /
茅 盾 /
巴 金 /
第十五章 写于深夜里
“第一个师父”与“暗暗的死” /
《“这也是生活”……》 /
《死》 /
《女吊》 /
未完成的著作 /
《三十年集》 /
第十六章 探视者
增田涉 /
许钦文 /
徐诗荃 /
第十七章 临终前的活动
《海上述林》上卷成书 /
“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
木刻展览会 /
怀念章太炎 /
访问鹿地亘 /
第十八章 鲁迅之死
病情恶化 /
内心独白 /
紧握广平的手离世 /
哭 别 /
第十九章 葬礼
鲁迅逝世后的巨大反响 /
万国殡仪馆 /
万国公墓 /
北平的悲痛 /
萧红在日本的哭声 /
尾 声 /
参考书目 /
后记/
^ 收 起 张梦阳,男,1945年3月13日生于甘肃天水,祖籍山东临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学术成果有:《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五卷一分册,共一千万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鲁迅学通史》(三卷,共一百八十七万字),获国家图书奖,收入《中国文库》;《鲁迅全传》(三部,共一百万字),获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支持。另有学术随笔集《静斋梦录》《中国当代文学百家丛书·张梦阳散文精品集》《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鲁海梦游(张梦阳卷)》和《鲁迅的科学思维——张梦阳论鲁迅》;叙事抒情长诗《谒无名思想家墓》;译著《中国人气质》(与人合译)及长短文章数百万字。曾赴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讲学、出席学术会议。
本书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社会历史画面和各色人物的众生相为依托,呈现晚年鲁迅精神的复杂性和道路选择。描述了晚年鲁迅与瞿秋白、萧红、章太炎、外国友人等的交往以及临终前的矛盾与苦闷并由此产生的对中国复兴、人类苏生的希望。
鲁迅研究虽然持续近百年,但是仍然有许多史实存有疑难,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已经无法验证。例如“两个口号”的论争等问题就存有多种说法,作者采取的方法是:尽全力搜寻所有的史料,进行严格的考证。然后,用白描的笔法把事实写出来,由读者自己去判断。其他问题也是这样做的。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