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如何裁判
作者:理查德·瓦瑟斯特罗姆
出版: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6.8
页数:288
定价:30.00 元
ISBN-13:9787509376881
ISBN-10:7509376882
去豆瓣看看 章 导论
第二章 一种演绎程序的可能性
演绎性理论及其批评者
对批评者的一些批评
第三章 关于先例原则的一些经典性讨论
先例原则重述
第四章 先例
遵循先例原则的主要理由
遵循先例原则的次要理由
结论
第五章 衡平
一种衡平性裁决程序
特殊的正义理论
修正的特殊正义理论
第六章 的和有限的功利主义
有限的与的功利主义
有限功利主义的存在理由
审慎的功利主义者与冒失的功利主义者
第七章 二阶证明程序
问题的提出
二阶论证程序与衡平性裁决程序之比较
针对二阶程序的一些反对意见
第八章 结论
参看文献
索 引
译后记
理查德•瓦瑟斯特罗姆(1936- ),曾任塔斯克基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法学教授,现为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哲学系荣休教授。他在种族歧视以及当代其他许多道德问题上著述甚多,代表性的有《战争与道德性》(War and Morality,沃兹沃思出版社1970年版)、《哲学与社会问题:五个研究》(Philosophy and Social Issues: Five Studies,圣母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以及《今日之道德难题》(Today's Moral Problems,麦克米伦出版社1985年版),等等。 译者简介 孙海波,江苏徐州人,北大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讲师,主要研究法哲学、比较法与法律方法,在《中外法学》、《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译有《法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本书近一半的篇幅都在讨论先例(precedent)及衡平(equity)在司法裁决中的作用,而这可能会激发起那些法律初学者的兴趣。更令人兴奋同时也更具争议性的是余下几章的讨论,这几章讨论了法官在多大程度上可能使用一种演绎性程序来裁决法律纠纷,也讨论了两种功利主义(*的功利主义和有限的功利主义)与各种可能的司法裁决程序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讨论了作者自己比较推崇的那种可供适用的司法裁决程序。在结论那一章中,他极力主张法院应使用一种二阶证明程序(two-level
procedure of
justification)。这无异于主张一种理性的裁决程序既是可能的也是可欲的。一个古老而坚实的哲学传统——它该传统明确地称颂理性论证的成效和开明行为的价值——要求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来自于莱曼·艾伦《走近》,莱曼·艾伦,[美],密歇根大学法学院荣休教授)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