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区域地貌示意图 1水乡泽国 2一 自然地理由海而陆 9 / 里下河平原 9 / 扬泰岗地 9 / 蜀岗 11 / 河湖密布 11 / 泰州—东台断裂带 12 /古射阳湖 12 / 邵伯湖 13 / 大纵湖 14 / 里运河 15 / 串场河 15 / 通扬运河 15 / 新通扬运河 16 /射阳河中上游 16 / 如泰运河(泰兴段) 16 / 盐邵河 17 / 子婴河 17 / 广陵潮 17 /冬冷夏热,雨热同期 18 / 沼泽土 18 / 梅雨 19 / 洪涝严重 19 / 黄荡—钱沟地热 19 / 马家荡 20 /绿草荡 20 / 广洋湖 21 / 宝应湖 21 / 宝射河 21 / 獐狮河 22 / 北澄子河 22 / 凤凰岛 22 /润扬湿地 23 / 瘦西湖 23 / 三湾湿地 24 / 小秦淮河 24 / 渌洋湖湿地 25 / 孤山 25 / 江心滩 26 /古马干河·焦土港 26 / 溱湖湿地 26 / 南官河 27 / “锅底洼” 27 / 乌巾荡湿地 28 / 蜈蚣湖 28 /得胜湖 28 / 九龙口湿地 29 / 黄沙港 30 / 东塘河·西塘河 30 / 蟒蛇河 30 / 湿地植物丰富 30 /李中水上森林 31 / 泰兴古银杏群落 32 / 高邮古桧柏 32 / 溱潼古山茶 33 / 杨柳 33 / 紫藤 34 /琼花 34 / 枯枝牡丹 34 / 芍药 35 / 扬州菊 35 / 东亚候鸟迁飞交会点 35 / 麋鹿 36 / 戴胜 36 /珠颈斑鸠 37 / 黄眉柳莺 37 / 灰头麦鸡 37二 经济地理农业发达 41 / 兴化垛田 41 / 植桑养蚕 42 / 工商业兴盛 43 / 金鱼养殖业 44 / 扬派盆景 45 /竹泓木船 45 / 溱潼砖瓦 46 / 扬州琢玉 47 / 漆器业 47 / 铜镜业 48 / 绒花业 48 / 刺绣业 48 /雕版印刷业 49 / 扬帮装裱 50 / 泰州盐业 50 / 海盐集散中心 51 / “商胡离别下扬州” 52 /高邮北当铺 52 / 东南漕运中心 53 / 瓜洲古渡 54 / 高港港 54 / 盂城驿 54 / 税务桥 55 /圩堤道路 56 / 苏北灌溉总渠(淮安、阜宁段) 56 / 归江十坝 56 / 江都水利枢纽 57 /邵伯船闸 57 / 江苏油田 59 / 黄桥二氧化碳气田 59 / 朱桥盐矿 59 / 阜宁大米 59 /兴化红皮小麦 60 / 宝应荷藕 60 / 邵伯菱 61 / 兴化香葱 61 / 泰兴白果 62 / 泰半夏 62 /高邮麻鸭 62 / 溱湖八鲜 63 / 宝应长鱼 64 / 大纵湖大闸蟹 64 / 兴化大青虾 64 /扬州毛笔 64 / 江都柳器 65 / 姜堰丝毯 65 / 江都金银摆件 65 / 江都漆画 66 / 扬州剪纸 66 /扬州八刻 66 / 扬州灯彩 67 / 龙凤花炮 68 / 扬州三把刀 69 / 伍佑醉泥螺 69 / 靖江肉脯 70 /兴化皮蛋 70 / 扬州酱菜 70 / 富春包子 70 / 靖江蟹黄汤包 71 / 黄桥烧饼 71 / 界首茶干 72 /江都方酥 72 / 姜堰酥饼 72 / 阜宁大糕 72 / 建湖藕粉圆子 73 / 泰州“三麻” 73 /秦邮董糖 73 / 兴化米甜酒 73三 历史地理两晋移民 77 / 洪武赶散 77 / 始筑邗城 77 / 吴王濞起兵广陵 78 / 隋炀帝三下江都 79 /李敬业起兵扬州 79 / 鉴真东渡 80 / 杨行密建都扬州 80 / 范仲淹知令兴化 80 /缩头湖之战 81 / 完颜亮身死扬州 82 / 宋末扬州之战 82 / 张士诚高邮称王 83 / 扬州十日 83 /康熙南巡下扬州 84 / 黄桥战役 84 / 邗国 84 / 高邮 85 / 广陵 85 / 海陵 86 / 兴化 86 /龙虬庄遗址 87 / 周邶墩遗址 87 / 南荡遗址 88 / 天目山遗址 88 / 隋江都宫城遗址 88 /唐代扬州城遗址 89 / 宋三城遗址 89 / 文游台 90 / 平山堂 90 / 四望亭 91 / 拱极台 91 /兴化四牌楼 92 / 靖江钟楼 92 / 扬州岭南会馆 93 / 五亭桥 93 / 柴墟雕花楼 94 /扬州三绝碑 94 / 泰州柱史坊 95 / 镇水神兽 95 / 广陵王墓 95 / 九里一千墩汉墓群 96 /甘泉山汉墓群 97 / 东海王墓 97 / 隋炀帝墓 98 / 普哈丁墓园 98 / 阮元墓 98 / 东关街 99 /仁丰里 100 / 湾子街 101 / 黄桥古镇 101 / 溱潼古镇 102 / 邵伯古镇 102 / 沙沟古镇 103四 文化地理回族 107 / 扬州船娘 107 / “皮包水” 108 / 淮扬菜 109 / 小纪熬面 109 / 丁沟水饺 109 /宣堡小馄饨 110 / 平桥豆腐 110 / 樊川小肚 110 / 盐水鹅 111 / 刁铺羊肉 111 /沙沟大鱼圆 111 / 中庄醉蟹 112 / 扬州园林 112 / 泰式民居 114 / 三合院 115 /汪鲁门住宅 115 / 汪氏小苑 115 / 吴道台宅第 117 / 胡家大宅 120 / 黄桥何氏宗祠 120 /何园 120 / 个园 121 / 周氏小盘谷 122 / 匏庐 123 / 逸圃 123 / 日涉园 123 / 纵棹园 124 /兴化船厅 125 / 送亲奶奶 126 / 兴化渔家婚俗 126 / 吃三道茶 127 / 催生 127 / “水包皮” 128 /接年 128 / 新春赛锣 128 / 上灯圆子落灯面 129 / 佛教兴盛 130 / 天宁寺 131 /泰州光孝寺 132 / 大明寺 133 / 上方寺 133 / 高旻寺 134 / 扬州文昌阁 135 / 靖江魁星阁 135 /扬州文峰塔 136 / 净土寺塔 136 / 扬州白塔 136 / 仙鹤寺 137 / 扬州耶稣圣心堂 137 /琼花观 138 / 江都真武庙 138 / 泰州城隍庙 139 / 兴化东岳庙 139 / 岳王庙 140 / 史公祠 141 /丁伙花朝节 141 / “三月三”江都庙会 141 / 塔儿头清明庙会 142 / 溱潼会船 142 /五月节 143 / 观音山香会 143 / 扬州灯谜 146 / 广陵琴派 146 / 扬州道乐 147 / 高邮民歌 148 /林湖民歌 148 / 唱凤凰 148 / 扬州评话 149 / 扬州弹词 150 / 板桥道情 150 / 扬州清曲 151 /靖江讲经 152 / 邵伯锣鼓小牌子 152 / 茅山号子 153 / 邵伯秧号子 153 / 扬剧 153 /淮剧 154 / 杖头木偶戏 155 / 建湖杂技 156 / 武坚莲湘花鼓 156 / 泰兴花鼓 157 /姜堰滚莲湘 157 / 宝应河蚌舞 158 / 丁伙舞龙 158 / 东沟龙舞 158 / 沙沟板凳龙 159 /跳娘娘 160 / 判官舞 160 / 放扬灯 160 / 斗金叶子 161 / 崇儒祠 161 / 梅花书院 162 /泰州安定书院 162 / 泰州学政试院 163 / 泰州学派 164 / 扬州学派 164 / 董仲舒 164 /张若虚 165 / 秦观 165 / 施耐庵 166 / 扬州八怪 166 / 柳敬亭 168 / 王念孙父子 168 /刘熙载 169 / 丁文江 169 / 朱东润 170 / 朱自清 170 / 汪曾祺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