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传奇权谋人物传记 刘伯温+王阳明+成吉思汗+张居正+曾国藩)(套装共5册)
作者:度阴山著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北京时代华文出版公司、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6.6
定价:205.90 元
ISBN-13:9787550230002
ISBN-10:7550230005 去豆瓣看看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北京时代华文出版公司、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6.6
定价:205.90 元
ISBN-13:9787550230002
ISBN-10:7550230005 去豆瓣看看
《帝王师:刘伯温》目录:
第一章 家族传奇:文韬武略的世代传承
第二章 少年奇才,23岁进士及第
第三章 仕途黑暗,告别官场寄情山水
第四章 起义迭起,元王朝委曲求全
第五章 临危受命,平贼乱力压时局
第六章 痛苦的抉择,弃元投明
第七章 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第八章 谋全局,首战建奇功
第九章 “操纵”天象,大明天命所归
查看完整
第一章 家族传奇:文韬武略的世代传承
第二章 少年奇才,23岁进士及第
第三章 仕途黑暗,告别官场寄情山水
第四章 起义迭起,元王朝委曲求全
第五章 临危受命,平贼乱力压时局
第六章 痛苦的抉择,弃元投明
第七章 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第八章 谋全局,首战建奇功
第九章 “操纵”天象,大明天命所归
查看完整
度阴山,人民大学史学硕士、天下和书院讲师,通俗历史超级畅销书作者。代表作:《帝王师:刘伯温》《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帝王师张居正》《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作者。
《帝王师刘伯温》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终于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查看完整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终于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查看完整
《帝王师:刘伯温》目录:
第一章 家族传奇:文韬武略的世代传承
第二章 少年奇才,23岁进士及第
第三章 仕途黑暗,告别官场寄情山水
第四章 起义迭起,元王朝委曲求全
第五章 临危受命,平贼乱力压时局
第六章 痛苦的抉择,弃元投明
第七章 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第八章 谋全局,首战建奇功
第九章 “操纵”天象,大明天命所归
第十章 生死决战,献奇策屠灭陈友谅
第十一章 千年预言:迷雾中的《烧饼歌》
第十二章 朱、刘再联手,围城绞杀张士诚
第十三章 进献国策,稳固大明江山
第十四章 逃不脱的宿命,二次获召回京
第十五章 遭奸臣构陷,再度归乡
第十六章 悲情一生的谢幕
第十七章 传奇故事在民间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目 录
序 章 心学诞生的前夜
心学横空出世
心学诞生的前夜
第一章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何谓第一等事
两件荒唐事:新郎失踪和格竹子
彷徨和痛苦是天才的共性
有一种无趣叫仕途
转捩点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刘瑾风暴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释厄路
做自己的主人
新朋友和新敌人
心学的政治力
朱陆异同
贵人王琼
第二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南赣剿匪
人性无法改变,却可以引导
横扫詹师富
胜败由心,兵贵善用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金龙霸王池仲容
池仲容也会用计
定力的交锋
只怕有心人
心学入门课——大学问
风雨又来
第三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平定宁王
不被待见的宁王
朱宸濠一直在努力
针锋相对
宁王革命了
安庆保卫战
决战朱宸濠
费心为哪般
真诚的权变:最难不过斗小人
致良知
伟大的杨廷和
不许来京
再见,杨廷和
第四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广西戡乱
万人齐捧王阳明
李福达案
有请王阳明
走在成圣的路上
谢谢诸位
平定思田
雷霆扫穴
追忆祖先
赏还是罚,这是个问题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的另一面
第五章 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
我是自己的上帝
只俯首于自己的心
去心中贼之私情
去心中贼之私欲
闲思杂虑也是私欲
人生在世,不可拘泥常规
我们该追求什么
如何对付恶
不要操心
获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对立
第六章 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
格物致知
心即理VS性即理
心外无理
万物一体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即理的立言宗旨
为何说知行是合一的
古人为何单独提知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一念发动便是行了
实践出真知
良知就是判断力
如何光复良知
致良知:听从第一感觉
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
后记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目录:
第一章 落难王孙的崛起
第二章 “成吉思汗”出世
第三章 统一蒙古部落
第四章 重回原点
第五章 灭王汗,蒙古帝国出世
第六章 和金国开战
第七章 万里西征
第八章 大汗之死
《帝王师张居正》目录
第一部:首辅之路
第一章:神童
第二章:严嵩还是徐阶
第三章:徐阶的时代
第四章:弱肉强食的内阁
第五章:俺答封贡
第六章:拯救徐阶
第七章:首辅张居正
第二部:拯救帝国
第一章:大调整
第二章:考成法:集权的第一步
第三章:盗者必获,获者必诛
第四章:整顿驿递
第五章:用人之道
第六章:刘台事件
第七章:义无反顾
第三部:巅峰之后
第一章:不许孝
第二章:身在老家心在京
第三章:与天下士绅战
第四章:与天下公知战
第五章:钱!钱!钱!
第六章:不许辞职
第七章:结局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目录
自序 / I
第一章 “笨鸟”初飞
曾家笨小孩 / 1
相当于进士 / 4
笨招接近穆彰阿 / 7
初露政见 / 11
和朱熹理学的蜜月 / 13
有惊无险过关 / 18
意志力的表现:曾国藩戒烟 / 21
第二章 京官路线图
“意外”的升官 / 24
臭骂咸丰 / 28
京城权贵们的唾骂 / 34
结束京官生涯 / 36
第三章 巧计建湘军
出山任团练大臣 / 41
团练无用也 / 45
就地正法 / 48
打脱牙和血吞 / 51
皮包湘军的崛起 / 58
曾氏军舰 / 63
咸丰三催曾国藩 / 67
曾国藩见死不救:江忠源之死 / 70
第四章 湘军首胜
讨粤匪檄 / 74
岳州之败 / 78
第一次自杀 / 81
咸丰的大棒加萝卜 / 85
第五章 坐困江西
曾国藩轻取武昌 / 88
有功,不赏 / 91
胜利的喜悦:田家镇大捷 / 95
当头一棒:湖口惨败 / 100
怎么抉择都不对 / 108
搞掉陈启迈 / 113
失去左膀右臂 / 118
打虎亲兄弟 / 128
可望不可即的兵权 / 132
第六章 东山再起
和咸丰摊牌 / 138
重塑“金身” / 142
出山进行曲 / 145
到处一场空 / 152
李鸿章到来 / 157
绝不去四川 / 160
第七章 目标:安庆
终极战略 / 163
解救左宗棠 / 169
洪秀全力助曾国藩 / 173
进祁门 / 177
困祁门 / 183
李鸿章、左宗棠的光辉 / 189
战安庆 / 191
曾国藩福星高照 / 195
第八章 布局东南
为左宗棠谋浙江巡抚 / 197
组建淮军 / 199
四拒借洋兵 / 203
向天京前进 / 210
第九章 覆灭天国
瘟疫来袭 / 214
天国版地道战 / 218
锁紧天京城 / 223
攻陷天京 / 234
李秀成之死 / 237
反还是不反 / 242
曾国藩怒了 / 245
第十章 步入失败的怪圈
新的战斗 / 252
万难迅速出征 / 256
只有苦劳 / 263
中兴幻梦 / 270
第十一章 最后没有辉煌
见慈禧 / 274
去天津 / 279
怎么做都是错 / 285
一个“诚”字而已 / 291
审理刺马案 / 292
去世 / 298
^ 收 起
第一章 家族传奇:文韬武略的世代传承
第二章 少年奇才,23岁进士及第
第三章 仕途黑暗,告别官场寄情山水
第四章 起义迭起,元王朝委曲求全
第五章 临危受命,平贼乱力压时局
第六章 痛苦的抉择,弃元投明
第七章 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第八章 谋全局,首战建奇功
第九章 “操纵”天象,大明天命所归
第十章 生死决战,献奇策屠灭陈友谅
第十一章 千年预言:迷雾中的《烧饼歌》
第十二章 朱、刘再联手,围城绞杀张士诚
第十三章 进献国策,稳固大明江山
第十四章 逃不脱的宿命,二次获召回京
第十五章 遭奸臣构陷,再度归乡
第十六章 悲情一生的谢幕
第十七章 传奇故事在民间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目 录
序 章 心学诞生的前夜
心学横空出世
心学诞生的前夜
第一章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何谓第一等事
两件荒唐事:新郎失踪和格竹子
彷徨和痛苦是天才的共性
有一种无趣叫仕途
转捩点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刘瑾风暴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释厄路
做自己的主人
新朋友和新敌人
心学的政治力
朱陆异同
贵人王琼
第二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南赣剿匪
人性无法改变,却可以引导
横扫詹师富
胜败由心,兵贵善用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金龙霸王池仲容
池仲容也会用计
定力的交锋
只怕有心人
心学入门课——大学问
风雨又来
第三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平定宁王
不被待见的宁王
朱宸濠一直在努力
针锋相对
宁王革命了
安庆保卫战
决战朱宸濠
费心为哪般
真诚的权变:最难不过斗小人
致良知
伟大的杨廷和
不许来京
再见,杨廷和
第四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广西戡乱
万人齐捧王阳明
李福达案
有请王阳明
走在成圣的路上
谢谢诸位
平定思田
雷霆扫穴
追忆祖先
赏还是罚,这是个问题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的另一面
第五章 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
我是自己的上帝
只俯首于自己的心
去心中贼之私情
去心中贼之私欲
闲思杂虑也是私欲
人生在世,不可拘泥常规
我们该追求什么
如何对付恶
不要操心
获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对立
第六章 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
格物致知
心即理VS性即理
心外无理
万物一体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即理的立言宗旨
为何说知行是合一的
古人为何单独提知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一念发动便是行了
实践出真知
良知就是判断力
如何光复良知
致良知:听从第一感觉
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
后记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目录:
第一章 落难王孙的崛起
第二章 “成吉思汗”出世
第三章 统一蒙古部落
第四章 重回原点
第五章 灭王汗,蒙古帝国出世
第六章 和金国开战
第七章 万里西征
第八章 大汗之死
《帝王师张居正》目录
第一部:首辅之路
第一章:神童
第二章:严嵩还是徐阶
第三章:徐阶的时代
第四章:弱肉强食的内阁
第五章:俺答封贡
第六章:拯救徐阶
第七章:首辅张居正
第二部:拯救帝国
第一章:大调整
第二章:考成法:集权的第一步
第三章:盗者必获,获者必诛
第四章:整顿驿递
第五章:用人之道
第六章:刘台事件
第七章:义无反顾
第三部:巅峰之后
第一章:不许孝
第二章:身在老家心在京
第三章:与天下士绅战
第四章:与天下公知战
第五章:钱!钱!钱!
第六章:不许辞职
第七章:结局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目录
自序 / I
第一章 “笨鸟”初飞
曾家笨小孩 / 1
相当于进士 / 4
笨招接近穆彰阿 / 7
初露政见 / 11
和朱熹理学的蜜月 / 13
有惊无险过关 / 18
意志力的表现:曾国藩戒烟 / 21
第二章 京官路线图
“意外”的升官 / 24
臭骂咸丰 / 28
京城权贵们的唾骂 / 34
结束京官生涯 / 36
第三章 巧计建湘军
出山任团练大臣 / 41
团练无用也 / 45
就地正法 / 48
打脱牙和血吞 / 51
皮包湘军的崛起 / 58
曾氏军舰 / 63
咸丰三催曾国藩 / 67
曾国藩见死不救:江忠源之死 / 70
第四章 湘军首胜
讨粤匪檄 / 74
岳州之败 / 78
第一次自杀 / 81
咸丰的大棒加萝卜 / 85
第五章 坐困江西
曾国藩轻取武昌 / 88
有功,不赏 / 91
胜利的喜悦:田家镇大捷 / 95
当头一棒:湖口惨败 / 100
怎么抉择都不对 / 108
搞掉陈启迈 / 113
失去左膀右臂 / 118
打虎亲兄弟 / 128
可望不可即的兵权 / 132
第六章 东山再起
和咸丰摊牌 / 138
重塑“金身” / 142
出山进行曲 / 145
到处一场空 / 152
李鸿章到来 / 157
绝不去四川 / 160
第七章 目标:安庆
终极战略 / 163
解救左宗棠 / 169
洪秀全力助曾国藩 / 173
进祁门 / 177
困祁门 / 183
李鸿章、左宗棠的光辉 / 189
战安庆 / 191
曾国藩福星高照 / 195
第八章 布局东南
为左宗棠谋浙江巡抚 / 197
组建淮军 / 199
四拒借洋兵 / 203
向天京前进 / 210
第九章 覆灭天国
瘟疫来袭 / 214
天国版地道战 / 218
锁紧天京城 / 223
攻陷天京 / 234
李秀成之死 / 237
反还是不反 / 242
曾国藩怒了 / 245
第十章 步入失败的怪圈
新的战斗 / 252
万难迅速出征 / 256
只有苦劳 / 263
中兴幻梦 / 270
第十一章 最后没有辉煌
见慈禧 / 274
去天津 / 279
怎么做都是错 / 285
一个“诚”字而已 / 291
审理刺马案 / 292
去世 / 298
^ 收 起
度阴山,人民大学史学硕士、天下和书院讲师,通俗历史超级畅销书作者。代表作:《帝王师:刘伯温》《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帝王师张居正》《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作者。
《帝王师刘伯温》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终于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
他9岁丧父,又连遭族人、部众的抛弃,从贵族之家坠入痛苦的深渊,险些在荒原中饿死;
六七年后,被死敌泰赤乌人生擒,死里逃生,重回流亡之路,几年的积蓄毁灭殆尽;
41岁时,早已统一蒙古部落的成吉思汗却再次溃败,只剩下19人追随左右……
然而,成吉思汗却凭借他惊人的意志,顶住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每次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榨取敌人的经验、力量,以更强大的自我卷土重来;通过不断的浴血奋战,以极少的兵力横扫欧亚大陆,创建了庞大的帝国——蒙古帝国。极盛时期的蒙古帝国覆盖了当时的半个世界,将40多个国家、720个民族一一收入囊中。
《帝王师张居正》
23岁初入官场,张居正是一个刚正不阿的理想主义者,却在亲历腥风血雨的内阁斗争后,痛悟了什么是政治,从此踏上一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道路。
他不顾同僚鄙夷,勾结太监冯保,登上首辅之位,赢得皇帝和太后的信任,为改革大业铺平道路。他通过大收贿赂安抚戍边将领,起用贪官殷正茂平定西南叛乱,彻底解决由来已久的边疆兵患。他趁皇帝年幼,以帝师之名独裁擅权,一改官场颓靡习气,使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他以辞官为由,胁迫小皇帝下旨,将反对者一一铲除,从而顺利推行新政,一举扭转帝国财政危机。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曾国藩做事看起来慢,其实却是很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死功夫,不留隐患,日积月累,便无人可以超过。
曾国藩做任何事都不投机取巧,打仗更是将这种“尚拙”的哲学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曾国藩打仗从没有用过锦囊妙计,而是信奉“结硬寨,打呆仗”,日日不断地垒墙挖沟、筹备火炮,绝不主动出击,直到把太平军困得人心惶惶、士气全无,再慢慢攻城,终于用四场胜仗彻底解决了太平天国这个大患。
^ 收 起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终于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
他9岁丧父,又连遭族人、部众的抛弃,从贵族之家坠入痛苦的深渊,险些在荒原中饿死;
六七年后,被死敌泰赤乌人生擒,死里逃生,重回流亡之路,几年的积蓄毁灭殆尽;
41岁时,早已统一蒙古部落的成吉思汗却再次溃败,只剩下19人追随左右……
然而,成吉思汗却凭借他惊人的意志,顶住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每次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榨取敌人的经验、力量,以更强大的自我卷土重来;通过不断的浴血奋战,以极少的兵力横扫欧亚大陆,创建了庞大的帝国——蒙古帝国。极盛时期的蒙古帝国覆盖了当时的半个世界,将40多个国家、720个民族一一收入囊中。
《帝王师张居正》
23岁初入官场,张居正是一个刚正不阿的理想主义者,却在亲历腥风血雨的内阁斗争后,痛悟了什么是政治,从此踏上一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道路。
他不顾同僚鄙夷,勾结太监冯保,登上首辅之位,赢得皇帝和太后的信任,为改革大业铺平道路。他通过大收贿赂安抚戍边将领,起用贪官殷正茂平定西南叛乱,彻底解决由来已久的边疆兵患。他趁皇帝年幼,以帝师之名独裁擅权,一改官场颓靡习气,使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他以辞官为由,胁迫小皇帝下旨,将反对者一一铲除,从而顺利推行新政,一举扭转帝国财政危机。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曾国藩做事看起来慢,其实却是很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死功夫,不留隐患,日积月累,便无人可以超过。
曾国藩做任何事都不投机取巧,打仗更是将这种“尚拙”的哲学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曾国藩打仗从没有用过锦囊妙计,而是信奉“结硬寨,打呆仗”,日日不断地垒墙挖沟、筹备火炮,绝不主动出击,直到把太平军困得人心惶惶、士气全无,再慢慢攻城,终于用四场胜仗彻底解决了太平天国这个大患。
^ 收 起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