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诗集叙录(上中下)
目 録
卷一
姚休那先生詩集一卷 姚士晉
林茂之詩選二卷 林古度
有學集詩十四卷 投筆集二卷
錢謙益
夏峯集詩二卷 孫奇逢
尊水園集畧詩四卷 盧世?
張卿子遺集八卷 張遂辰
南來堂詩集四卷補編四卷 讀徹
查看完整
卷一
姚休那先生詩集一卷 姚士晉
林茂之詩選二卷 林古度
有學集詩十四卷 投筆集二卷
錢謙益
夏峯集詩二卷 孫奇逢
尊水園集畧詩四卷 盧世?
張卿子遺集八卷 張遂辰
南來堂詩集四卷補編四卷 讀徹
查看完整
袁行云,1928年生人,江苏武进人,解放前做过记者,解放后在北京二十一中担任语文教师,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为副研究员。平生劬学好古,酷嗜版本目录之学,于经学、史学、文学、金石、书画等亦有邃养。发表论文有《书目答问与范希曾补正》等,著有《许瀚年谱》《清人诗集叙录》等。作者生前以三十余年时间与精力,遍历国内众多藏书机构,先后阅读清人诗集四千余种,日积月累,陆续写成此书。本书八十卷,叙录清代两千五百余家诗人别集,以证明史事、提供资料为主。所录诗人均撰有小传;诗中山川、名迹、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线索,悉举其要,并附录价值较高之佚文;清诗源流派别及作者评价,亦辑采成说,间作评骘。本书对于清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版以来,颇受学界好评。此次出版,约请专家对本书进行了大规模修订,全书更加完善,并依叙录诗集作者名、号编制索引,便于学者和清诗爱好者查阅检索。
亭林詩集五卷 佚詩一卷 潘氏遺書本
顧炎武撰。炎武原名絳,更名繼紳,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江蘇崑山人。明諸生。北都覆,唐王授以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嘗至海上募兵,策動反正。順治十二年、康熙七年兩次爲人告訐,遭獄事,經營救得脱。後北上出雁門,至大同,訪問遺黎,輙詢山川風俗民生疾苦,謀圖恢復。著有《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録》、《音學五書》等書。十七年卒,年七十。炎武爲明末清初思想家,中年以後,致力樸學,志在繼承民族傳統文化。身後其弟子潘耒爲刻遺書十餘種,包括《文集》六卷、《詩集》五卷、《餘集》一卷。其詩初自明七子入,進而心摹手追,惟在少陵,感懷時事,氣勢雄渾。卽擬古詠史游覽之什,亦必有所爲而發。《大行皇帝哀詩》、《帝京篇》、《恭謁孝陵》、《孝陵圖》、《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諸篇,繫有明一代興亡史蹟,堪稱信史。《感事》七首、《京口卽事》二首、《金陵雜詩》五首、《秋山》二首、《海上》四…
查看完整
顧炎武撰。炎武原名絳,更名繼紳,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江蘇崑山人。明諸生。北都覆,唐王授以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嘗至海上募兵,策動反正。順治十二年、康熙七年兩次爲人告訐,遭獄事,經營救得脱。後北上出雁門,至大同,訪問遺黎,輙詢山川風俗民生疾苦,謀圖恢復。著有《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録》、《音學五書》等書。十七年卒,年七十。炎武爲明末清初思想家,中年以後,致力樸學,志在繼承民族傳統文化。身後其弟子潘耒爲刻遺書十餘種,包括《文集》六卷、《詩集》五卷、《餘集》一卷。其詩初自明七子入,進而心摹手追,惟在少陵,感懷時事,氣勢雄渾。卽擬古詠史游覽之什,亦必有所爲而發。《大行皇帝哀詩》、《帝京篇》、《恭謁孝陵》、《孝陵圖》、《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諸篇,繫有明一代興亡史蹟,堪稱信史。《感事》七首、《京口卽事》二首、《金陵雜詩》五首、《秋山》二首、《海上》四…
查看完整
目 録
卷一
姚休那先生詩集一卷 姚士晉
林茂之詩選二卷 林古度
有學集詩十四卷 投筆集二卷
錢謙益
夏峯集詩二卷 孫奇逢
尊水園集畧詩四卷 盧世?
張卿子遺集八卷 張遂辰
南來堂詩集四卷補編四卷 讀徹
石臼詩前集九卷後集七卷 邢昉
西溪先生詩集四卷 沈嘉客
蜃園詩前集五卷後集五卷續集二卷 李確
王煙客詩集六卷 王時敏
容菴遺文鈔一卷存稿鈔一卷 許令瑜
一笑堂詩集四卷 謝三賓
金文通詩集六卷 金之俊
默菴遺詩稿八卷 馮舒
嶧峒詩集十卷 劉城
逋齋詩四卷二集二卷 御墨樓詩不分卷 劉正宗
遡園詩集一卷 賈開宗
柴村詩鈔五卷 丘志廣
朱滄起詩集五卷 朱之俊
石園詩集二十二卷 李元鼎
紫峯集十四卷 杜越
保閒堂詩集十四卷 趙士春
天愚先生詩鈔八卷 謝泰宗
寶綸堂集十卷 陳洪綬
徐大拙詩稿三卷 徐振芳
讀騷堂集不分卷 萬泰
四照堂詩集四卷 王猷定
著娱齋詩集十卷 周再勳
丁野鶴集十二卷 丁耀亢
顧與治詩八卷 顧夢游
桴菴詩五卷 薛所藴
東山遺集二卷 查繼佐
榮木堂詩集十二卷 陶汝鼐
澹軒詩選八卷 濮淙
翠巖偶集五卷 李雍熙
卷二
曹司馬詩集三卷 曹燁
止谿詩集鈔一卷 朱嘉徵
青箱堂詩集三十三卷 王崇簡
寒支初集詩二卷二集詩一卷 李世熊
隰西草堂詩集五卷 萬壽祺
適餘堂詩前集八卷後集八卷 陳上善
東谷詩集二十卷續集二卷 白胤謙
訥生詩集六卷 馮雲驤
留耕堂詩集不分卷 殷岳
拙菴詩鈔二卷 龔挺
閻古古詩集五卷 閻爾梅
青溪遺稿詩十六卷 程正揆
倘湖遺稿不分卷 倘湖近詩二卷
來集之
乾初先生詩鈔一卷 陳確
讀史亭詩集十六卷 彭而述
青巖詩集六卷 許楚
愚菴小集詩五卷 朱鶴齡
姑山遺集詩三卷 沈壽民
釋柯集一卷 近草一卷 釋柯餘集一卷附一卷 蕭中素
胡石莊先生詩集二十七卷 胡承諾
海右陳人集二卷 程先貞
敬亭詩集五卷 姜埰
霜紅龕詩集十四卷 傅山
古照堂詩集二卷 狄雲鼎
大愚集二十四卷 王鑨
學易菴詩集七卷 趙賓
祓園詩集四卷 梁清遠
瞎堂詩集二十卷 函昰
榆墩集詩選二卷 榆溪詩鈔二卷逸詩二卷 徐世溥
瀨園詩集四卷 嚴首昇
沉吟樓詩選不分卷 金人瑞
蓼齋集詩三十卷後集詩四卷 李雯
浮雲集詩十卷 陳之遴
二丸居集選八卷 黎景義
新德軒詩稿一卷 張克家
紅葉村稿六卷附補遺 梁逸
戇叟詩鈔四卷 紀映鍾
……
^ 收 起
卷一
姚休那先生詩集一卷 姚士晉
林茂之詩選二卷 林古度
有學集詩十四卷 投筆集二卷
錢謙益
夏峯集詩二卷 孫奇逢
尊水園集畧詩四卷 盧世?
張卿子遺集八卷 張遂辰
南來堂詩集四卷補編四卷 讀徹
石臼詩前集九卷後集七卷 邢昉
西溪先生詩集四卷 沈嘉客
蜃園詩前集五卷後集五卷續集二卷 李確
王煙客詩集六卷 王時敏
容菴遺文鈔一卷存稿鈔一卷 許令瑜
一笑堂詩集四卷 謝三賓
金文通詩集六卷 金之俊
默菴遺詩稿八卷 馮舒
嶧峒詩集十卷 劉城
逋齋詩四卷二集二卷 御墨樓詩不分卷 劉正宗
遡園詩集一卷 賈開宗
柴村詩鈔五卷 丘志廣
朱滄起詩集五卷 朱之俊
石園詩集二十二卷 李元鼎
紫峯集十四卷 杜越
保閒堂詩集十四卷 趙士春
天愚先生詩鈔八卷 謝泰宗
寶綸堂集十卷 陳洪綬
徐大拙詩稿三卷 徐振芳
讀騷堂集不分卷 萬泰
四照堂詩集四卷 王猷定
著娱齋詩集十卷 周再勳
丁野鶴集十二卷 丁耀亢
顧與治詩八卷 顧夢游
桴菴詩五卷 薛所藴
東山遺集二卷 查繼佐
榮木堂詩集十二卷 陶汝鼐
澹軒詩選八卷 濮淙
翠巖偶集五卷 李雍熙
卷二
曹司馬詩集三卷 曹燁
止谿詩集鈔一卷 朱嘉徵
青箱堂詩集三十三卷 王崇簡
寒支初集詩二卷二集詩一卷 李世熊
隰西草堂詩集五卷 萬壽祺
適餘堂詩前集八卷後集八卷 陳上善
東谷詩集二十卷續集二卷 白胤謙
訥生詩集六卷 馮雲驤
留耕堂詩集不分卷 殷岳
拙菴詩鈔二卷 龔挺
閻古古詩集五卷 閻爾梅
青溪遺稿詩十六卷 程正揆
倘湖遺稿不分卷 倘湖近詩二卷
來集之
乾初先生詩鈔一卷 陳確
讀史亭詩集十六卷 彭而述
青巖詩集六卷 許楚
愚菴小集詩五卷 朱鶴齡
姑山遺集詩三卷 沈壽民
釋柯集一卷 近草一卷 釋柯餘集一卷附一卷 蕭中素
胡石莊先生詩集二十七卷 胡承諾
海右陳人集二卷 程先貞
敬亭詩集五卷 姜埰
霜紅龕詩集十四卷 傅山
古照堂詩集二卷 狄雲鼎
大愚集二十四卷 王鑨
學易菴詩集七卷 趙賓
祓園詩集四卷 梁清遠
瞎堂詩集二十卷 函昰
榆墩集詩選二卷 榆溪詩鈔二卷逸詩二卷 徐世溥
瀨園詩集四卷 嚴首昇
沉吟樓詩選不分卷 金人瑞
蓼齋集詩三十卷後集詩四卷 李雯
浮雲集詩十卷 陳之遴
二丸居集選八卷 黎景義
新德軒詩稿一卷 張克家
紅葉村稿六卷附補遺 梁逸
戇叟詩鈔四卷 紀映鍾
……
^ 收 起
袁行云,1928年生人,江苏武进人,解放前做过记者,解放后在北京二十一中担任语文教师,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为副研究员。平生劬学好古,酷嗜版本目录之学,于经学、史学、文学、金石、书画等亦有邃养。发表论文有《书目答问与范希曾补正》等,著有《许瀚年谱》《清人诗集叙录》等。作者生前以三十余年时间与精力,遍历国内众多藏书机构,先后阅读清人诗集四千余种,日积月累,陆续写成此书。本书八十卷,叙录清代两千五百余家诗人别集,以证明史事、提供资料为主。所录诗人均撰有小传;诗中山川、名迹、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线索,悉举其要,并附录价值较高之佚文;清诗源流派别及作者评价,亦辑采成说,间作评骘。本书对于清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版以来,颇受学界好评。此次出版,约请专家对本书进行了大规模修订,全书更加完善,并依叙录诗集作者名、号编制索引,便于学者和清诗爱好者查阅检索。
亭林詩集五卷 佚詩一卷 潘氏遺書本
顧炎武撰。炎武原名絳,更名繼紳,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江蘇崑山人。明諸生。北都覆,唐王授以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嘗至海上募兵,策動反正。順治十二年、康熙七年兩次爲人告訐,遭獄事,經營救得脱。後北上出雁門,至大同,訪問遺黎,輙詢山川風俗民生疾苦,謀圖恢復。著有《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録》、《音學五書》等書。十七年卒,年七十。炎武爲明末清初思想家,中年以後,致力樸學,志在繼承民族傳統文化。身後其弟子潘耒爲刻遺書十餘種,包括《文集》六卷、《詩集》五卷、《餘集》一卷。其詩初自明七子入,進而心摹手追,惟在少陵,感懷時事,氣勢雄渾。卽擬古詠史游覽之什,亦必有所爲而發。《大行皇帝哀詩》、《帝京篇》、《恭謁孝陵》、《孝陵圖》、《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諸篇,繫有明一代興亡史蹟,堪稱信史。《感事》七首、《京口卽事》二首、《金陵雜詩》五首、《秋山》二首、《海上》四首、《大漢行》、《海上行》、《精衛》等作,均以愛國之忱,寄於慷慨悲歌。歌中時以韻目代字,斥清帝爲虜王,昌言無忌,又不僅剪髮、满語二事矣。《上吴侍郎暘》、《贈顧推官咸正》、《哭楊主事廷樞》、《哭陳太僕子龍》,皆明季名人。《吴興行贈歸高士祚明》、《贈萬舉人壽祺》、《贈朱監紀四輔》、《贈劉教諭永錫》、《酬徐處士元善》、《贈林處士古度》、《贈傅處士山》、《送申公子涵光》、《酬李子德二十韻》、《贈孫徵君奇逢》、《酬李處士因篤》、《屈山人大均自關中至》、《過張貢士爾岐》、《瞿公子元錥將往桂京不得達而歸贈之以詩》,廣交遺宿,往往積其幽憂疾苦之思而抒發其性情,感激頓挫,清壯沈鬱。《汾州祭吴炎潘檉章》,及與潘耒、程先貞、王錫闡、李顒、錢澄之、楊瑀、王弘撰、錢肅潤、張弨、李符、朱彝尊、徐乾學之贈答,旣可考見交游,亦當日*傳記參考資料。至過淮陽、齊魯,臨山海關,出古北口,南游禹陵之作,摹狀山川勝境,感觸極深,可見其志。《過蘇禄國王墓》、《謁夷齊廟》、《井陘》、《晉王府》、《書女媧廟》、《驪山行》,屹然名篇。炎武之學,爲清代三百年首推,其詩未見稱著於時。道光間,士夫特尊仰其爲人,京都築祠,年年與祭。張穆撰《顧亭林先生年譜》,徐爲顧歌作箋,人競頌之。林昌彝云:‘胸羅列宿貫三壬,一首詩歌一字金。當代風騷誰領袖,開山獨讓顧亭林。’《衣山房詩集論詩絶句》其詩片言隻字,拳拳故雨,足以激勵民族意識,振奮愛國熱忱,然以爲清朝詩家之開山,則有失遞嬗之序矣。
威鳳堂詩集 不分卷 康熙六年刻本
陸圻撰。圻字麗京,號景宣,一號講山,浙江錢塘人。明貢生。少結詩社,爲西泠十子之冠。北都覆,參加抗清軍,旣敗,隱於禪。順治七年,在嘉興與吴炎、潘檉章、周燦、歸莊、顧炎武、陳濟生、錢肅潤、計東、宋實穎等結驚隱詩社。莊廷鑨明史獄列名參校,先已自首,被繫後,得釋。康熙六年,年五十五,遁去,不知所終。著《威鳳堂集》,分論部、記部、儷語部、祭文部、詩部。有康熙五年劉魯檢序,曾子愉序,康熙六年施閏章撰《祠堂記》,刻書當爲此時,已莊史獄後五六年矣。詩僅擬古樂府、古樂府、五古、五律四體,華腴雋永,毛先舒爲之評。《百一詩》、《詠史七首》、《十八灘舟行記事》十首,俱可誦覽。記部載《李笠翁新居記》,有目無文,未悉有他本可補否。朱一是《爲可堂初集》有贈圻詩多首。圻子寅,字冠周,康熙二十七年進士,工詩,見沈德潛《别裁》。
石匏菴先生遺集詩 一卷 康熙八年刻本
石璜撰。璜字夏宗,江蘇如皋人。明季受業於張溥。入清結茆隱居不出,與老友陳瑚、顔光祚、吴國表唱和,不接達官。康熙八年中酒卒。長子洢爲刻此集,延陳瑚作序,洢字月川,才器恢閎,未幾亦亡,後季子湘復選輯《月川遺集》刻之,附此本後焉。璜詩古樸,不肯率爾下筆。《觀黄石齋先生龍江别友墨跡》,感情沉摯。《猛虎行》、《田父詞》、《漁父詞》、《揚州早雁》,多有寄托。餘則自題畫竹、畫蘭,明其志而已。《遺集》三卷,内詩一卷,當卽《四庫存目》所見之本也。
望古齋集 十六卷 順治十八年刻本
李繼白撰。繼白字夢沙,河南安陽人。順治十二年進士,官户部主事。十八年,榷北新關,刻其所撰《望古齋集》,凡賦一卷,詩七卷,文八卷。有錢謙益序,楊廷鑑、薛所藴、戴明説、曹申吉、顧宸、陳鑑、沈灝序。爲詩沉實,多記閻閭疾苦。時文網無禁,故猶能暢抒所懷。與周亮工、梁熙唱酬較密,河北申涵光、山東丁耀亢亦有往還。《送丁野鶴歸里》詩云:‘東海異人丁野鶴,千年華表傳宗支。自言親與神仙遊,石巢丹篆紛陸離。蜃樓海錯未爲幻,化爲光芒萬丈之文詞。醉後濯足燕市酒,瞋目狂呼大小兒。長安貴客爭相識,胡琴撾碎傾當時。閩海茫茫六千里,一官潦倒迷舟子。崛强不折令君腰,解綬長歌如敝屣。雁宕峯前武夷曲,扶筇上下折屐齒。湖上畫橋二十四,春花罨映蘇堤水。年來收拾满奚囊,落筆書成傳貴紙。吴江楓冷泛虛舟,我今始拜韓荆州。掉頭落落不肯住,握手空將詩卷留。夜深飮我梅花屋,掀髯大笑風飂飂。劇興能傾一石酒,老眼時登百尺樓。送君緩發思悠悠,何不遲我名山五嶽恣遨遊。’敍事甚詳。
浮筠軒遺詩 一卷 康熙五十三年刻本
吴錂撰。錂字若金,安徽宣城人。明季諸生。入清未仕,以館穀自給。邑令笞士失律,學校聚議紛紛,當事銜之。錂以名素著,竟被累數年。襆被歸里,益放意於山巔水涘之間。康熙六年卒。工於詩。五十三年,其子參公爲刻《遺詩》一卷,所存特什之一耳。此書有阮爾詢、温叡臨序。爾詢爲康熙間御史。三十六年平定準噶爾,曾上疏請將一切用兵方畧,詳示史臣,遂有纂修《平定朔漠方畧》之命,見《方畧》序文。序作於五十三年,與參公同學。叡臨字鄰翼,烏程人。康熙四十四年舉人,著《南疆逸史》。序論及清初吴中氣節之士,受害深,信而可傳。考集中詩,兄坰字季野,號夢華子,著有《夢華遺集》。侄肅公字雨若,有《街南文集》二十卷,《續集》七卷,詩僅《和陶》二十五首。交游懷人詩有邢昉、余懷、顧夢游、顧景星,入仕者僅一施閏章。《晚晴簃詩滙》以爲清諸生,有誤。
序 温叡臨
當明之季,三吴多節義文學之士。其平居相尚以氣誼,相與以文章,聯爲社會,延及宣歙。數十百人爲曹,詩酒歌呼,意致甚豪,率常慷慨扺掌天下事,持清議以評隲公卿大夫。公卿大夫往往折節願交,所至傾座,由是愈益發舒,天子亦聞其名,蓋士氣大振矣。若宣城之沈耕岩先生及吴若金、季野諸公,皆社會名士之著者也。沈君旣以徵聘上書劾武陵相公報罷而名愈高,吴若兄弟浮沉庠序,家庭自相師友,制義雋拔,爲錢吉士先生所推重。旣皆不遇,各以詩古文詞鳴於世。余所見《夢華集》出入晉魏,詞峻而旨深,則季野君之集也。而若金公之文不槩見。今年其子參公始出《浮筠軒詩稿》見屬爲序,篇什不多,又皆流離窮阨憂愁幽思之作,心竊訝之。參公泫然曰,此刼灰之餘也。先君自鼎革後棄去科舉,以館穀自給。會邑令虐士,士譁于庭。當事藉是羅織,以折三吴士氣。先君名素著,遂罹其禍。及事白而家已蕩析。先兄于家初難時,悉取先君詩文出亡,後不復返。參生也晚,不及見先君全集,此數十首則髫齡時所常誦習,竊識於編者也。余因喟然嘆曰,嗟呼,盛衰之際,豈不可慨矣哉。夫當吴士之盛也,其顯者旣皆焯焯著功名於世,其次以氣自奮,滄桑旣易,嚮所指名爲黨魁者,往往以事見法。不則祝髮漆身,潛伏隱隩以自匿。其得禍稍輕而遂湮没以老者,若吴君是也,可不痛哉。其殘編斷簡,所謂珠沉玉碎而光輝不揜者,可不愈爲之愛護而珍重之哉。今少司空阮公以世講之誼,剞劂行世,則兹集與《夢華集》頡頏後先,兩吴君之名俱藉以不朽矣,是可識也。若參公之抱殘守闕,表揚先緒,孜孜不忘,尤見其孝思云。甲午長夏吴興後學温叡臨謹序。
鈍吟老人遺稿詩 十一卷 康熙間刻本
馮班撰。班字定遠,號鈍吟居士,江蘇常熟人。明諸生。與兄馮舒齊名,號‘二馮’。入清,不仕。卒於康熙二十年,年六十八。所撰《鈍吟全集》二十三卷刻成於康熙十八年。内《文稿》一卷、《樂府》一卷、《雜録》十卷,餘爲詩。詩集曰《馮氏小集》三卷,毛晉汲古閣刻,錢謙益序。康熙七年陸貽典增輯《鈍吟集》三卷,從友人稿中録出《落花詩三十首》爲《别集》一卷,以晚年詩爲《餘集》一卷,以《游仙詩》五十首復續五十首析爲二卷,爲之序而刊行。又《集外詩》一卷與《鈍吟雜録》,皆後刻,亦當在康熙間。《四庫》均入《存目》。作者論詩受錢謙益影響深,不喜明代前、後七子摹擬之習。而沉酣六朝,於唐傚杜牧、李商隱。又學西崑,瑕病亦未盡除。其詩涉及甲乙間時事者不多。《和錢牧齋宗伯葺城詩》、《和牧翁紅豆花詩》、《送陳確菴楚游》、《和顧麟士玉觀音重歸詩》、《題汲古閣》、《毛子晉六十生日並序》、《示錢遵王》,有典故可資。唯重於格調鍊字,精詣並不在此。康熙間爲趙執信服膺,蓋一時無足抗者,宜乎爭此種矣。二馮詩功力俱深,不肯多作。人有才調十分僅露三分者,斯兩家是也。
^ 收 起
顧炎武撰。炎武原名絳,更名繼紳,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江蘇崑山人。明諸生。北都覆,唐王授以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嘗至海上募兵,策動反正。順治十二年、康熙七年兩次爲人告訐,遭獄事,經營救得脱。後北上出雁門,至大同,訪問遺黎,輙詢山川風俗民生疾苦,謀圖恢復。著有《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録》、《音學五書》等書。十七年卒,年七十。炎武爲明末清初思想家,中年以後,致力樸學,志在繼承民族傳統文化。身後其弟子潘耒爲刻遺書十餘種,包括《文集》六卷、《詩集》五卷、《餘集》一卷。其詩初自明七子入,進而心摹手追,惟在少陵,感懷時事,氣勢雄渾。卽擬古詠史游覽之什,亦必有所爲而發。《大行皇帝哀詩》、《帝京篇》、《恭謁孝陵》、《孝陵圖》、《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諸篇,繫有明一代興亡史蹟,堪稱信史。《感事》七首、《京口卽事》二首、《金陵雜詩》五首、《秋山》二首、《海上》四首、《大漢行》、《海上行》、《精衛》等作,均以愛國之忱,寄於慷慨悲歌。歌中時以韻目代字,斥清帝爲虜王,昌言無忌,又不僅剪髮、满語二事矣。《上吴侍郎暘》、《贈顧推官咸正》、《哭楊主事廷樞》、《哭陳太僕子龍》,皆明季名人。《吴興行贈歸高士祚明》、《贈萬舉人壽祺》、《贈朱監紀四輔》、《贈劉教諭永錫》、《酬徐處士元善》、《贈林處士古度》、《贈傅處士山》、《送申公子涵光》、《酬李子德二十韻》、《贈孫徵君奇逢》、《酬李處士因篤》、《屈山人大均自關中至》、《過張貢士爾岐》、《瞿公子元錥將往桂京不得達而歸贈之以詩》,廣交遺宿,往往積其幽憂疾苦之思而抒發其性情,感激頓挫,清壯沈鬱。《汾州祭吴炎潘檉章》,及與潘耒、程先貞、王錫闡、李顒、錢澄之、楊瑀、王弘撰、錢肅潤、張弨、李符、朱彝尊、徐乾學之贈答,旣可考見交游,亦當日*傳記參考資料。至過淮陽、齊魯,臨山海關,出古北口,南游禹陵之作,摹狀山川勝境,感觸極深,可見其志。《過蘇禄國王墓》、《謁夷齊廟》、《井陘》、《晉王府》、《書女媧廟》、《驪山行》,屹然名篇。炎武之學,爲清代三百年首推,其詩未見稱著於時。道光間,士夫特尊仰其爲人,京都築祠,年年與祭。張穆撰《顧亭林先生年譜》,徐爲顧歌作箋,人競頌之。林昌彝云:‘胸羅列宿貫三壬,一首詩歌一字金。當代風騷誰領袖,開山獨讓顧亭林。’《衣山房詩集論詩絶句》其詩片言隻字,拳拳故雨,足以激勵民族意識,振奮愛國熱忱,然以爲清朝詩家之開山,則有失遞嬗之序矣。
威鳳堂詩集 不分卷 康熙六年刻本
陸圻撰。圻字麗京,號景宣,一號講山,浙江錢塘人。明貢生。少結詩社,爲西泠十子之冠。北都覆,參加抗清軍,旣敗,隱於禪。順治七年,在嘉興與吴炎、潘檉章、周燦、歸莊、顧炎武、陳濟生、錢肅潤、計東、宋實穎等結驚隱詩社。莊廷鑨明史獄列名參校,先已自首,被繫後,得釋。康熙六年,年五十五,遁去,不知所終。著《威鳳堂集》,分論部、記部、儷語部、祭文部、詩部。有康熙五年劉魯檢序,曾子愉序,康熙六年施閏章撰《祠堂記》,刻書當爲此時,已莊史獄後五六年矣。詩僅擬古樂府、古樂府、五古、五律四體,華腴雋永,毛先舒爲之評。《百一詩》、《詠史七首》、《十八灘舟行記事》十首,俱可誦覽。記部載《李笠翁新居記》,有目無文,未悉有他本可補否。朱一是《爲可堂初集》有贈圻詩多首。圻子寅,字冠周,康熙二十七年進士,工詩,見沈德潛《别裁》。
石匏菴先生遺集詩 一卷 康熙八年刻本
石璜撰。璜字夏宗,江蘇如皋人。明季受業於張溥。入清結茆隱居不出,與老友陳瑚、顔光祚、吴國表唱和,不接達官。康熙八年中酒卒。長子洢爲刻此集,延陳瑚作序,洢字月川,才器恢閎,未幾亦亡,後季子湘復選輯《月川遺集》刻之,附此本後焉。璜詩古樸,不肯率爾下筆。《觀黄石齋先生龍江别友墨跡》,感情沉摯。《猛虎行》、《田父詞》、《漁父詞》、《揚州早雁》,多有寄托。餘則自題畫竹、畫蘭,明其志而已。《遺集》三卷,内詩一卷,當卽《四庫存目》所見之本也。
望古齋集 十六卷 順治十八年刻本
李繼白撰。繼白字夢沙,河南安陽人。順治十二年進士,官户部主事。十八年,榷北新關,刻其所撰《望古齋集》,凡賦一卷,詩七卷,文八卷。有錢謙益序,楊廷鑑、薛所藴、戴明説、曹申吉、顧宸、陳鑑、沈灝序。爲詩沉實,多記閻閭疾苦。時文網無禁,故猶能暢抒所懷。與周亮工、梁熙唱酬較密,河北申涵光、山東丁耀亢亦有往還。《送丁野鶴歸里》詩云:‘東海異人丁野鶴,千年華表傳宗支。自言親與神仙遊,石巢丹篆紛陸離。蜃樓海錯未爲幻,化爲光芒萬丈之文詞。醉後濯足燕市酒,瞋目狂呼大小兒。長安貴客爭相識,胡琴撾碎傾當時。閩海茫茫六千里,一官潦倒迷舟子。崛强不折令君腰,解綬長歌如敝屣。雁宕峯前武夷曲,扶筇上下折屐齒。湖上畫橋二十四,春花罨映蘇堤水。年來收拾满奚囊,落筆書成傳貴紙。吴江楓冷泛虛舟,我今始拜韓荆州。掉頭落落不肯住,握手空將詩卷留。夜深飮我梅花屋,掀髯大笑風飂飂。劇興能傾一石酒,老眼時登百尺樓。送君緩發思悠悠,何不遲我名山五嶽恣遨遊。’敍事甚詳。
浮筠軒遺詩 一卷 康熙五十三年刻本
吴錂撰。錂字若金,安徽宣城人。明季諸生。入清未仕,以館穀自給。邑令笞士失律,學校聚議紛紛,當事銜之。錂以名素著,竟被累數年。襆被歸里,益放意於山巔水涘之間。康熙六年卒。工於詩。五十三年,其子參公爲刻《遺詩》一卷,所存特什之一耳。此書有阮爾詢、温叡臨序。爾詢爲康熙間御史。三十六年平定準噶爾,曾上疏請將一切用兵方畧,詳示史臣,遂有纂修《平定朔漠方畧》之命,見《方畧》序文。序作於五十三年,與參公同學。叡臨字鄰翼,烏程人。康熙四十四年舉人,著《南疆逸史》。序論及清初吴中氣節之士,受害深,信而可傳。考集中詩,兄坰字季野,號夢華子,著有《夢華遺集》。侄肅公字雨若,有《街南文集》二十卷,《續集》七卷,詩僅《和陶》二十五首。交游懷人詩有邢昉、余懷、顧夢游、顧景星,入仕者僅一施閏章。《晚晴簃詩滙》以爲清諸生,有誤。
序 温叡臨
當明之季,三吴多節義文學之士。其平居相尚以氣誼,相與以文章,聯爲社會,延及宣歙。數十百人爲曹,詩酒歌呼,意致甚豪,率常慷慨扺掌天下事,持清議以評隲公卿大夫。公卿大夫往往折節願交,所至傾座,由是愈益發舒,天子亦聞其名,蓋士氣大振矣。若宣城之沈耕岩先生及吴若金、季野諸公,皆社會名士之著者也。沈君旣以徵聘上書劾武陵相公報罷而名愈高,吴若兄弟浮沉庠序,家庭自相師友,制義雋拔,爲錢吉士先生所推重。旣皆不遇,各以詩古文詞鳴於世。余所見《夢華集》出入晉魏,詞峻而旨深,則季野君之集也。而若金公之文不槩見。今年其子參公始出《浮筠軒詩稿》見屬爲序,篇什不多,又皆流離窮阨憂愁幽思之作,心竊訝之。參公泫然曰,此刼灰之餘也。先君自鼎革後棄去科舉,以館穀自給。會邑令虐士,士譁于庭。當事藉是羅織,以折三吴士氣。先君名素著,遂罹其禍。及事白而家已蕩析。先兄于家初難時,悉取先君詩文出亡,後不復返。參生也晚,不及見先君全集,此數十首則髫齡時所常誦習,竊識於編者也。余因喟然嘆曰,嗟呼,盛衰之際,豈不可慨矣哉。夫當吴士之盛也,其顯者旣皆焯焯著功名於世,其次以氣自奮,滄桑旣易,嚮所指名爲黨魁者,往往以事見法。不則祝髮漆身,潛伏隱隩以自匿。其得禍稍輕而遂湮没以老者,若吴君是也,可不痛哉。其殘編斷簡,所謂珠沉玉碎而光輝不揜者,可不愈爲之愛護而珍重之哉。今少司空阮公以世講之誼,剞劂行世,則兹集與《夢華集》頡頏後先,兩吴君之名俱藉以不朽矣,是可識也。若參公之抱殘守闕,表揚先緒,孜孜不忘,尤見其孝思云。甲午長夏吴興後學温叡臨謹序。
鈍吟老人遺稿詩 十一卷 康熙間刻本
馮班撰。班字定遠,號鈍吟居士,江蘇常熟人。明諸生。與兄馮舒齊名,號‘二馮’。入清,不仕。卒於康熙二十年,年六十八。所撰《鈍吟全集》二十三卷刻成於康熙十八年。内《文稿》一卷、《樂府》一卷、《雜録》十卷,餘爲詩。詩集曰《馮氏小集》三卷,毛晉汲古閣刻,錢謙益序。康熙七年陸貽典增輯《鈍吟集》三卷,從友人稿中録出《落花詩三十首》爲《别集》一卷,以晚年詩爲《餘集》一卷,以《游仙詩》五十首復續五十首析爲二卷,爲之序而刊行。又《集外詩》一卷與《鈍吟雜録》,皆後刻,亦當在康熙間。《四庫》均入《存目》。作者論詩受錢謙益影響深,不喜明代前、後七子摹擬之習。而沉酣六朝,於唐傚杜牧、李商隱。又學西崑,瑕病亦未盡除。其詩涉及甲乙間時事者不多。《和錢牧齋宗伯葺城詩》、《和牧翁紅豆花詩》、《送陳確菴楚游》、《和顧麟士玉觀音重歸詩》、《題汲古閣》、《毛子晉六十生日並序》、《示錢遵王》,有典故可資。唯重於格調鍊字,精詣並不在此。康熙間爲趙執信服膺,蓋一時無足抗者,宜乎爭此種矣。二馮詩功力俱深,不肯多作。人有才調十分僅露三分者,斯兩家是也。
^ 收 起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