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导言
第一章 古典历史主义与方法论解释学
第一节 历史主义概述
一、“历史主义”的含义
二、欧洲历史意识的觉醒与历史主义的萌芽
三、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视域中的“历史主义”
第二节 维柯的“历史主义的解释学”:古典历史主义与方法论解释学融合的雏形
一、“真理就是创造”
二、历史主义的解释学:“新”科学的基本方法
三、“发现真正的荷马”:历史主义的解释学的应用
第三节 赫尔德:以“人道”为旨归的历史主义的解释学
一、以“人道”为旨归的历史哲学
二、表现主义的解释学
三、理解《圣经》:历史主义的解释学的应用
第四节 黑格尔:历史主义视域中的辩证法与解释学
一、历史主义与辩证法
二、历史主义与解释学
三、历史辩证法与哲学解释学
第五节 施莱尔马赫:历史主义的“普遍解释学”
一、作为理解的艺术的“普遍解释学”
二、“重构说”
第六节 历史学派:历史主义与解释学融合于“历史科学”
一、兰克:二重性的历史主义“理解”观
二、德罗伊森:历史方法与解释学
第七节 狄尔泰:历史主义的“生命解释学”
一、“生命”与“历史理性批判”
二、心理学:生命与体验
三、解释学:体验、表达与理解
四、历史主义困境
第二章 “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与现象学的解释学
第一节 实际性的现象学解释学
一、作为哲学家的海德格尔的“前史”
二、实际性的现象学解释学
三、“历史”现象的“形式指示”
第二节 “此在解释学”与“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
一、从“主体一客体”的认识论模式到“此在一世界”的解释学模式
二、理解与解释:此在解释学的建构
三、时间与时间性
四、历史性与“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
第三章 “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与哲学解释学
第一节 艺术作品理解的共时性与历史性
一、对“审美意识”的批判
二、“共在”与“共时性”
三、游戏
四、节日
五、艺术作品理解的共时性与历史性
第二节 理解的共时性与历史性
一、“视域融合”
二、解释学循环
三、前理解学说
四、时间距离
第三节 “效果历史意识”:“历史性的解释学”的基础
一、效果历史原则:从“历史意识”到“效果历史意识”
二、“效果历史意识”对“应用”问题的恢复
三、“效果历史意识”的共时性与历史性
四、理解的语言性:“历史性的解释学”的存在论根据
第四章 “历史性的解释学”与相对主义问题
第一节 “理解的历史性”与相对主义:贝蒂、赫施与伽达默尔的争论
一、方法论解释学的“客观性”诉求
二、批判与反批判:贝蒂、赫施与伽达默尔的争论
三、“理解的历史性”与相对主义
第二节 海德格尔“此在的真理”与相对主义
一、传统真理观及其批判
二、作为“此在的展开”的真理
三、“此在的真理”与相对主义
第三节 伽达默尔“解释学真理”与相对主义
一、“真理”与“方法”
二、作为“游戏一对话”的解释学真理
三、作为“实践智慧”的解释学真理
四、作为真善美之统一的解释学真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