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 / 001
编序 / 005
序说 / 007
前言 / 027
篇 禅——中国人对于开悟之说所作的解释
(一)引言 / 003
(二)佛教的生命与精神 / 004
(三)佛教的一些重要问题 / 014
(四)禅与开悟 / 018
(五)开悟与精神解脱 / 029
(六)禅与禅那 / 034
(七)禅与《楞伽经》 / 039
(八)中国禅的开悟之说 / 046
第二篇 悟与迷
(一)开悟的经验 / 065
(二)从无明到开悟的精神之旅 / 074
(三)用意志之力驱除自我 / 079
(四)佛教是一种的经验主义 / 082
(五)习禅是为了使心灵成熟 / 087
(六)开悟是返璞归真 / 092
(七)以觉悟避开厄难 / 095
禅的历史——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一)禅是佛教的内心髓 / 104
(二)初祖达摩 / 111
(三)慧可、僧璨及弘忍的接棒 / 121
(四)慧能成为衣钵传人 / 130
(五)禅宗的南北两派 / 135
(六)慧能的主要思想 / 139
(七)曹洞宗与临济宗 / 145
谈悟——禅对一种新的真理所作的启示
(一)悟是禅的一切 / 149
(二)开悟——视透佛教的内在精神 / 151
(三)开悟是件平常的事 / 155
(四)直指其道的开悟 / 159
(五)开悟是人生的转折点 / 162
(六)投机偈 / 163
(七)开悟的内省记述 / 165
(八)打破“大疑”的状态 / 171
(九)开悟经验的办法 / 172
禅的实际教学方法
(一)禅是一切哲学和宗教的究极事实 / 182
(二)生动的背理之言 / 185
(三)对立的否定 / 187
(四)抵触法 / 190
(五)禅的独特道路 / 192
(六)复述法 / 196
(七)直接指陈的直观之道 / 200
(八)禅宗的特点 / 205
(九)看待万法的新观点 / 212
禅堂与僧训的理想目标
(一)禅堂——禅宗特有的教育制度 / 219
(二)简朴和守贫原则的内在意念 / 224
(三)僧侣的饮食仪式 / 226
(四)劳动精神 / 228
(五)修行的功课 / 231
(六)接心——严肃的课程 / 235
(七)参禅——入室叩见老师 / 238
(八)长养圣胎——过一种“行解相应”的生活 / 240
(九)阴德——禅修的特色 / 242
(十)自我与思念对象彻底合一 / 244
(十一)一切意识形迹悉皆扫除 / 246
(十二)中文——宜于表现禅道的文字 / 249
(十三)上堂示众之种种 / 253
附录三则
一 / 261
二 / 262
三 / 263
铃木大拙年谱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