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一、城镇化转折点的城市挑战
(一)大规模人口流动带来人口结构的动态化,从而影响了城市空间的需求
(二)城市与环境之间关系更加紧张
(三)城市不合理增长带来内部压力增大,传统城市发展与治理模式面对挑战
二、世界城市走向智能化发展
(一)欧盟——起步早、政策体系完备、覆盖面广、资金充足、组织健全,侧重清洁能源及政府服务领域
(二)美国——市场主导、民间参与,政策面重点关注信息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
(三)日本——三大战略应对高龄少子和国际竞争,提供完善领先的智能化低碳化公共服务体系
(四)韩国——深度融合、无处不在的智能城市服务
(五)新加坡——打造ICT驱动的全球竞争力优势
(六)国际经验的启迪
三、中国的智能城市探索
四、关注实体网络和流动的组织
第2章 智能城市空间的组织
一、智能城市空间组织的理论基础
(一)对智能城市的基本认知
(二)城市空间层次与城市功能系统
(三)智能城市空间组织的四个原则
(四)智能城市空间组织的四大核心要素
二、智能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时空”概念的转型
(二)对城市四大功能的空间影响
三、智能技术对城市空间规律认知的支撑
(一)城市运行状态及其诊断技术
(二)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城市空间诊断
(三)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城市空间诊断
四、智能技术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支撑
(一)智能技术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二)智能城市规划新方法
(三)智能城市规划实践
(四)智能城市规划过程
五、智能技术对决策系统的支撑
(一)相关研究进展
(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
(三)案例:“智能市长桌”——城区管理决策平台
(四)案例:“地球模型”——城乡发展监测预警分析模型
六、智能城市空间组织的政策建议
(一)智能城市空间发展目标
(二)智能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重点
(三)国家层面的推进举措
(四)城市层面的推进举措
第3章 智能交通系统
一、智能交通概述
二、国外智能交通发展述评
(一)发展历程
(二)发展经验总结
三、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一)发展阶段及特点
(二)智能交通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三)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建设需求
(一)中国城市发展国家战略
(二)中国城市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三)中国城市交通现存问题
五、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框架与重点内容
(一)智能交通发展趋势预判
(二)系统框架
(三)重点建设内容
六、智能交通建设保障措施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智能交通规划体系
(二)完善政策、资金保障机制
(三)加强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
七、 北京智能交通建设案例
(一)概 述
(二)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系统
(三)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系统
(四)道路交通拥堵指数系统
八、新交通理念及新型交通系统
(一)慢行交通的回归
(二)汽车共享(Car-shanng)
(三)个人陕速公交系统
(四)真空管道磁浮系统
第4章 智能物流系统
一、智能物流的发展背景
(一)中国智能城市的发展环境
(二)中国城市物流系统的特征分析
(三)逐步改变工业生产模式与生活方式的物流服务实践
二、智能物流:企业的行动
(一)物流企业的理念变换
(二)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物流管控模式
(三)园区企业推进以主导产品为目标的物流供应链系统
三、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潜在技术
(一)地下集装箱物流系统
(二)大数据技术应用
四、我国智能物流的发展目标
(一)战略层面的发展目标
(二)实施层面的发展目标
五、我国智能物流的发展愿景
(一)满足物流需求的多样化
(二)实现运输企业的精明管理
(三)缓解物流活动与城市发展间的矛盾
六、智能物流的关键技术
(一)物联网技术
(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三)物流网络规划技术
(四)物流企业运营管理优化技术
七、智能物流的推进战略
(一)优化物流政策环境
(二)推动体系制度改革
(三)加强基础设施整合
(四)强化跨行业间沟通
(五)促进物流技术推广
(六)优先关注发展重点
附录l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的“理想城市”及对生态文明时期“理想城市”的探讨
(一)农业文明时期的理想城市
(二)工业文明时期的理想城市
(三)生态文明时期的理想城市
(四)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向
附录2 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的国际现象观察——兼论新科学技术应用助推健康城镇化
(一)研究目的与思路
(二)典型国家的历史现象观察:城镇化率超过50%的时代背景与大事件
(三)启示与思考:兼论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结语
附录3 智能城市的空间结构——试论信息化发展对城市空间甚展的影响
(一)前言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三)信息化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四)理论畅想: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向
(五)回归现实:城市空间发展的潜在危机
(六)结语
附录4 浅议智能城市建设中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一)信息技术中的文化
(二)智能城市的构建
(三)利用智能城市环境大力发展核心文化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