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家书
关于修养003致李蕙仙(1899年2月2日)004致李蕙仙(1899年3月24日)006致梁思顺(1912年12月20日)007致梁思顺(1913年1月15日)008致梁思顺(1913年4月29日)009致梁思顺(1915年8月23日)010致梁思顺(1916年1月2日)011致梁思顺(1916年2月8日)012致梁思顺(1916年2月28日)014致梁思顺(1916年3月20日-21日)016致梁思顺(1916年7月14日)017致梁思顺(1919年12月2日)018致梁思顺(1921年5月16日)019致梁思顺(1923年5月8日)022致梁思顺(1923年5月11日)024致梁思成(1923年7月26日)025致梁思成(1925年12月27日)027致梁思成(1926年1月5日)029致孩子们(1926年2月18日)031致梁思顺(1926年6月11日)032致孩子们(1926年10月4日)034致孩子们(1926年10月14日)035致孩子们…
查看完整
查看完整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戊戌变法”领袖,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显著,是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堪称“中国知识分子首人”。 他忧国忧民、勤奋著书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从自己的社会际遇和阅历出发,以独特的教育方法将自己的学识和感悟润泽在儿女身上,使九个子女各有成就,堪称中国家庭教育的楷模。
梁启超九个子女,个个成才,这在中国家庭中极为罕见。 本书编选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家人的上百封书信,信中梁启超“笔端饱含感情”,以自己的感悟与爱,兼顾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就修身、读书、职业、理财、爱情、择友、家庭等方面进行交流,既有生命的大方向感,又有生活的细腻感,没有严厉的呵斥,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不仅超前,而且对当下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除了书信上的叮咛与指导,在现实生活中,梁启超还以身作则,躬身示范,他积极生活适应时代的取舍,他与妻子相濡以沫经营家庭的智慧,都为子女做出了表率,于今而言,仍不乏现实意义。
关于修养003致李蕙仙(1899年2月2日)004致李蕙仙(1899年3月24日)006致梁思顺(1912年12月20日)007致梁思顺(1913年1月15日)008致梁思顺(1913年4月29日)009致梁思顺(1915年8月23日)010致梁思顺(1916年1月2日)011致梁思顺(1916年2月8日)012致梁思顺(1916年2月28日)014致梁思顺(1916年3月20日-21日)016致梁思顺(1916年7月14日)017致梁思顺(1919年12月2日)018致梁思顺(1921年5月16日)019致梁思顺(1923年5月8日)022致梁思顺(1923年5月11日)024致梁思成(1923年7月26日)025致梁思成(1925年12月27日)027致梁思成(1926年1月5日)029致孩子们(1926年2月18日)031致梁思顺(1926年6月11日)032致孩子们(1926年10月4日)034致孩子们(1926年10月14日)035致孩子们(1926年10月7日)037致孩子们(1926年10月19日)038致孩子们(1927年1月2日)042致孩子们(1927年1月27日)044致孩子们(1927年2月6日-16日)050致孩子们(1927年2月28日)053致孩子们(1927年3月9日)055致孩子们(1927年3月10日)057致孩子们(1927年5月5日)063致孩子们(1927年5月26日)066致梁思顺(1927年7月3日)068致孩子们(1927年11月23日-12月5日)075致孩子们(1927年12月12日)077致梁思成、林徽因(1928年4月26日)080致梁思顺(1928年5月13日)083致梁思顺(1928年6月19日)关于读书089致梁思顺(1912年12月5日)091致梁思顺(1913年1月17日)092致梁思顺(1913年1月23日)093致梁思顺(1913年2月7日)095致梁思顺(1916年5月3日)096致梁思成、梁思永(1916年6月22日)097致梁思顺(1921年5月30日)098致梁思顺(1922年12月2日)099致梁思成(1923年5月)100致孩子们(1925年7月10日)105致梁思顺(1925年9月24日)106致孩子们(1927年8月29日)111致孩子们(1927年12月19日)112致孩子们(1928年2月13日)116致梁思永(1928年4月3日)关于职业119致梁思顺(1916年10月11日)120致梁思顺(1921年7月22日)121致梁思成、梁思永等(1922年11月23日)122致梁思顺(1923年11月5日)124致孩子们(1926年2月27日)126致孩子们(1926年9月14日)131致梁思永(1926年12月10日)132致孩子们(1926年12月20日)134致梁思永(1927年1月10日)137致梁思永(1927年4月21日)186致孩子们(1927年10月29日-11月15日)190致梁思顺(1927年12月13日)193致梁思顺(1928年2月2日)194致梁思顺(1928年4月28日)196致梁思顺(1928年10月12日)关于爱情201致李蕙仙(1898年9月15日)203致梁思顺(1923年1月7日)204致梁思顺、梁思成、梁思永、梁思庄(1925年9月29日)205致梁思成(1927年12月18日)207致梁思顺(1928年5月5日)208致梁思顺(1928年8月22日)关于家庭211致梁思顺(1922年11月29日)214致梁思顺(1923年1月15日)215致梁思顺(1923年1月21日)216致梁思顺(1923年7月26日)217致梁思顺(1923年8月1日)218致梁思顺(1923年8月8日)219致梁思顺(1923年9月15日)220致梁思顺(1924年2月2日)221致梁思顺、梁思庄(1925年4月17日)222致梁思顺、梁思成、梁思永、梁思庄(1925年5月11日)223致梁思顺等(1925年约5月)224致梁思顺(1926年3月7日)225致孩子们(1926年3月10日)226致梁思顺(1926年6月5日)229致孩子们(1926年8月18日)230致孩子们(1926年8月22日)231致孩子们(1926年9月27日)232致孩子们(1926年9月29日)235致孩子们(1926年10月22日)236致梁思顺(1927年1月30日)238致孩子们(1927年2月23日)240致孩子们(1927年3月30日)241致孩子们(1927年4月19日-20日)243致梁思顺(1927年6月23日)244致梁思顺(1927年12月19日)246致梁思达(1928年1月)247致梁思顺(1928年5月8日)关于择友251致梁思顺(1922年12月25日)252致孩子们(1926年9月4日)254致孩子们(1926年9月26日)附录257 为学与做人
^ 收 起
^ 收 起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戊戌变法”领袖,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显著,是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堪称“中国知识分子首人”。 他忧国忧民、勤奋著书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从自己的社会际遇和阅历出发,以独特的教育方法将自己的学识和感悟润泽在儿女身上,使九个子女各有成就,堪称中国家庭教育的楷模。
梁启超九个子女,个个成才,这在中国家庭中极为罕见。 本书编选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家人的上百封书信,信中梁启超“笔端饱含感情”,以自己的感悟与爱,兼顾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就修身、读书、职业、理财、爱情、择友、家庭等方面进行交流,既有生命的大方向感,又有生活的细腻感,没有严厉的呵斥,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不仅超前,而且对当下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除了书信上的叮咛与指导,在现实生活中,梁启超还以身作则,躬身示范,他积极生活适应时代的取舍,他与妻子相濡以沫经营家庭的智慧,都为子女做出了表率,于今而言,仍不乏现实意义。
比价列表
1人想要1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