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考古遗存:小行星
作者:胡中为著
出版:科学出版社 2017.3
页数:156
定价:59.00 元
ISBN-13:9787030524706
ISBN-10:7030524705
去豆瓣看看 前言
一、小行星的发现和观测研究意义
1.小行星的发现
2.小行星的命名和编号
3.太阳系成员的分类
4.观测研究小行星的意义
5.我国的小行星工作
二、小行星的观测
1.小行星的轨道根数
2.小行星的轨道变化
查看完整 胡中为,1938年9月8日生于辽宁沈阳,196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后留校任教,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客座研究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美国行星学会会员。曾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天体物理学报》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编委。出版有《天文学教程》《普通天文学》《太阳系演化学》《行星科学》《美妙天象——日全食》《婵娟之谜——月球的起源与演化》《星空的流浪者——彗星》等著作。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哈雷彗星观测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太阳系演化研究”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小行星是绕太阳公转的小天体。它们是形成行星的半成品,演化程度小,成为太阳系考古遗存。尤其,近地小行星还有撞击地球的潜在危害。航天时代以来,小行星成为当代活跃的探测对象,惊奇成果纷至沓来,激励青少年的参与志趣。
《太阳系考古遗存:小行星》共十二讲,通俗地阐述了小行星的发现和观测研究意义、轨道与物理性质的观测和飞船探测;主带小行星的轨道、性质与类型、卫星、几颗小行星、近地小行星及其撞击地球的影响;外区的柯伊伯带与弥散盘、矮行星;太阳系的起源、小行星起源演化。
《太阳系考古遗存:小行星》图文并茂,与时俱进地普及小行星的新知识,是观测研究新友的入门书,也可作为天文教师、辅导员和科普的重要参考书。
前言
一、小行星的发现和观测研究意义
1.小行星的发现
2.小行星的命名和编号
3.太阳系成员的分类
4.观测研究小行星的意义
5.我国的小行星工作
二、小行星的观测
1.小行星的轨道根数
2.小行星的轨道变化
3.小行星的亮度观测
4.小行星的自转和形状
5.小行星掩星的观测
三、小行星的飞船探测
1.小行星的先期飞船顺访
2.小行星的专门飞船探测
3.黎明号飞船探访灶神星和谷神星
4.新视野飞船探测冥王星及柯伊伯带
5.嫦娥卫星拜访小行星
6.探测器OSIRjS—REx探测近地小行星贝努
四、主带小行星的轨道
1.轨道分布与小行星群
2.小行星族
3.特洛伊小行星
4.人马怪天体
五、主带小行星的性质与类型
1.小行星的大小和形状
2.小行星的质量和平均密度
3.主带小行星的分类
六、小行星的卫星
1.小行星卫星的发现
2.小行星的卫星系
七、几颗著名的小行星
1.灶神星和谷神星
2.爱神星、玛蒂尔德、加斯普拉、艾达及其卫星
3.小行星系川和飞船顺访的其他小行星
4.婚神星和智神星
八、近地小行星及其撞击地球的影响
1.近地小行星的发现和分型
2.近地小行星的陨击危害分析
3.防御陨击危险的对策
九、柯伊伯带与弥散盘
1.柯伊伯带
2.弥散盘
3.冥王星
4.冥王星的卫星
5.阋神星、鸟神星和妊神星
十、太阳系的起源与行星的形成
1.太阳系起源现代星云说概述
2.行星形成的标准模型
3.行星形成的数值模拟
十一、主带小行星的形成演化
1.小行星起源研究的历史回顾
2.我们的小行星起源研究
3.小行星起源的数值模拟
十二、柯伊伯带和弥散盘的形成
1.冥王星及其卫星的起源
2.人马怪天体和彗星的起源演化
参考文献
彩图
^ 收 起 胡中为,1938年9月8日生于辽宁沈阳,196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后留校任教,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客座研究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美国行星学会会员。曾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天体物理学报》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编委。出版有《天文学教程》《普通天文学》《太阳系演化学》《行星科学》《美妙天象——日全食》《婵娟之谜——月球的起源与演化》《星空的流浪者——彗星》等著作。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哈雷彗星观测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太阳系演化研究”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小行星是绕太阳公转的小天体。它们是形成行星的半成品,演化程度小,成为太阳系考古遗存。尤其,近地小行星还有撞击地球的潜在危害。航天时代以来,小行星成为当代活跃的探测对象,惊奇成果纷至沓来,激励青少年的参与志趣。
《太阳系考古遗存:小行星》共十二讲,通俗地阐述了小行星的发现和观测研究意义、轨道与物理性质的观测和飞船探测;主带小行星的轨道、性质与类型、卫星、几颗小行星、近地小行星及其撞击地球的影响;外区的柯伊伯带与弥散盘、矮行星;太阳系的起源、小行星起源演化。
《太阳系考古遗存:小行星》图文并茂,与时俱进地普及小行星的新知识,是观测研究新友的入门书,也可作为天文教师、辅导员和科普的重要参考书。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