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目录/005
致 谢/009
凡 例/011
唐代中国地图/013
绪论/015
中古精英的转型/017
作为一种史料的墓志/028
第一章 中古中国的官僚贵族/042
家族列表和大族分类/044
中古世族的人口膨胀/050
大族后裔的地理分布/059
官僚化的门阀世族/076
小结/080
第二章 权力的地理/084
定位精英/086
京城精英/095
地方上的国家精英/102
其他精英迁徙路径/111
结语/118
第三章 京城精英的婚姻网络/120
重构父子链/121
定位父子链/126
晚唐政治精英的地理分布与规模/131
京城社会景观/135
婚姻网络与社会资本/143
结语/155
第四章 晚唐藩镇/160
晚唐藩镇体系和河北独立藩镇/163
宪宗中兴之后的再度中央化/169
唐朝政治专制与藩镇/174
藩镇幕府中的社会流动/184
藩镇文化/192
小结/198
第五章 黄巢和中古大族的衰亡/200
黄巢治下的长安/204
洛阳和地方的毁灭/217
唐代精英的消亡/229
幸存者与新兴权力结构/242
结 语/245
附录A 配套数据库的使用方法/253
附录B 估算晚唐京城精英的总量/258
附录C 九世纪出土墓志的来源/260
参考文献/262
人名索引/283
综合索引/300
译后记/317
图表目录
图0-1 李皋(733~792)墓志的拓片/031
表1-1 不在现存郡望列表中的44个主要大族统计表/049
表1-2 九世纪墓志所见(分区域)大族身份频率表/051
表1-3 九世纪墓志所见(分区域)大族属性的相关声望统计表/053
表1-4 居住于族源地对应州或藩镇的精英比例(分区域)统计表/062
图1-1 来自四个州的表示精英族源的郡望地点分布图/064
表1-5 居住于与族源地在同一州或藩镇的精英比例(分州)统计表/067
表1-6 长江下游本土和外来家族居于核心区或边缘区对比表/069
表2-1 个人死于所葬之州或藩镇(分区域)的比例统计表(800~880)/091
表2-2 葬于两京地区的个人去世地点统计表(800~880)/092
表2-3 中国不同地区墓志文本长度统计表/097
表2-4 精英之间家族仕宦传统(分区域)统计表(800~880)/098
表2-5 中央与地方精英仕宦程度(分区域)统计表(800~880)/099
图2-1 洛阳或长安精英在地方的住宅分布图/103
图2-2 拥有国家祖先的个人在地方葬地分布图/106
图3-1 部分父子链成员的葬地/129
图3-2 两支洛阳父子链的郊区葬地/130
表3-1 七十五支仕宦父子链的葬地分布/132
表3-2 京城(长安VS洛阳)精英的主要类型/133
表3-3 宰相家族子女葬地比例(分区域)/134
图3-3 晚唐精英家族婚姻网/136
图3-4 京城家族婚姻集群之构成/139
图3-5 长安城内精英居住模式/142
表3-4 基于父子链定居地与婚姻关系统计的九世纪高官/148
图4-1 两位九世纪幽州镇官员的任官迁转/167
图4-2 特定藩镇藩帅任命途径(分镇逐年)/175
图4-3 特定藩镇藩帅(文武)背景(分镇逐年)/176
图4-4 拥有仕宦家族史的藩帅(分镇逐年)/177
图4-5 居住于京城或与京城婚姻网络有联系的藩帅(分镇逐年)/178
表4-1 藩镇职官类型(分祖居地和职官层类)/190
图4-6 来自京城的州县官分布/193
图4-7 出仕家乡藩镇的州县官分布/194
图5-1 唐末五代初(875~920)北方中国(分镇逐年)统一进程/227
图5-2 唐末五代初(875~920)长江中下游(分镇逐年)统一进程/228
图5-3 两京地区和河北—河东地区出土墓志数量(每十年)/236
图5-4 两京地区出土墓志数量(分阶段)/237
表5-1 750~919年万人以上伤亡的战役统计表/238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