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第一部分 我们可以改变: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我
我们必须意识到改变自己完全有可能!只有当我们改变了思维方式,才会享受生活中的大小事情,才会热烈地去爱和被爱,才会感受到内心平静的美好。
第二章 改变你的思维模式
外部事件和情绪效应之间存在一种介质——思维。人们都误认为是因为发生某事才引起的某种情绪,这种错误是个人成长中的大敌。
第三章 改变你的评价方式:不要夸大其词
每种夸张的消极情绪后面都隐藏着一种悲观化念头。认知扭曲主要是由小题大做和负面预期造成的。
第四章 别做自欺欺人的完美主义者
焦虑、压抑、悲观造成的心理疾病也可以被称为“需求症”。“需求症”患者趋向于这样思考:“为了快乐,我需要这,我需要那……”每一种不切实际的需求都是脆弱的根源。
第五章 十大非理性信念
现实中存在许许多多非理性信念,但它们可以被分为三类:“我必须”“你必须”“这个世界必须”。
第六章 为什么认知疗法对有些人无效?
有两个阻止认知治疗效果的障碍:一个是认为“担忧是有益的”,另一个是认为“我的感觉是正确的”。
第二部分 必要的思维锻炼:认知疗法怎么做
第七章 思辨治疗:养成新的认知习惯
反思我们的思维模式,分析我们日常的情绪困扰,并检测是哪种非理性信念在作祟,然后用论据驳倒它,树立新的理性信念。
第八章 形象化疗法:摆脱“需求症”
获得真爱、事业有成、获得安全感……这些都只是愿望。我们有愿望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把愿望提升到需求的层面,那就大错特错了。
第九章 思考死亡:最有效的抗压法
思考死亡可以让人正确看待事物。许多人认为死亡太抽象——实际上,很少有什么事情像死亡这么具体和真实。
第十章 树立典范:向那些强者学习
“如果你现在就站在霍金面前,他会说什么?当你埋怨自己身体残疾的时候,他又会说什么呢?”
第三部分 生活中的13个思维开关:认知疗法的应用
第十一章 不要害怕孤独
孤独和无聊绝不是非常令人不快的感觉,除非你自己认为它们很糟糕。如果我们能够大胆探索其他可能性,我们对很多虚幻恐惧的认识就会彻底改变。
第十二章 克服对被嘲笑的恐惧
“感到尴尬”“怕被嘲笑”的心理障碍是无法通过有人所主张的“盲目面对”就能克服的,而要通过动脑来解决——从认知层面入手要比从行为层面入手效果更好。
第十三章 改善人际关系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秘诀是:只向对方要他们能给的东西,不奢求对方给不了的。
第十四章 抑制怒火,安慰他人
千万不要陷于他人的悲观情绪中,哪怕是本着帮助对方的目的。当对方满腹牢骚、夸大其词或提出过分要求时,最佳策略是讨好示爱、幽他一默和转移话题。
第十五章 影响周围的人
想要达到目的,建议使用说服这个秘密武器。换言之,我们应当说服别人而非企图征服别人。说服比苛求更加有效。
第十六章 缓解工作压力
当今社会,效率被过分夸大了。效率如同其他财富,也要适可而止。适度的效率自然不错,但过分讲究效率会让人抓狂。
第十七章 坦然面对挫折
挫折和麻烦是生活的一部分。预先在心理上接受麻烦,你要意识到就快乐而言,这些麻烦都不值一提,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到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上。
第十八章 摆脱责任的束缚
我们身边的人并不需要我们的照顾。请归还他们为自己生活做主的能力和责任,这样他们就会尝到能体现其能力的乐趣。
第十九章 轻松愉快话健康
我们要坚信健康并不能完全决定我们的快乐指数:最重要的其实是快乐本身。如果我们坚定地享受人生,活得有价值,那么即使是最可怕的疾病也无法阻挡我们。
第二十章 学会憧憬美好未来
告诉自己:“接下来的10年将是我最辉煌的岁月。”在生命的每一刻,我们都会发现新的目标、新的机会。不要再回头看,抱怨已失去的东西。
第二十一章 让恐惧随风而去
所有的恐惧皆由悲观所致。想象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什么让你惧怕的最糟糕的事情。然后,你会很快意识到,其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
第二十二章 刚刚好的自尊
恰当的自尊不是坚信自己重要,而是坚信每个人都重要。自尊刚刚好就是不苛求自己像这个、像那个;不要求自己一定要比别人“强”,也随时接受别人认为我们“弱”。
第二十三章 坚持还是改变
自我改造需要两个条件:努力转变和敞开心扉。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内心对话,摈弃所有非理性信念,好从现在开始就拒绝悲观情绪。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