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王利明法学教科书
作者:王利明著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7
丛书:王利明法学教科书
页数:480
定价:48.00 元
ISBN-13:9787300245980
ISBN-10:7300245986
去豆瓣看看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
第三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
第四节 民法的历史发展
第五节 民法与商法
第六节 民法和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
第七节 民法的渊源
第八节 民法的适用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民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
第三节 平等原则
第四节 意思自治原则
第五节 公平原则
第六节 诚实信用原则
第七节 符合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
第八节 绿色原则
第二编 民事法律关系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77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
第四章 民事权利的客体
第一节 民事权利客体概述
第二节 民事权利客体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物
第三编 民事主体
第五章 自然人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节 监护
第三节 宣告失踪
第四节 宣告死亡
第五节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六节 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和住所
第六章 法人的一般原理151
第一节 法人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 法人的分类
第三节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四节 法人的设立与登记
第五节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第六节 法人的终止
第七章 营利法人
第一节 营利法人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 营利法人的组织机构
第三节 营利法人的特殊规则
第八章 非营利法人
第一节 非营利法人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事业单位法人
第三节 社会团体法人
第四节 捐助法人和宗教活动场所法人
第九章 特别法人
第一节 特别法人概述
第二节 机关法人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和合作经济组织法人
第四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第十章 非法人组织
第一节 非法人组织概述
第二节 非法人组织的设立
第三节 非法人组织的财产责任
第四节 非法人组织的解散
第四编 民事权利
第十一章 民事权利
第一节 民事权利概述
第二节 民事权利的基本分类
第三节 民事权利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 民事权利的取得和变动
第五节 民事权利的行使
第六节 民事权利的保护
第五编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第十二章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概述287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第十三章 意思表示
第一节 意思表示概述
第二节 意思表示的生效
第三节 意思表示的形式 第四节 意思表示的解释
第十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第三节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四节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第五节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六节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六编 代理制度
第十五章 代理制度概述
第一节 代理概述
第二节 代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三节 代理的分类
第四节 代理权
第五节 代理权的行使
第六节 代理行为及其效果
第七节 代理权的消灭
第十六章 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
第一节 无权代理概述
第二节 表见代理
第三节 狭义的无权代理
第七编 民事责任
第十七章 民事责任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民事责任概述
第二节 民事责任的分类
第三节 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第四节 民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
第五节 侵害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民事责任
第六节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
第八编 诉讼时效和期间
第十八章 时效制度概述
第一节 时效的概念和功能
第二节 时效的类型
第十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节 诉讼时效概述
第二节 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诉讼时效期间的分类
第四节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第五节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中止和延长
第六节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后果
第七节 诉讼时效利益的抛弃
第二十章 期间与期日
第一节 期间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除斥期间
第三节 期间的计算
主要参考书目
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高人民法学特邀咨询员,*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员,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建设部法律顾问,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北京市公安局专家咨询员,福建省政府顾问,北京市仲裁委员会副主任。
本书对民法基本理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法律行为制度、代理制度以及时效和期间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就民法总则中一系列重大疑难问题,如民法的性质、基本原则、民事主体的体系、法律行为的建构、代理权的性质、诉讼时效届满的效果等进行了探讨。
本次修订根据新通过的民法总则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修订。体现了*新的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