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大学堂丛书:宗镜录略讲(卷三)
作者:<adata-name="南怀瑾">南怀瑾,<adata-name="著">著口述
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10
丛书:太湖大学堂丛书
定价:32.00 元
ISBN-13:9787309131710
ISBN-10:7309131711
去豆瓣看看 出版说明
第四十一讲 明暗还天地
明暗之辨
变与不变
性无量相有限
建十方宝刹
现六趣牢笼
死亡?还是永生?
第四十二讲 明明童颜暗里老
老与少
明明童颜暗里老
生命的流速
似水年华
老者不老
灭无所灭
观花眼流水心
何处觅精明
第四十三讲 万象无言体最亲
睡时死时见性何在
身心作用的分类
器官移植与心物观
唯识学的“三量”说
什么是眼睛的现量
无言说处
去计较心
生灭灭已
唯识学的修证路线
第四十四讲 大化不曾留一人
天下本无事
忘我不等于无我
身心变化的关键
因位与果地
主客的关系
生命能
人如猴
生灭的错觉
宗教哲学的两种争执
第四十五讲 龟迹能卜空有谜
有还是没有
什么是色
“空”难
“破”的法门
执中成边
缘非缘物非物
龟迹能卜空有谜
第四十六讲 身是泡沫心同海
莫乱“性”
空与有的奥秘
妇产科对殡仪馆
不生不灭之果
业随心现
声从哪里来
身心与世界的构成
妙心真心精明心
舍本逐末悟中迷
身是泡沫心同海
第四十七讲 梦醒梦还真
小笑大
万比一
生非了
相迷性
境是我
香光误
密即显
情乱意
真抱假
看谁看
利欺钝
第四十八讲 天地一耳听无尽
第四十九讲 帝都繁华犹谷响
第五十讲 心海潮屏音回吼
第五十一讲 万籁还天观音耳
第五十二讲 夜来千诗由病禅
第五十三讲 寻物多害丧心病
第五十四讲 大千眼开好识尘
第五十五讲 谁堪与佛共指弹
第五十六讲 面目悔向镜底讨
第五十七讲 无花休怨春
第五十八讲 一瞬光衣送夜穿
第五十九讲 远峰不近看
第六十讲 诸仙犹羡凡里闲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臼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培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浯别裁》《孟f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宗镜录略讲(卷三)/太湖大学堂丛书》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
《宗镜录略讲(卷三)/太湖大学堂丛书》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宗镜录略讲(卷三)/太湖大学堂丛书》内容包括禅宗修行和止观学说的精华内容。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