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 言
文化视野的潮汕史/关于链接、插图、图表和拓展阅读
5 第一章 地理与历史
5 第一节 中国与世界地理视野中的潮汕
历史与地域空间/作为历史区域的潮汕/中国大陆的潮汕/海洋世界的潮汕/地理因素长久影响着潮汕历史
9 第二节?潮汕自然资源利用
自然资源利用与区域历史文化/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土壤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14 第三节?潮汕地理环境的历史变迁
生产活动促使人类环境的形成/一万年来潮汕地貌的历史变迁
18 第二章 蛮荒海畔:潮汕的土著文化(公元前2世纪以前)
18 第一节?文明初曙
象山遗址的人类活动/陈桥人/关于南岛语族/陈桥人的种族
22 第二节?浮滨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潮汕的古人类活动/浮滨文化的发现/浮滨文化与“七闽”的关系/浮滨文化时期的潮汕/
从浮滨文化看潮汕地区的早期文化交流
28 第三节?南越文化替代了浮滨文化
考古遗址文化表征的更改/战争和征服的迹象/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
30 小结?考古学反映出来的潮汕历史文化进程
33 第三章??接触中国:潮汕行政建置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公元前2—公元9世纪)
33 第一节?古揭阳之谜
潮汕建置之始/潮汕汉代遗址/龟山遗址/汉代潮汕居民的生活
38 第二节?义安郡
曾夏与土著籍为编民/义安郡的分置/7世纪初年的航海故事
42 第三节 陈元光
俚人和蛮僚/陈元光和募兵 58 姓
43 第四节?公元8—9世纪的潮汕社会
人口增长改变恶劣的地理景观/潮汕平原出现成片稻作区/手工业也逐渐兴旺/瓦屋已经很常见/海上交通有进一步的发展
45 第五节?儒佛交辉:唐代潮州思想小史
潮人学术文化传统的源头/公元9世纪之前潮州的佛教和儒学/韩愈在潮州/大颠与韩愈的交往/民间观念
48 小结?中国文化影响的开始及其评估
50 第四章??融入中国:潮汕土著文化与中国文化交融的历程
(10—16 世纪)
50 第一节?移民与人口
大背景/移民与人口增长情况/潮汕的“福老化”
52 第二节?经济发展
以水稻生产为主干的农业/交通的发展/海上交通/手工业生产/笔架山窑与瓷器外销
59 第三节?城市布局与城市环境的美化
潮州官署所在的金山子城/外城与城市防卫/州城建筑空间布局/州城风景区的开辟
62 第四节?海滨邹鲁是潮阳
仕潮官员对教育的重视/向学风气/潮州八贤/从韩愈的膜拜到朱学的流播
65 第五节?社会生活
社会结构/社会控制/日常生活
74 第六节?面对剧变
权力易手/文天祥的最后抗战/巨变中的潮州士大夫/宋元之交的畲民
78 第七节?半个世纪的安定与发展
经济的恢复/学校和书院的重兴/国家教化与地方信仰/佛教的发展与更新
82 第八节?从开放到封闭
三阳兵乱/王翰/明初的沿海控制/控制沿海地域的努力,百年间仍难见实效/“重农抑商”的政策,限制了本地商业的活动
87 第九节?农业的发展与宗族社会的形成
人口增长与分布/农业经济有较大规模的拓展/地方官以兴学为首务/科举与社会流动 /士大夫、宗族、乡约与正统文化的建构
93 第十节?工商业的重兴
工商业重兴的背景/商业的繁荣/市集的兴起和乡村社会关系的扩展/
风俗和观念的变迁
99 第十一节?土著文化的最后反弹
潮州的中心与边缘/凤凰山区的叛乱/寇乱再起/盗寇们的文化
105 第十二节?寇乱中的潮州社会
朝廷的回应/大村寨的建立与乡村军事化/地方文化传统呈现两种面相
111 小结?文化交融与地方文化的两种面相
115 第五章 ?跨出重洋:地方文化传统的重新发扬(16—20世纪)
115 第一节 治乱之间
缝隙里的安定/恢复文运的努力/动乱再起/揭阳衙变
127 第二节 不清不明
兴替之际的动荡/郑氏军事集团在潮州的活动/迁海与复界
138 第三节 盛世(一):经济
海上贸易/货通南北/人口增长与农业生产
150 第四节 盛世(二):社会
官府与学校/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162 第五节 盛世(三):文化
帝国礼教的下渗与乡土化/乡土礼俗/风光建构
179 第六节 繁荣与动荡
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灾荒/动荡与整治
194 第七节 汕头的兴起
汕头开埠/潮州人对英国人入城的抗拒/新形势下的潮汕经济/转型过程的潮汕教育/西医疗治与卫生观念
218 第八节 海外潮人社会与潮汕侨乡的生成
促使海外潮人社会与潮汕侨乡形成的各种因素/海外潮人社会/绑紧潮汕与海外潮人社会的纽带/潮汕侨乡的形成
229 第九节 民国代兴
革命/城市与乡村/1943年的旱灾和饥荒
246 第十节 侨乡的质变(一):隔阻与系连
原乡与居留地之间/土地改革/自力更生
261 第 11 节 侨乡的质变(二):改革开放与文化重拾
巨变 / 全球化潮流中的潮汕人
281 小结 贸易、移民和重返海洋的潮汕人
287 参考链接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