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i
第一章 汉代洛阳地区行政区划及职官 1
第一节 汉代河南郡疆域的变迁 2
一、河南郡的设立 2
二、西汉前期河南郡疆域的变迁 3
三、西汉中后期河南郡疆域的变迁 4
四、王莽时期河南郡疆域的变迁 5
五、东汉时期河南郡疆域的变迁 6
第二节 汉代洛阳地位的变迁 6
一、西汉前期洛阳的地位 7
二、西汉中后期洛阳的地位 8
三、两汉之际洛阳城的地位 10
四、东汉后期洛阳的地位 12
第三节 洛阳城的最高长官:河南太守和河南尹 14
一、西汉时期的河南太守 14
二、东汉时期的河南尹 16
第四节 洛阳城的直接管理者:洛阳令 21
第五节 洛阳城的守卫机构 25
一、卫尉 25
二、执金吾 26
三、越骑校尉、屯骑校尉、射声校尉、长水校尉、步兵校尉 27
四、城门校尉 28
五、光禄勋、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 29
第六节 洛阳城的监察官:司隶校尉 32
一、司隶校尉的设立 32
二、司隶校尉的职能 33
三、御史中丞 36
第二章 作为东汉政治中心的洛阳 37
第一节 光武帝定都洛阳及东汉初年的政治 38
一、东汉王朝的建立和光武帝定都洛阳 38
二、东汉初年的政治 41
三、明章之治 48
第二节 外戚与宦官的交替专权 56
一、幼年即位的汉和帝和窦氏外戚专权 56
二、宦官势力参政的滥觞 59
三、外戚势力的再次登台:邓太后专权 60
四、昏聩的汉安帝及其身后的政治风波 63
五、昏聩懦弱的汉顺帝与宦官势力的再度登台 65
六、外戚势力的顶峰:梁冀的飞扬跋扈 66
七、宦官势力的反扑:“五侯”的猖獗 73
第三节 清议与党锢 74
一、杨震与李、杜 74
二、清议之风的形成 77
三、党锢之祸 79
四、汉灵帝的黑暗统治 85
第四节 董卓之乱 91
一、外戚与宦官势力的火并 91
二、董卓擅乱朝政 94
三、董卓对洛阳城的疯狂破坏 95
第三章 汉代洛阳城址、宫殿及帝陵 97
第一节 汉代洛阳城 98
一、洛阳城的由来 98
二、东汉洛阳城垣及城门 98
三、东汉洛阳城的街道和里坊 101
四、洛阳城中的建筑 102
第二节 汉代洛阳城的宫殿 103
一、东汉洛阳的南宫和北宫 103
二、东汉洛阳城中其他宫殿建筑 106
三、洛阳周围的离宫别苑 107
四、东汉洛阳的礼制建筑 107
第三节 东汉帝陵 111
一、光武帝原陵 111
二、偃师陵区 113
三、邙山陵区 115
四、邙山贵族墓葬 117
第四章 洛阳城的经济生活 119
第一节 洛阳地区的农业经济 120
一、汉代洛阳地区农业的发展 120
二、豪强庄园经济的兴起 122
第二节 洛阳地区的手工业及商业 123
一、洛阳地区的手工业 123
二、洛阳商业的繁荣 125
第三节 洛阳城的人口构成 128
第四节 洛阳城的社会生活 136
一、洛阳地区的饮食 137
二、洛阳地区的饮酒之风 139
三、洛阳地区的服饰 141
四、洛阳地区的居住环境 144
第五章 作为文化中心的洛阳城 147
第一节 汉代太学的兴衰 148
一、东汉太学的重建 148
二、东汉太学兴盛的顶峰 149
三、作为太学教师的五经博士 150
四、东汉的太学生 153
五、东汉太学的历史贡献 158
六、《熹平石经》 160
七、东汉太学生的游学—以王充为例 162
第二节 汉代洛阳的经学 163
一、今古文经学的纷争 163
二、谶纬的流行 171
三、白虎观会议和《白虎通义》 173
四、云集洛阳的经学大师 175
第三节 汉代洛阳的史学 182
一、班固和《汉书》 183
二、著名女历史学家班昭 185
三、第一部官修史书《东观汉记》 186
四、东汉洛阳的藏书事业 187
第四节 汉代洛阳的文学艺术 189
一、汉代洛阳地区的文学 189
二、汉代洛阳地区的书法艺术 192
三、汉代洛阳地区的绘画艺术 195
四、汉代洛阳地区的百戏 199
五、汉代洛阳地区的体育 201
六、汉代洛阳地区的陶瓷艺术 203
七、第一所艺术专门学校:鸿都门学 204
第五节 汉代洛阳的科学技术 205
一、张衡的生平 205
二、张衡的《灵宪》 207
三、地动仪 208
四、浑天仪 209
五、东汉时期的天体理论 210
六、东汉时期的历法 211
第六节 汉代洛阳的宗教 212
一、佛教的东来 213
二、佛教的普及 214
三、道教的源头 217
四、道教的诞生:太平道 219
五、道教的正源:五斗米道 220
参考文献 223
后记 225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