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篆书峰山碑》:
又名《峰山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前二一九年),秦始皇巡游天下,登峰山(今山东邹县),命丞相李斯立石纪功。《史记》未录其文。李斯(?-前二o八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因提出统一文字、推广小篆,秦时重要小篆作品都归于其名下,秦小篆也因此被称作“斯篆”。唐张怀瓘《书断》称李斯篆书“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
《蝉山碑》原立于山东邹县峰山,传为后魏太武帝拓跋焘使人推倒,唐开元前已佚。北宋淳化四年(九九三)八月十五日郑文宝据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碑阴左旁刻邓文宝楷书跋五行,今存西安碑林。后据长安本翻刻者众多。
此碑传世*早拓本为明拓本。本次出版选用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拓整幅本,碑阳、碑阴合裱为一纸。顾千里、瞿镛递藏,丁惠康捐赠,钤“瞿氏鉴藏金石记”印。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
王羲之的书法代表作。王羲之(三〇三-三六一),晋代书家,字逸少,山东琅琊临沂人。晚年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将军,人称王有军。其书继承了古代笔法,并吸取了张芝、钟繇两家之长,创造了妍美流便的今体,在书法发展进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对后世书法发展影响至巨,故有“书圣”之誉。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广搜天下王书,“大王草有二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以“贞观”两字为小印印之”。“《十七帖》者,以卷首有“十七”字,故号之。”(唐·张彦远《右军书记》)此帖内容多言蜀巾风情人物,主要为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信剳,内有王羲之的封笔之作。其书笔画牵连映带却少连属,彻底改变了隶书体势结构笔法的束缚,具有划时代的变革意义。
《十七帖》摹刻本甚多,主要分为两大系统:其一是帖末有“勅”字,下刻“付直弘文舘臣解无畏勒充舘本,臣褚遂良校无失。”其左下角另有“僧权”两字的右半部,称作“勅字本”或“馆本”,以此本好。
本次出版选用上海图书馆昊宽藏本,属“勅字本”系统,原品为卷装本,宋帘纹纸墨榻,墨色沉古,字口丰腴,浑朴之气独具。明代为童轩(士昂)、昊宽所藏,帖后有张正蒙题跋。清代入内府,民国时归张伯英。卷内《青李来禽帖》失两行五字。是“勅字本”中的好拓本。
《王羲之行书集字圣教序》:
又名《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南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怀厂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此碑由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碑石高九点四尺,宽四点二尺,共三十行,行八十余字不等。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圣教序》碑文包括唐太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子李治的《述三藏圣记》,还有太宗和高宗写给玄奘的两篇答谢启以及玄奘所释《心经》,碑中集字皆选自王羲之真迹。王羲之(三〇三-三六一),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会稽内史,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王羲之正书学钟繇,草书学张芝,又博学多习,“兼撮弃法,备成一家”,笔法精绝,书风潇洒飘逸而不失古拙沉着,有“书圣”之称。其行书尤为精到,儒雅蕴藉,具有一种中和之美。
《圣教序》集字者怀仁,为唐弘福寺沙门。怀仁为编此碑,集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二十四年方摹集完成。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使此碑在集字与布局方面章法合理,纤微克尚,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此碑广采王书之众长,注重变化和衔接,摹刻亦颇为精到,虽因集字缘故,部分笔势缺乏一气呵成之感,但其字数多,字体变化丰富,为其它法帖所不及。
《集王圣教序》问世后,宋、明、清以来的历代书家对这一作品评价甚高,称之为“百代模楷”,“模仿羲之书,必自怀仁始”。明代项穆《书法雅言》中说:“若逸少《圣教序记》,非有二十年精进之功,不能知其妙,亦不能下一笔,宜乎学者寥寥也。此可与知者道之。”的确,时至今日,此碑仍为不可多得的研习欣赏王书的典范。
《圣教序》碑石于宋以后中断,传世以未断宋拓本为佳。本次出版选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北宋未断本,张应召旧藏。张应召与温如玉于明万历间为肃府摹刻《淳化阁帖》、《集王圣教序》等帖。乾隆问归张照,册页后有王际华跋,简述此拓本流传经过。内钤有张应召本人的“张应召印”、“字用之”、“南唐张应召藏图书印”、“爱听昊言”、“谷”等印,均为阳文篆书。该拓本共十五开半,每开十二行,行十至十一字不等。白麻纸,拓墨较重,字似略小,瘦硬而神足。与一般北宋拓本不同的是,其第六行的“纷”字右中笔可见。在北宋诸拓本中,此为**。
《王献之楷书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三四四-三八六),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中书令,世称大令,王羲之第七子。献之幼时从父学书,后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成一格。在书法造诣上与父齐名,人称“二王”。他兼精楷、行、草、隶各体,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墨林快事》评其书曰:“笔划劲利,态致萧疏,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
《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用笔洒脱,在我国书法史上有重要影响。刘熙载《艺概,书概》评价云:“正以明大令之风,不惟以妍妙胜也。”张廷济《清仪阁题跋》赞美道:“风神胎荡,气骨雄骏,固已无美不臻。”杨宾《铁函斋书跋》称赞说:“字之秀劲圆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由此可见《洛神赋十三行》在书法史上的历史地位及艺术价值。
本次出版选用国家图书馆藏明代拓本,签题“精揭王大令十三行妙品”;有昊熙载同治三年(一八六四)题跋,钤白文“昊让之”印;有许乃钊同治五年(一八六六)观款、题跋,钤白文“许乃钊印”、朱文“信臣”“遂庵六十以后翰墨”等印。又有朱文“光煦审定”“平斋”“觉盒任杰收藏金石书画”“归安昊云平生珍秘”,白文“蒋氏家藏”“任觉盒所得金石文字”“昊云平斋”“毛怀”等印。
《智永真草千字文》:
隋僧智永,号法极,王羲之七世孙,出家永欣寺,善书,曾书《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散诸江东。今传世者唯“关中本”*可信。此石原为北宋大观三年(一一〇九)二月薛嗣昌刻于长安,置于漕司南厅,现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刻廿七行,行十字,真草对照。额篆书“智永千字文”横列五字,尾有大观己丑二月十一日薛嗣昌跋刻,帖末刻“侄方纲摹,李寿永、寿明刊”二行。另,此帖书者历来存有争议,或谓唐人经生书,或谓宋人书,或谓趟孟頫临本,且现存日本《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又与关中刻本差异极大,书者问题已成悬案。
此册有何绍基、王文治等一弃名家题跋,其中王文治跋有如下评价:“历代书家学右军者,必兼大令,唐之欧、褚、李、徐,宋之苏、米皆然。至于永禅师则专习右军而吐弃大令。此派流传甚狭,唐惟虞永兴,宋惟蔡君谟而已。永师书仅此一刻,今已漫泐,此宋拓之至精者,良可宝也。”
本次出版选用上海图书馆牛鉴(字镜堂,号雪樵)旧藏南宋晚期拓本,咸丰五年(一八五五)牛鉴将此册转赠兰坡先生。王文治审定为“宋拓至精者”。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