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的智慧
目 录内容简介
序言 / 1
孔子 / 1
一 己欲立而立人 / 6
二 为仁由己 / 10
三 过犹不及 / 13
四 “多学而识”与“一以贯之” / 15
老子 / 19
一 道为万物之宗 / 24
二 道法自然 / 26
三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30
查看完整
孔子 / 1
一 己欲立而立人 / 6
二 为仁由己 / 10
三 过犹不及 / 13
四 “多学而识”与“一以贯之” / 15
老子 / 19
一 道为万物之宗 / 24
二 道法自然 / 26
三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30
查看完整
目 录内容简介
《中华的智慧》收入从孔子到戴震的三十五家古代哲学家(个别是哲学著作,如《周易》),从中总结、提炼出他们思想中极具有贡献与闪光点的精华,尤其是对后人有所启迪之处,进行介绍、阐述,使读者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智慧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也可以藉此对现实生活有所启发与指导。本书体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思想领域中,各派思想家的智慧的相互融合、兼收并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辩证发展的历程,正是在这种思想的融会碰撞中,最终形成了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特殊贡献的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另外,本书对这些哲学家生平有生动的介绍,每篇之前配有哲学家的插图,也是更立体形象了解其人的很好的方法。所以,此书又具有当下意义,尤其是现在传统文化受到重视、提倡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
目 录内容简介
序言 / 1
孔子 / 1
一 己欲立而立人 / 6
二 为仁由己 / 10
三 过犹不及 / 13
四 “多学而识”与“一以贯之” / 15
老子 / 19
一 道为万物之宗 / 24
二 道法自然 / 26
三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30
四 柔弱胜刚强 / 34
墨子和墨家 / 37
一 “义利”统一与“德力”并重 / 40
二 好学而博 / 44
孟子 / 51
一 民为贵,君为轻 / 55
二 “恒产”与“恒心” / 58
三 “生”与“义” / 61
四 人性之善 / 64
周易大传 / 69
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72
二 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 74
三 “精义”“利用”“崇德”三者统一 / 76
四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 77
五 一阴一阳之谓道 / 79
庄子 / 85
一 逍遥游 / 90
二 生有涯而知无涯 / 94
三 彼是方生 / 96
四 气变而有生 / 99
五 民有常性 / 101
惠施 / 105
一 大一与小一 / 108
二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 109
三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 109
四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110
五 “小同异”与“大同异” / 110
六 南方无穷而有穷 / 111
七 今日适越而昔来 / 111
八 连环可解 / 112
九 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 / 113
十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 / 113
公孙龙 / 115
一 名,实谓也 / 118
二 白马非马 / 119
三 离坚白 / 121
四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 123
荀子 / 127
一 明于天人之分 / 130
二 制天命而用之 / 132
三 天地合而万物生 / 133
四 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 / 134
五 化性起伪 / 137
六 虚壹而静 / 139
韩非 / 143
一 道尽稽万物之理 / 146
二 参验 / 147
三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 149
四 以法治国,法不阿贵 / 152
董仲舒 / 155
一 天地之间若虚而实 / 161
二 天地人相为手足,合以成体 / 163
扬雄 / 169
一 吾于天见无为之为 / 173
二 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 / 174
三 道有因有革 / 175
四 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 / 177
五 极则必反,不极则不反 / 179
王充 / 181
一 天道自然无为 / 184
二 自然感应 / 187
三 德力具足、知为力 / 190
四 考之以心,效之以事 / 192
五 贵通、贵用、贵作 / 194
王弼 / 199
一 得意在忘言 / 202
二 “本末”与“体用” / 207
三 “名教”与“自然” / 211
向秀与郭象 / 217
一 万物必以自然为正 / 221
二 天地万物无时而不移 / 227
三 顺其自然即是无为 / 228
葛洪 / 231
一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 / 235
二 诸后作而善于前事 / 237
三 “天地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与“气竭则命终” / 238
僧肇 / 243
一 “非有非无”与“立处即真” / 248
二 动静未始异 / 250
三 “能知”和“所知”,“相与而有,相与而无” / 253
范缜 / 257
一 形神相即 / 262
二 形质神用 / 262
三 “人之质,质有知”与“知虑各有其本” / 262
法藏 / 267
一 用即体、体即用 / 271
二 “缘起相由”与“相即相入” / 272
三 六相圆融 / 275
四 “一中多,多中一”与“一即多,多即一” / 276
慧能 / 281
一 若识本心,即是解脱 / 285
二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 286
韩愈 / 289
一 文以载道 / 294
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297
柳宗元与刘禹锡 / 301
一 天人不相预 / 304
二 天人交相胜 / 307
三 理昧而言关 / 309
四 “生人之意”与“势” / 311
周敦颐 / 313
一 孔颜乐处 / 316
二 动静互根,变化无穷 / 318
三 诚、神、几 / 319
四 动而无动,静而无静 / 320
五 太极本无极 / 321
六 一与思 / 322
张载 / 325
一 虚空即气 / 329
二 凡象皆气 / 331
三 神天德,化天道 / 332
四 一故神,两故化 / 334
五 合内外,大其心 / 335
六 民胞物与 / 337
程颢 / 341
一 浑然与物同体 / 345
二 动静皆定 / 347
三 形上与形下 / 349
四 无独必有对 / 350
五 天人一理 / 351
六 易、道、神 / 353
程 颐 / 355
一 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 359
二 动为天地之心 / 360
三 所以然为理 / 360
四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 361
五 道则自然生万物 / 363
六 物极必反 / 364
七 理必有对待 / 365
八 性即是理 / 366
九 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 367
朱 熹 / 369
一 理与事 / 373
二 理与气 / 374
三 理一分殊 / 376
四 两端相对 / 377
五 阴阳交变 / 379
六 体用对待而不相离 / 380
七 “道心”与“人心” / 383
八 心统性情 / 384
九 格物致知 / 385
十 知先行后 / 388
十一 主敬涵养 / 388
陆九渊 / 391
一 人皆有是心 / 395
二 自作主宰 / 396
三 义利之辨 / 398
王守仁 / 401
一 致知与格物 / 405
二 知行合一 / 406
三 致良知 / 408
王廷相 / 411
一 气是实体 / 414
二 气种有定 / 415
三 理载于气 / 416
四 气有变化,理亦有变化 / 417
五 法久必弊,弊必变 / 419
六 知是思与见闻之会 / 420
方以智 / 423
一 充一切虚,贯一切实 / 426
二 物有则,空亦有则 / 426
三 独性各别,公性则一 / 427
四 宇中有宙,宙中有宇 / 427
五 气、形、光、声四几 / 428
六 反因 / 429
七 圆∴三点 / 431
八 交、轮、几 / 433
九 “质测”与“通几” / 433
黄宗羲 / 437
一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440
二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 444
三 工商皆本 / 446
四 宁凿五丁之间道,不假邯郸之野马 / 447
王夫之 / 451
一 体用胥有 / 454
二 气者,理之依 / 455
三 天下惟器 / 455
四 诚者实有 / 456
五 非合两而以一为之纽 / 457
六 阴阳具于太虚之中 / 458
七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 459
八 能必副其所 / 459
九 即事穷理 / 460
十 知以行为功 / 461
十一 由野蛮到文明 / 464
十二 理势合一 / 466
十三 相天、造命 / 467
十四 珍生、务义 / 469
颜元 / 473
一 由粗会精、崇迹行义、见理于事 / 476
二 践形以尽性 / 478
三 格物即“犯手实做其事” / 481
四 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 483
五 讲读与习行二八开 / 485
戴震 / 489
一 一阴一阳、生生而条理 / 493
二 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 / 495
三 心能辨理 / 496
四 理存于欲 / 498
附 记 / 502
引用书目 / 503
后 记 / 509
陈来中国哲学书单 / 511
刘笑敢中国哲学书单 / 516
^ 收 起
孔子 / 1
一 己欲立而立人 / 6
二 为仁由己 / 10
三 过犹不及 / 13
四 “多学而识”与“一以贯之” / 15
老子 / 19
一 道为万物之宗 / 24
二 道法自然 / 26
三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30
四 柔弱胜刚强 / 34
墨子和墨家 / 37
一 “义利”统一与“德力”并重 / 40
二 好学而博 / 44
孟子 / 51
一 民为贵,君为轻 / 55
二 “恒产”与“恒心” / 58
三 “生”与“义” / 61
四 人性之善 / 64
周易大传 / 69
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72
二 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 74
三 “精义”“利用”“崇德”三者统一 / 76
四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 77
五 一阴一阳之谓道 / 79
庄子 / 85
一 逍遥游 / 90
二 生有涯而知无涯 / 94
三 彼是方生 / 96
四 气变而有生 / 99
五 民有常性 / 101
惠施 / 105
一 大一与小一 / 108
二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 109
三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 109
四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110
五 “小同异”与“大同异” / 110
六 南方无穷而有穷 / 111
七 今日适越而昔来 / 111
八 连环可解 / 112
九 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 / 113
十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 / 113
公孙龙 / 115
一 名,实谓也 / 118
二 白马非马 / 119
三 离坚白 / 121
四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 123
荀子 / 127
一 明于天人之分 / 130
二 制天命而用之 / 132
三 天地合而万物生 / 133
四 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 / 134
五 化性起伪 / 137
六 虚壹而静 / 139
韩非 / 143
一 道尽稽万物之理 / 146
二 参验 / 147
三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 149
四 以法治国,法不阿贵 / 152
董仲舒 / 155
一 天地之间若虚而实 / 161
二 天地人相为手足,合以成体 / 163
扬雄 / 169
一 吾于天见无为之为 / 173
二 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 / 174
三 道有因有革 / 175
四 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 / 177
五 极则必反,不极则不反 / 179
王充 / 181
一 天道自然无为 / 184
二 自然感应 / 187
三 德力具足、知为力 / 190
四 考之以心,效之以事 / 192
五 贵通、贵用、贵作 / 194
王弼 / 199
一 得意在忘言 / 202
二 “本末”与“体用” / 207
三 “名教”与“自然” / 211
向秀与郭象 / 217
一 万物必以自然为正 / 221
二 天地万物无时而不移 / 227
三 顺其自然即是无为 / 228
葛洪 / 231
一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 / 235
二 诸后作而善于前事 / 237
三 “天地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与“气竭则命终” / 238
僧肇 / 243
一 “非有非无”与“立处即真” / 248
二 动静未始异 / 250
三 “能知”和“所知”,“相与而有,相与而无” / 253
范缜 / 257
一 形神相即 / 262
二 形质神用 / 262
三 “人之质,质有知”与“知虑各有其本” / 262
法藏 / 267
一 用即体、体即用 / 271
二 “缘起相由”与“相即相入” / 272
三 六相圆融 / 275
四 “一中多,多中一”与“一即多,多即一” / 276
慧能 / 281
一 若识本心,即是解脱 / 285
二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 286
韩愈 / 289
一 文以载道 / 294
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297
柳宗元与刘禹锡 / 301
一 天人不相预 / 304
二 天人交相胜 / 307
三 理昧而言关 / 309
四 “生人之意”与“势” / 311
周敦颐 / 313
一 孔颜乐处 / 316
二 动静互根,变化无穷 / 318
三 诚、神、几 / 319
四 动而无动,静而无静 / 320
五 太极本无极 / 321
六 一与思 / 322
张载 / 325
一 虚空即气 / 329
二 凡象皆气 / 331
三 神天德,化天道 / 332
四 一故神,两故化 / 334
五 合内外,大其心 / 335
六 民胞物与 / 337
程颢 / 341
一 浑然与物同体 / 345
二 动静皆定 / 347
三 形上与形下 / 349
四 无独必有对 / 350
五 天人一理 / 351
六 易、道、神 / 353
程 颐 / 355
一 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 359
二 动为天地之心 / 360
三 所以然为理 / 360
四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 361
五 道则自然生万物 / 363
六 物极必反 / 364
七 理必有对待 / 365
八 性即是理 / 366
九 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 367
朱 熹 / 369
一 理与事 / 373
二 理与气 / 374
三 理一分殊 / 376
四 两端相对 / 377
五 阴阳交变 / 379
六 体用对待而不相离 / 380
七 “道心”与“人心” / 383
八 心统性情 / 384
九 格物致知 / 385
十 知先行后 / 388
十一 主敬涵养 / 388
陆九渊 / 391
一 人皆有是心 / 395
二 自作主宰 / 396
三 义利之辨 / 398
王守仁 / 401
一 致知与格物 / 405
二 知行合一 / 406
三 致良知 / 408
王廷相 / 411
一 气是实体 / 414
二 气种有定 / 415
三 理载于气 / 416
四 气有变化,理亦有变化 / 417
五 法久必弊,弊必变 / 419
六 知是思与见闻之会 / 420
方以智 / 423
一 充一切虚,贯一切实 / 426
二 物有则,空亦有则 / 426
三 独性各别,公性则一 / 427
四 宇中有宙,宙中有宇 / 427
五 气、形、光、声四几 / 428
六 反因 / 429
七 圆∴三点 / 431
八 交、轮、几 / 433
九 “质测”与“通几” / 433
黄宗羲 / 437
一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440
二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 444
三 工商皆本 / 446
四 宁凿五丁之间道,不假邯郸之野马 / 447
王夫之 / 451
一 体用胥有 / 454
二 气者,理之依 / 455
三 天下惟器 / 455
四 诚者实有 / 456
五 非合两而以一为之纽 / 457
六 阴阳具于太虚之中 / 458
七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 459
八 能必副其所 / 459
九 即事穷理 / 460
十 知以行为功 / 461
十一 由野蛮到文明 / 464
十二 理势合一 / 466
十三 相天、造命 / 467
十四 珍生、务义 / 469
颜元 / 473
一 由粗会精、崇迹行义、见理于事 / 476
二 践形以尽性 / 478
三 格物即“犯手实做其事” / 481
四 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 483
五 讲读与习行二八开 / 485
戴震 / 489
一 一阴一阳、生生而条理 / 493
二 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 / 495
三 心能辨理 / 496
四 理存于欲 / 498
附 记 / 502
引用书目 / 503
后 记 / 509
陈来中国哲学书单 / 511
刘笑敢中国哲学书单 / 516
^ 收 起
目 录内容简介
《中华的智慧》收入从孔子到戴震的三十五家古代哲学家(个别是哲学著作,如《周易》),从中总结、提炼出他们思想中极具有贡献与闪光点的精华,尤其是对后人有所启迪之处,进行介绍、阐述,使读者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智慧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也可以藉此对现实生活有所启发与指导。本书体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思想领域中,各派思想家的智慧的相互融合、兼收并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辩证发展的历程,正是在这种思想的融会碰撞中,最终形成了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特殊贡献的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另外,本书对这些哲学家生平有生动的介绍,每篇之前配有哲学家的插图,也是更立体形象了解其人的很好的方法。所以,此书又具有当下意义,尤其是现在传统文化受到重视、提倡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