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文集:从思想的经验而来
作者: 著
出版:商务印书馆 2018.4
丛书:海德格尔文集
页数:280
定价:69.00 元
ISBN-13:9787100159869
ISBN-10:7100159865
去豆瓣看看 1.亚伯拉罕·阿·圣·克拉拉(1910年)
2.早期诗歌(1910—1916年)
3.生机勃发的风光:我们为何待在乡下?(1933年)
4.通向交谈之路(1937年)
5.暗示(1941年)
6.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合唱(1943年)
7.对泰然任之的探讨。——从一次关于思想的乡间路上的谈话而来(1944/1945年)
8.从思想的经验而来(1947年)
9.乡间路(1949年)
10.林中路(“未来的人”)(1949年)
11.读莫里克的一首诗。马丁·海德格尔与埃米尔·施泰格的一次通信(1951年)
12.什么叫阅读?(1954年)
13.关于钟楼的秘密(1954年)
14.评朗恩哈德的《黑贝尔》书(1954年)
15.关于西斯廷(1955年)
16.约翰·彼得·黑贝尔的语言(1955年)
17.与奥特加·伊·加塞特的会面(1955年)
18.什么是时问?(1956年)
19.黑贝尔——家之友(1957年)
20.手工作坊札记(1959年)
21.语言与故乡(1960年)
22.关于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1962年)
23.致勒内·夏尔(1963年)
24.阿达尔贝特·施蒂夫特的《冰的故事》(1964年)
25.对曾在之物的暗示(1966年)
26.艺术与空间(1969年)
27.符号(1969年)
28.人的栖居(1970年)
29.所思(1970年)
30.活的兰波(1972年)
31.语言(1972年)
32.圣名的缺失(1974年)
33.弗里多林·维普林格的最后造访(1974年)
34.回忆艾尔哈特·凯斯特纳(1975年)
35.马丁·海德格尔的祝词(1976年)
文献说明
编者后记
译后记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译者简介:孙周兴,1963年生,绍兴会稽人。199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德国洪堡基金学者;现任浙江大学讲席教授,兼任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主要从事德国哲学、艺术哲学和技术哲学研究。著有《语言存在论》《后哲学的哲学问题》《以创造抵御平庸》《未来哲学序曲》《一只革命的手》《人类世的哲学》等;主编《海德格尔文集》(38卷)《尼采著作全集》(14卷)《未来艺术丛书》等;编译有《尼采四书》《海德格尔选集》《林中路》《路标》《尼采》《悲剧的诞生》《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等。
本书为《海德格尔全集》第13卷,收录了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年)作于1910年至1976年间的35篇短章,在时间跨度上与第16卷相同,来自作者长达66年的哲思生涯。正如书名《从思想的经验而来》(Aus der Erfahrung des Denkens)所显示的那样,收入本卷的35篇文章皆起于“思想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