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对话(第38辑)
作者: 著
出版:商务印书馆 2018.5
丛书:Cssci来源集刊
页数:476
定价:79.00 元
ISBN-13:9787100160599
ISBN-10:7100160596
去豆瓣看看 论稿
儒家与社会
后革命的幽灵
黑格尔“东方-西方”划分的全面化与绝对化
吕西安·博达尔:有待重新发现的旅行作家
清末民初域外旅行者、留学生文学叙事中的“法国意象”及其文化隐喻
“包法利”三部翻译文本——译者主体性研究
《西哈诺》在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的译介与接受
《人之初》:文本、剧场与戏剧改编
认同与距离——大革命戏剧《爱与死的搏斗》在中国
“聆听”与“透视”:简论中西叙事阅读理论的方法论差异
论中国古代“无名氏”戏剧创作
试论读者对18世纪英国小说叙事传统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诗歌的隐含作者
中西口头叙事传统与文化传承
中西私修家谱叙事初探
文学动态:2015年度的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如何祛霾?
非洲文学的未来情缘
拉丁美洲的时间之口
北美文学的虚虚实实
日本文学的二〇一五
文以气骨作世界之声——南亚文学一瞥
西亚文学
东南欧文坛的现实
北欧文学一瞥
想象东方与走进亚洲——澳大利亚的东方游记
访谈
与中国现代文学结缘四十载——访安必诺、何碧玉
书评
中外文学交流史的“侨易学”
文学交流史中的侨易语境
侨易、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以钱林森著《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法国卷》为例
中外文学交流史的侨易视域——叶隽著《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北欧卷》
简讯
《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中东欧卷》输出塞尔维亚语和波兰语版权
《中外文学交流史》(17卷)的缘起与实现
作家传记研究的多元化思考:2016年“第二十三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会议综述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在河南大学召开
作者简介
赠书鸣谢
乐黛云(1931-),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聘教授,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集刊主编。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跨文化之桥》《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涅槃与再生——在多元重构中复兴》《跨文化方法论初探》《中国小说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主编《中学西渐专题》8卷、《跨文化沟通个案丛书》14卷、《跨文化对话》集刊36辑。
《跨文化对话》旨在推进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本辑分为5个板块:“论稿”、“文学动态:2015年度的世界文学”、“访谈”、“书评”、“简讯”,附录有“赠书鸣谢”“作者简介”和“征稿启事”。共收录戴锦华、王向远等中外学者的文章32篇。本辑的特点是文学研究比重*大,集中在中外文学交流史、叙事学、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等领域。中青年作者较多,成果富有前沿性和先锋性,反映出比较文学领域的*新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