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篇 自然和人
第一章 近代中国“自然”观念的诞生
引言
一、晚清辞书中nature的释义——从“本性”、“天地”、“天然”到“自然”
二、从“物”、“理”、“质力”到“自然”——晚清格致学、科学与nature的实体化过程
三、“天”、“天然”、“自然”与nature在晚清的融合
四、自然——人文、生命和精神
结语
第二章 近代中国“人”的观念建构
引言
一、人的起源——进化、竞争、互助
二、种族意义上的“人”——别种、淑种和通种
三、“人”的理智化
四、人——快乐、幸福和道德
五、新人和新人格
结语
第二篇 自然、超自然和人
第三章 严复的科学、进化视域与自然化的“天人观”
引言
一、“天”与“两个世界”
二、自然、必然之“天”和“天演”
三、“天演”与人类、人道和社会
结语
第四章 章太炎的近代祛魅与价值理性——从“自然”、“人性”到人的道德“自立”
引言
一、用自然解构超自然
二、用“心识”解构自然和超自然
三、从人性自然到人的“非自然”
四、价值理性——人的道德自立
结语
第五章 自然、人事和伦理——胡适东西语境中的自然主义立场
引言
一、宇宙、实在和自然
二、科学图像中的自然
三、技术图像中的自然
四、从人的自然到伦理
结语
第三篇 自然、实在和人
第六章 冯友兰的价值理性及其建构方式——“天地境界”与“天人之际”
引言
一、“价值理性”的建构及其终极性意义
二、通过“天人之际”获得超越
三、通过文化普遍性思维方式和哲学理性构建价值理性
结语
第七章 人类如何善待“自然”——金岳霖哲学中的“天人之际”和“天人合一”关怀
引言
一、心路历程中的“天人合一”和“天人合一”关怀
二、“道演”与“实在”的“二分”——从形而上学看人与自然的分化
三、人类文明的幸与不幸——知识、目的及误区
四、从“尽性论”看“人与自然的统一”
五、从人生的视野到“圣人人生观”和“天人合一”
结语
第八章 “天人合一”与“心灵境界”——现代哲学家的情怀与庄子的智慧
引言
一、金岳霖的“道一”和“天人合一”
二、冯友兰的“超形脱相”和“天地境界”
三、方东美的“生命情调”和“超脱精神”
结语
第四篇 自然、物质和人
第九章 多维度的“人”——陈独秀的刻画
引言
一、人——现实、实在和进化
二、人的本性、伦理和宗教
三、人权——政治上和经济上的
四、人与知识和科学
结语
第十章 实在、客观和价值——张申府的“唯实世界观”探析
引言
一、“实在的世界”——信念、来源和融合
二、多元的方法与“唯实”
三、人生、伦理上的“唯实”
结语
第十一章 自然秩序与人间共同体生活理想——张岱年的“天人会通”
引言
一、围绕“自然与人”而展开的哲学心路和关怀
二、历程、创生和秩序——宇宙观和自然观
三、人类观和人间生活理想建构
结语
第五篇 自然、文明和人
第十二章 辜鸿铭儒家道德理想主义视野下的救世论、文明观和信仰
引言
一、辜鸿铭的道德救世论和文明观
二、道德信仰世界——“良民宗教论”和“孔教观”
结语
第十三章 殷海光的终极关怀、文明反思与“人”的理念
引言
一、精神苦旅、“人类关怀”与“人”的理念
二、现代文明反思和“现代人”批判
三、建设性的“人”的理念
结语
第六篇 自然、生命和心灵
第十四章 生命的创造和灵性化——梁漱溟的伦理生命主义
引言
一、进化和创造——从宇宙生命到人的生命
二、灵性和伦理化——人心的进化和创造
结语
第十五章 “拒外守内”——马一浮的反功利与自我体认之学
引言
一、拒斥“外在性”——批判功利和实用理性
二、从“外”到“内”——心性和自我的体认
结语
全书结束语
附录一
个人、理智和好的人生——胡适的“科学人生观”
“人类关怀”和“圣人人生观”——从一个具体问题看金岳霖的《论道》与《道、自然与人》之间的不同
张岱年先生的“天人新学”——自然、人和价值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三
索引
后记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