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人类文化与人的毕生发展(第2版)(全彩)
作者: 著; 译
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5
丛书:“社会心理”百科丛书
页数:556
版本:2
定价:188.00 元
ISBN-13:9787121338069
ISBN-10:7121338068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文化视角下的人类发展
第一节 人类发展的现状与起源
当今人口统计概况
人类的起源与文化的诞生
第二节 人类发展的理论
人类发展的古代思想
人类发展的科学观念
第三节 人类发展的研究
科学方法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研究聚焦:达尔文日记:一项个案研究
第二章:基因遗传与孕期发展
第一节 基因遗传对发展的影响
遗传基础
基因与环境
研究聚焦:双生子研究:奥斯卡和杰克的故事
基因与个体发展
第二节 孕期发展与产前护理
孕期发展
产前护理
文化聚焦:不同文化中的孕期与产前护理
第三节 孕期问题
孕期问题
不孕不育
第三章:分娩与新生儿
第一节 分娩及其文化背景
分娩过程
分娩的历史与文化差异
第二节 新生儿
新生儿的健康
新生儿的身体机能
第三节 新生儿的护理
营养与母乳喂养
文化聚焦:不同文化中的母乳喂养
研究聚焦:母乳喂养的好处:区分相关与
因果关系
新生儿护理的社会性与情感方面
第四章:婴儿期
第一节 婴儿期的生理发展
婴儿期的生长与变化
婴儿的健康
动作与感觉的发展
文化聚焦:跨文化的婴儿精细动作发展
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文化聚焦:跨文化的客体永久性
婴儿期的信息加工
婴儿期发展的评估
语言的开端
第三节 婴儿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气质
研究聚焦:气质的测量
婴儿的情绪
婴儿的社交世界
第五章:学步期
第一节 学步期的生理发展
1~3岁的生长与变化
文化聚焦:不同文化中的大肌肉动作发展
社会化的身体机能:如厕训练和断奶
第二节 学步期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
语言发展
文化聚焦:不同文化下的语言发展
第三节 学步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学步期的情绪发展
依恋理论与研究
文化聚焦:不同文化下的陌生人焦虑
研究聚焦:早期儿童照看及其结果
学步儿的社交圈
第六章:童年早期
第一节 童年早期的生理发展
3~6岁的生长发育
运动发展
第二节 童年早期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
文化聚焦:跨文化的心理理论
童年早期的教育
语言发展
第三节 童年早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情绪调节与性别社会化
父母教养
儿童不断扩展的社交世界
研究聚焦:中国与加拿大的害羞:文化的解读
第七章:童年中期
第一节 童年中期的生理发展
童年中期的生长发育
健康问题
第二节 童年中期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
语言发展
童年中期的学校生活
文化聚焦:童年中期不同文化中的学校和教育
第三节 童年中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童年中期的情绪与自我发展
童年中期的社会文化环境
文化聚焦:童年中期不同文化中的友谊和
同伴关系
研究聚焦:看不看电视?
第八章:青少年期
第一节 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
蜕变期:青春期的生物学变化
青少年期的健康问题
第二节 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青少年的认知
教育与工作
第三节 青少年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青少年期的情绪与自我发展
文化信仰:道德与宗教
青少年的社会文化环境
文化聚焦: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
研究聚焦:青少年家庭生活的日常节奏
心理问题与心理弹性
第九章:成人初显期
第一节 成人初显期的生理发展
成人初显期的出现
文化聚焦:成人初显期的特征
成人初显期的生理变化
危险行为与健康问题
研究聚焦:分级驾驶证
第二节 成人初显期的认知发展
后形式运算思维
教育和工作
文化聚焦:不同文化下的高等教育
第三节 成人初显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成人初显期的情绪与自我发展
成人初显期的文化信仰
成人初显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文化聚焦:不同文化下的成人初显期媒体使用
第十章:青年期
第一节 青年期的生理发展
向成年期过渡
青年期的身体健康
研究聚焦:超重与肥胖
第二节 青年期的认知发展
成人智力
青年期的认知变化
第三节 青年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青年期的情绪发展
青年期的社会文化环境
文化聚焦:不同文化中的婚姻与爱情
第十一章:中年期
第一节 中年期的生理发展
中年期的生理变化
中年期的健康与疾病
第二节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智力、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
研究聚焦:中年期的智力
中年期的信息加工
第三节 中年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中年期的情绪与自我发展
中年期的社会文化环境
文化聚焦:不同文化中的中年家庭关系
第十二章:老年期
第一节 老年期的生理发展
有关老年期的文化信条
老年期的生理变化
老年健康
文化聚焦:不同文化中的老年身体健康
第二节 老年期的认知发展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与衰退
关于认知变化的不同观点
第三节 老年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老年期的情绪与自我发展
老年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文化聚焦:不同文化中的工作与退休
研究聚焦: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
宗教信仰会变得更加虔诚吗?
第十三章:死亡与哀悼
第一节 死亡的生理机制
死亡与衰老的生物学过程
研究聚焦:增长的端粒
死亡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对于死亡的情绪反应
丧亲与哀伤
面对死亡
第三节 有关死亡
毕生发展的死亡信仰
文化聚焦:不同文化中的逝者缅怀与纪念
后记
致谢
杰弗瑞.简森.阿内特(Jeffrey Jensen Arnett)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心理学系的一名研究型教授。1986年,他在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获得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从事了三年的博士后工作。1992~1998年,他在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系担任副教授,并且每学期为300名学生讲授毕生发展的课程。2005年秋季,他成为丹麦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富布莱特访问学者(Fulbright Scholar)。
在过去的20年里,阿内特博士的主要学术兴趣一直集中在成人初显期。他的科研团队对成年初显期的一系列广泛主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涉及到美国社会的一些不同族群。阿内特博士现在是成人初显期研究协会(the Society of the Study of Emerging Adulthood,简称SSEA;网址是www.ssea.org)的创始主席和常务理事。2005~2014年,他担任了《青少年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简称JAR)的编辑。目前,他是《青少年研究杂志》及其他五本期刊的编委。他在由同行评审的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有关成人初显期的理论文章和研究论文。他还出版了图书《文化视角下的青少年期和成人初显期》(Adolescents and Emerging Adulthood: A Culture Approach;2015年,第六版,皮尔逊出版公司))以及《成人初显期:十八、九岁至二十几岁的风雨之路》(Emerging Adulthood: The Winding Road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2015年,第二版,牛津大学出版社)。阿内特博士与他的妻子琳恩?詹森(Lene Jensen)以及双胞胎子女迈尔斯(Miles)和帕里斯(Paris)一同居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有关阿内特博士及其研究的更多信息请参见他的网站www.jeffreyarnett.com。
《发展心理学:人类文化与人的毕生发展(第2版)(全彩)》内容简介:在许多文化中,婴儿整天都被抱着或背着,晚上还会睡在母亲的身边;只有在那些鼓励个人表现而不是抑制个人表现的文化中,学步期才被认为是“可怕的两岁”;许多童年中期的女孩肩负着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在发达国家,青少年期与成年早期之间还有一个“成人初显期”,该理论在发展中国家也快速扩展、形成;孝顺是亚洲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其表现之一就是子女在父母年迈时有照顾父母的义务……在这本书中,你将看到一个人类发展阶段的新划分,以及相关的新近研究证据。你将对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并且会看到在中年期和老年期人们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发展可能性。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它对人类发展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