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治理: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之路(中文平装)
作者: 编
出版:外文出版社 2018.4
丛书:读懂中国
页数:185
定价:50.00 元
ISBN-13:9787119114101
ISBN-10:7119114107
去豆瓣看看 引论
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一部分 基本制度
第一章 中共如何领导
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
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中国政党制度的作用
中国政党政治的未来前景
第二章 国家权力机构如何运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演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未来发展
第三章 多党如何协商
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改革开放与政治协商的发展
政治协商制度的未来改革
第四章 法律如何制定
立法制度的变迁
立法体制与立法原则
立法程序
立法监督
立法制度的未来改革
第五章 政府如何运行
行政制度的沿革
中央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行政程序
行政制度的未来改革
第六章 司法如何协调
司法制度的演变
审判制度
检察制度
仲裁、调解和律师制度
中国司法制度的特点
第七章 社会如何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
农村居民自治
城市居民自治
特别行政区自治
中国自治制度的特点
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第八章 国家如何防卫
国防体制及其变革
武装力量
国防动员
中国国防制度的特点
第二部分 治理方略
第一章 由人民选举
选举在探索中发展
选举的中国特色
民主选举的主要类型
选举民主的意义
中国民主选举的前景
第二章 从人治走向法治
依法治国的艰难探索
依法治国的主要举措
依法治国的作用和成就
依法治国的挑战与发展
第三章 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政治参与的意义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政治参与在中国的发展
政治参与的成效
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
第四章 让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中国决策体制的特征
当代中国的决策体制
决策体制的改革
第五章 让政府更负责任
政府责任与责任政府
从加强政府责任到建设责任政府
建设责任政府是势所必然
责任政府建设的特点与前景
第六章 让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管制转向服务
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建设服务政府的成就
推进服务政府的困难与前景
第七章 让公共事务更加透明
政治透明与民主治理
改革开放与政治透明
政治透明与政治发展
政治透明的挑战与前景
第八章 让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
权力监督的意义
当代中国的权力监督体系
中国权力监督的特点
进一步完善权力监督体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俞可平,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哲学政治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德国杜伊斯堡大学名誉博士。兼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凯风政治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研究与奖励计划总负责人,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校教授,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和杜克大学、德国自由大学和杜伊斯堡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或高级研究员。因倡导“治理”、“善治”、“增量民主”、“政府创新”、“动态稳定”、“协商民主”而广受关注,其“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曾引起极大反响。2008年被中国改革研究会评选为“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2011年被美国《外交事务》杂志评选为“2011年全球百名思想家”。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哲学、中国政治、比较政治、治理与善治、全球化、公民社会、政府创新。代表作有China’s PoliticalDevelopment: Chinese and American Perspectives(co-ed.,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4),The Reform of Governance(ed.,Brill, 2010),Democracy Is A Good Thing(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9),Globalizationand Changes in China’ Governance(Brill, 2008)、《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敬畏民意》(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等。
《中国如何治理: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之路(中文平装)》将深入浅出地从制度和程序两个角度论述改革开放后中国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解析“中国发展之谜”,着重回答“中国的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中国是如何进行治理的”“中国治理模式的特征是什么”和“未来中国治理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等重大问题。“基本制度”部分概述国家治理所依托的“基本制度”,包括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等,着重阐明中国治理模式的制度优势和制度特征。“治理方略”部分分别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的重大治理改革战略,特别是在民主选举、依法治国、公共服务、政治透明等方面的治理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