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学(第二辑)
作者: 著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12
页数:228
定价:79.00 元
ISBN-13:9787520118095
ISBN-10:7520118096
去豆瓣看看 四库学探析
原典义理·传统诠释·现代新识——四库学的开展机制【陆建猷】/3
略论传统四部分类法在近代的流变【李立民】/19
“四库学”研究视域下《四库全书学典》价值探析【周勇军】/36
《四库全书》与世界记忆遗产
《四库全书》的戏曲记忆【范春义】/45
简论《四库全书》及其申遗的可能性【解鑫宇】/57
《四库全书》“申遗”价值思考【王瑞崇 陈伟嘉】/72
《四库全书总目》研究
纪昀笔记体小说及其写作思想的再认识【吴兆路】/83
义理与宋学:《四库全书总目》的经世取向【曾圣益】/96
《四库全书总目》与民族文化品格——以《尚书》学研究为例【陈良中】/124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对《四库提要》的接受与批评论略【张晓芝】/143
《四库全书》的编纂与整理
《四库》底本《讲学》提要稿考【张 升】/159
还历史本来面目
——以《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为例谈当下地方文献的整理【沙 鸥】/169
文澜阁《四库全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宫云维 戴颖琳】/190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元氏长庆集》优劣小议【周相录】/201
陈晓华,重庆人,女,1972年2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92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其后于重庆天府中学任中学语文教师6年,2001年于西南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由西南大学文献研究所调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1年从该校该院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该校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客座教授(2013.8.22—2014.1.22 ),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兼职教授。曾在维也纳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访学,主要从事四库学教学科研工作。
曾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教育部古委会等课题,参加教育部、北京市教委重大课题等, 2010年获北京市属高校中青年骨干人才,2014年获北京市优秀人才。专著《“四库总目学”史研究》、《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十八世纪中西互动:学术交流与传承》三部,合撰《中国文化世家?巴蜀卷》、《〈华阳国志〉研究》等,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史学理论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十八世纪中西互动:学术交流与传承》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
《“四库总目学”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文化世家?巴蜀卷》(陈晓华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研究》(陈晓华等),巴蜀书社,2008年版。
《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四库学》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连续性出版物。该书系第二辑,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四库学探析、《四库全书》与世界记忆遗产、《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四库全书》的编纂与整理,具体内容涉及“四库学”的开展机制、传统四部分类法、《四库全书》“申遗”、文澜阁《四库全书》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学术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