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的轻声模式与分析
目 录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对北京话轻声的研究
1.2.2 对其他方言轻声的研究
1.2.3 小结
1.3 理论背景
1.3.1 声调音系学
1.3.2 韵律音系学
1.3.3 词库音系学
1.4 章节安排
第2章 轻声的表达与推导
2.1 轻声的声调性质
2.1.1 轻声与轻音分离的理论依据
2.1.2 轻声与轻音分离的实证依据
2.1.3 对轻声的进一步界定
2.2 轻声的音系过程
2.2.1 轻声化
2.2.2 轻声赋值
2.2.3 轻声化的条件
2.2.4 .小结:初步的轻声分析框架
2.3 关于轻声的进一步假设
2.3.1 特征损失假设
2.3.2 特征获得假设
2.3.3 声调表达模型
2.3.4 韵律条件假设
第3章 轻声化
3.1 轻声化的基本模式
3.1.1 单调元损失:耒阳话
3.1.2 多调元损失:开建话
3.1.3 调域与调元损失:饶阳话
3.1.4 调根损失:厦门话
3.1.5 调域损失:潮阳话
3.2 多种轻声化模式并存
3.2.1 多调元损失与调元调域损失:蒋巷话
3.2.2 单调元损失和调元调域损失:长沙话
3.3 轻声化与连读变调的交互作用
3.3.1 连读变调先于轻声化:漳州话
3.3.2 轻声化先于连读变调:饶阳话
3.4 小结
第4章 轻声赋值
4.1 同化赋值
4.1.1 部分同化:镇江话
4.1.2 **同化:长治话
4.2 异化赋值:西宁话
4.3 缺省赋值
4.3.1 缺省高度:重庆话与洛阳话
4.3.2 缺省形状:神木话与团风话
4.3.3 缺省词调:迁西话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对北京话轻声的研究
1.2.2 对其他方言轻声的研究
1.2.3 小结
1.3 理论背景
1.3.1 声调音系学
1.3.2 韵律音系学
1.3.3 词库音系学
1.4 章节安排
第2章 轻声的表达与推导
2.1 轻声的声调性质
2.1.1 轻声与轻音分离的理论依据
2.1.2 轻声与轻音分离的实证依据
2.1.3 对轻声的进一步界定
2.2 轻声的音系过程
2.2.1 轻声化
2.2.2 轻声赋值
2.2.3 轻声化的条件
2.2.4 .小结:初步的轻声分析框架
2.3 关于轻声的进一步假设
2.3.1 特征损失假设
2.3.2 特征获得假设
2.3.3 声调表达模型
2.3.4 韵律条件假设
第3章 轻声化
3.1 轻声化的基本模式
3.1.1 单调元损失:耒阳话
3.1.2 多调元损失:开建话
3.1.3 调域与调元损失:饶阳话
3.1.4 调根损失:厦门话
3.1.5 调域损失:潮阳话
3.2 多种轻声化模式并存
3.2.1 多调元损失与调元调域损失:蒋巷话
3.2.2 单调元损失和调元调域损失:长沙话
3.3 轻声化与连读变调的交互作用
3.3.1 连读变调先于轻声化:漳州话
3.3.2 轻声化先于连读变调:饶阳话
3.4 小结
第4章 轻声赋值
4.1 同化赋值
4.1.1 部分同化:镇江话
4.1.2 **同化:长治话
4.2 异化赋值:西宁话
4.3 缺省赋值
4.3.1 缺省高度:重庆话与洛阳话
4.3.2 缺省形状:神木话与团风话
4.3.3 缺省词调:迁西话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