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4:帝国的昂扬精神
总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第一讲 汉承秦制与汉朝的确立
01 视角不同,对历史的解释也会不同- 002
02 层出不穷的新史学方法- 007
03 新史学观念改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011
04 新眼光发现更加丰富的中国历史- 016
05 朝代史模式无助于理解秦汉之际- 019
06 刘邦收拾诸侯列国(上)- 022
07 刘邦收拾诸侯列国(下)- 025
08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收拾诸侯列国- 028
查看完整
第一讲 汉承秦制与汉朝的确立
01 视角不同,对历史的解释也会不同- 002
02 层出不穷的新史学方法- 007
03 新史学观念改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011
04 新眼光发现更加丰富的中国历史- 016
05 朝代史模式无助于理解秦汉之际- 019
06 刘邦收拾诸侯列国(上)- 022
07 刘邦收拾诸侯列国(下)- 025
08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收拾诸侯列国- 028
查看完整
杨照,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杨照现任台湾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他的创作包括文学、历史、经典著作导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迷路的诗》《想乐》《永远的少年》《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寻路青春》《推理之门由此进》《呼吸》等。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
第4册《帝国的昂扬精神》紧紧围绕“昂扬精神”,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的文学、思想、政治、民众心态,你会看到:
汉承秦制,秦确立的帝国模式和帝制模式通过汉的运作,生长得更加繁茂;
汉初七十年其实和秦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执行法律上没那么僵硬;
西汉盛期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信,通过华丽的文字和强有力的行动体现出来;
董仲舒的儒学混杂了方士的阴阳五行和谶纬之术;
司马迁在讲匈奴问题的时候,用了三篇列传,排序很有讲究……
查看完整
第4册《帝国的昂扬精神》紧紧围绕“昂扬精神”,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的文学、思想、政治、民众心态,你会看到:
汉承秦制,秦确立的帝国模式和帝制模式通过汉的运作,生长得更加繁茂;
汉初七十年其实和秦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执行法律上没那么僵硬;
西汉盛期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信,通过华丽的文字和强有力的行动体现出来;
董仲舒的儒学混杂了方士的阴阳五行和谶纬之术;
司马迁在讲匈奴问题的时候,用了三篇列传,排序很有讲究……
查看完整
总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第一讲 汉承秦制与汉朝的确立
01 视角不同,对历史的解释也会不同- 002
02 层出不穷的新史学方法- 007
03 新史学观念改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011
04 新眼光发现更加丰富的中国历史- 016
05 朝代史模式无助于理解秦汉之际- 019
06 刘邦收拾诸侯列国(上)- 022
07 刘邦收拾诸侯列国(下)- 025
08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收拾诸侯列国- 028
09 与民休息和“汉兴七十年”- 033
10 黄老之治是怎么回事儿- 038
11 汉朝对秦朝的反思是开创新帝国的关键- 041
第二讲 汉朝前期的统治
01 与民休息和无为而治- 044
02 汉武帝即位前的帝国秩序- 048
03 宫廷的时代变化- 052
04 从无为向有为的转变- 055
05 杂糅的儒家- 058
06 外儒内法- 062
07 中朝凌驾于外朝之上- 067
08 第一个淮南王刘长- 070
09 第二个淮南王刘安- 073
10 朝廷削藩- 076
11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080
第三讲 汉武帝的豪迈与哀愁
01 博士制度与人才选拔- 086
02 人才选拔的一系列制度- 088
03 皇权集中与巫蛊案- 093
04 巫蛊案的思想背景- 097
05 “天人感应”与政治策略- 100
06 绝对皇权的后遗症- 103
07 游牧和农耕之间的冲突- 107
08 匈奴的崛起- 111
09 汉朝初期对匈奴无可奈何- 114
10 和亲策略- 118
11 汉文帝时期的汉匈关系与李广- 121
第四讲 李广难封
01 司马迁笔下的李广- 126
02 李广与匈奴交手- 129
03 汉武帝准备对付匈奴- 133
04 马邑之战诱前后- 138
05 李广的个性- 141
06 新一波攻势- 145
07 再度出征- 148
08 李广之死- 153
09 李广的郁闷- 156
10 李敢和李陵- 159
第五讲 太史公与中国史学精神
01 太史公是什么意思- 166
02 读《史记·太史公自序》- 168
03 司马迁子承父业- 171
04 司马迁的志愿- 174
05 “继《春秋》”! - 177
06 如何才能“继《春秋》”- 182
07 司马迁的信念- 186
08 司马迁《报任安书》坦陈真实的心迹- 189
09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而招辱- 193
10 司马迁的苦衷和贡献- 197
第六讲 昂扬精神的文字表达
01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02
02 太史公的独特设计- 206
03 《史记·封禅书》与《史记·平准书》- 210
04 太史公的历史学精神- 214
05 昂扬时代氛围的另一种表达- 218
06 赋的起源- 222
07 贾谊的《鵩鸟赋》- 225
08 枚乘的《七发》- 228
09 《七发》的文字奇观- 231
10 文辞的力量- 236
第七讲 华丽而夸张的汉赋
01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240
02 汉赋彰显时代精神- 242
03 想象力和文字的极致- 246
04 华丽还是空洞? - 250
05 赋比辞更加夸张- 253
06 夸张还是矫饰? - 256
07 从汉赋看汉武帝时代的矛盾- 259
08 汉武帝传位汉昭帝- 262
09 四位辅政大臣的路线之争- 265
10 《盐铁论》之争- 268
11 霍光的胜利- 273
第八讲 经书今古文之争与政治斗争
01 《盐铁论》之争背后的思想角力- 278
02 知识的保存者—— 博士- 281
03 秦始皇的焚书令和以吏为师- 284
04 五经博士的设立- 287
05 今文经学刚开始时是主流- 290
06 古文经学的兴起- 293
07 古文经学对今文经学的挑战- 296
08 董仲舒的今文经学- 299
09 董仲舒对《春秋》的解释- 302
10 董仲舒的经学与汉朝政治- 305
11 董仲舒构建的意识形态- 309
12 “天人感应”学说的后遗症- 312
第九讲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谶纬文化
01 董仲舒主张抬高圣人,却抬高了解经者- 316
02 谶纬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319
03 谶纬对孔子的离奇解释- 322
04 董仲舒将阴阳学说引入儒学- 326
05 谶纬的流变- 330
06 一切都是为了集权- 333
07 货币经济的发达和土地买卖- 338
08 西汉后期的土地兼并- 341
09 重农并非重视农民- 345
第十讲 帝国宿命与王莽改制
01 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产生的恶果- 350
02 皇权集中使宦官钻了空子- 352
03 皇权掌控不了中朝- 355
04 帝国政治的宿命结构- 358
05 王莽崛起的背景- 363
06 理想主义的儒者王莽- 366
07 王莽同时掌握了中朝和外朝- 370
08 古文经学对王莽的支持- 373
09 王莽做事都要有经书的根据- 376
10 谶纬提供给王莽登基的政治合法性- 379
11 新朝的复古- 382
12 王莽改制,后患无穷- 386
13 成也复古,败也复古- 389
^ 收 起
第一讲 汉承秦制与汉朝的确立
01 视角不同,对历史的解释也会不同- 002
02 层出不穷的新史学方法- 007
03 新史学观念改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011
04 新眼光发现更加丰富的中国历史- 016
05 朝代史模式无助于理解秦汉之际- 019
06 刘邦收拾诸侯列国(上)- 022
07 刘邦收拾诸侯列国(下)- 025
08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收拾诸侯列国- 028
09 与民休息和“汉兴七十年”- 033
10 黄老之治是怎么回事儿- 038
11 汉朝对秦朝的反思是开创新帝国的关键- 041
第二讲 汉朝前期的统治
01 与民休息和无为而治- 044
02 汉武帝即位前的帝国秩序- 048
03 宫廷的时代变化- 052
04 从无为向有为的转变- 055
05 杂糅的儒家- 058
06 外儒内法- 062
07 中朝凌驾于外朝之上- 067
08 第一个淮南王刘长- 070
09 第二个淮南王刘安- 073
10 朝廷削藩- 076
11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080
第三讲 汉武帝的豪迈与哀愁
01 博士制度与人才选拔- 086
02 人才选拔的一系列制度- 088
03 皇权集中与巫蛊案- 093
04 巫蛊案的思想背景- 097
05 “天人感应”与政治策略- 100
06 绝对皇权的后遗症- 103
07 游牧和农耕之间的冲突- 107
08 匈奴的崛起- 111
09 汉朝初期对匈奴无可奈何- 114
10 和亲策略- 118
11 汉文帝时期的汉匈关系与李广- 121
第四讲 李广难封
01 司马迁笔下的李广- 126
02 李广与匈奴交手- 129
03 汉武帝准备对付匈奴- 133
04 马邑之战诱前后- 138
05 李广的个性- 141
06 新一波攻势- 145
07 再度出征- 148
08 李广之死- 153
09 李广的郁闷- 156
10 李敢和李陵- 159
第五讲 太史公与中国史学精神
01 太史公是什么意思- 166
02 读《史记·太史公自序》- 168
03 司马迁子承父业- 171
04 司马迁的志愿- 174
05 “继《春秋》”! - 177
06 如何才能“继《春秋》”- 182
07 司马迁的信念- 186
08 司马迁《报任安书》坦陈真实的心迹- 189
09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而招辱- 193
10 司马迁的苦衷和贡献- 197
第六讲 昂扬精神的文字表达
01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02
02 太史公的独特设计- 206
03 《史记·封禅书》与《史记·平准书》- 210
04 太史公的历史学精神- 214
05 昂扬时代氛围的另一种表达- 218
06 赋的起源- 222
07 贾谊的《鵩鸟赋》- 225
08 枚乘的《七发》- 228
09 《七发》的文字奇观- 231
10 文辞的力量- 236
第七讲 华丽而夸张的汉赋
01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240
02 汉赋彰显时代精神- 242
03 想象力和文字的极致- 246
04 华丽还是空洞? - 250
05 赋比辞更加夸张- 253
06 夸张还是矫饰? - 256
07 从汉赋看汉武帝时代的矛盾- 259
08 汉武帝传位汉昭帝- 262
09 四位辅政大臣的路线之争- 265
10 《盐铁论》之争- 268
11 霍光的胜利- 273
第八讲 经书今古文之争与政治斗争
01 《盐铁论》之争背后的思想角力- 278
02 知识的保存者—— 博士- 281
03 秦始皇的焚书令和以吏为师- 284
04 五经博士的设立- 287
05 今文经学刚开始时是主流- 290
06 古文经学的兴起- 293
07 古文经学对今文经学的挑战- 296
08 董仲舒的今文经学- 299
09 董仲舒对《春秋》的解释- 302
10 董仲舒的经学与汉朝政治- 305
11 董仲舒构建的意识形态- 309
12 “天人感应”学说的后遗症- 312
第九讲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谶纬文化
01 董仲舒主张抬高圣人,却抬高了解经者- 316
02 谶纬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319
03 谶纬对孔子的离奇解释- 322
04 董仲舒将阴阳学说引入儒学- 326
05 谶纬的流变- 330
06 一切都是为了集权- 333
07 货币经济的发达和土地买卖- 338
08 西汉后期的土地兼并- 341
09 重农并非重视农民- 345
第十讲 帝国宿命与王莽改制
01 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产生的恶果- 350
02 皇权集中使宦官钻了空子- 352
03 皇权掌控不了中朝- 355
04 帝国政治的宿命结构- 358
05 王莽崛起的背景- 363
06 理想主义的儒者王莽- 366
07 王莽同时掌握了中朝和外朝- 370
08 古文经学对王莽的支持- 373
09 王莽做事都要有经书的根据- 376
10 谶纬提供给王莽登基的政治合法性- 379
11 新朝的复古- 382
12 王莽改制,后患无穷- 386
13 成也复古,败也复古- 389
^ 收 起
杨照,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杨照现任台湾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他的创作包括文学、历史、经典著作导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迷路的诗》《想乐》《永远的少年》《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寻路青春》《推理之门由此进》《呼吸》等。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
第4册《帝国的昂扬精神》紧紧围绕“昂扬精神”,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的文学、思想、政治、民众心态,你会看到:
汉承秦制,秦确立的帝国模式和帝制模式通过汉的运作,生长得更加繁茂;
汉初七十年其实和秦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执行法律上没那么僵硬;
西汉盛期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信,通过华丽的文字和强有力的行动体现出来;
董仲舒的儒学混杂了方士的阴阳五行和谶纬之术;
司马迁在讲匈奴问题的时候,用了三篇列传,排序很有讲究……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2018—2019年推出——
第一辑:起源与定型:从共主到君主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
新石器时代星罗棋布的文化在黄河中下游汇聚,形成了夏、商、周三个强大的氏族部落,他们同时并存,互相竞争,相继做中原的共主。夏建立了国家政权的起源形态,商用文字和青铜器展现治理的实力,周用成熟的制度将这一切定型,并借着春秋战国诸国的彼此竞争和拓展,以及秦的整合,中国延伸到更广的地方,帝制从此定型。
第二辑:生长与进取:帝国治理下的和平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
匈奴与两汉、突厥与隋唐,还有中间作为过渡的鲜卑帝国,各自实践了不同的帝国形态,中国开始了帝国模式的新尝试。匈奴是北方游牧帝国的原初形态;突厥则是其生长形态。西汉是爆发式的,由内而外将中国的范围****地扩展开来;东汉是内敛型的,皇帝和贵族通过分享权力维持帝国守成的局面。而隋唐是融合型的,将北方游牧和南方农耕成功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典型的大一统中国。
第三辑:成熟与**:从大陆到海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开端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
生长中的中国向外进取,成熟期的中国向下扎根。辽、金、西夏、宋各自继承了前代的遗产,在彼此的博弈中向内寻求原发动力,中国的官僚体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在此达到成熟状态,中国的形态不仅成为后世的样板和楷模,更通过蒙古这个世界性大帝国向全世界发散。
第四辑:危机与变革:帝制的黄昏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
世界的格局已经变化,亚欧大陆为中心的古代文明被世界一体化和工业革命的浪潮侵袭。在中国,游牧与农耕的对抗变成中国与世界的对抗,海岸线取代长城成了中国历史的主轴。渐渐被卷入世界体系的中国,经历痛苦和挣扎,也迎来希望和重生。
^ 收 起
第4册《帝国的昂扬精神》紧紧围绕“昂扬精神”,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的文学、思想、政治、民众心态,你会看到:
汉承秦制,秦确立的帝国模式和帝制模式通过汉的运作,生长得更加繁茂;
汉初七十年其实和秦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执行法律上没那么僵硬;
西汉盛期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信,通过华丽的文字和强有力的行动体现出来;
董仲舒的儒学混杂了方士的阴阳五行和谶纬之术;
司马迁在讲匈奴问题的时候,用了三篇列传,排序很有讲究……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2018—2019年推出——
第一辑:起源与定型:从共主到君主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
新石器时代星罗棋布的文化在黄河中下游汇聚,形成了夏、商、周三个强大的氏族部落,他们同时并存,互相竞争,相继做中原的共主。夏建立了国家政权的起源形态,商用文字和青铜器展现治理的实力,周用成熟的制度将这一切定型,并借着春秋战国诸国的彼此竞争和拓展,以及秦的整合,中国延伸到更广的地方,帝制从此定型。
第二辑:生长与进取:帝国治理下的和平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
匈奴与两汉、突厥与隋唐,还有中间作为过渡的鲜卑帝国,各自实践了不同的帝国形态,中国开始了帝国模式的新尝试。匈奴是北方游牧帝国的原初形态;突厥则是其生长形态。西汉是爆发式的,由内而外将中国的范围****地扩展开来;东汉是内敛型的,皇帝和贵族通过分享权力维持帝国守成的局面。而隋唐是融合型的,将北方游牧和南方农耕成功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典型的大一统中国。
第三辑:成熟与**:从大陆到海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开端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
生长中的中国向外进取,成熟期的中国向下扎根。辽、金、西夏、宋各自继承了前代的遗产,在彼此的博弈中向内寻求原发动力,中国的官僚体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在此达到成熟状态,中国的形态不仅成为后世的样板和楷模,更通过蒙古这个世界性大帝国向全世界发散。
第四辑:危机与变革:帝制的黄昏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
世界的格局已经变化,亚欧大陆为中心的古代文明被世界一体化和工业革命的浪潮侵袭。在中国,游牧与农耕的对抗变成中国与世界的对抗,海岸线取代长城成了中国历史的主轴。渐渐被卷入世界体系的中国,经历痛苦和挣扎,也迎来希望和重生。
^ 收 起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