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通史·第三卷 专制、启蒙与改革时代(1648—1815)
前 言 1
第一编 战后重建与邦君专制
第一章 三十年战争结束初期的德国政治与经济 3
第一节 德意志政治:帝国和邦国 4
一、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 4
二、德意志邦国的重新整合 12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德意志 20
一、西班牙,帝国与之结束了合作关系 20
二、法国,帝国与之争霸欧洲大陆 22
三、奥斯曼,帝国与之竞争在东南欧的势力范围 28
查看完整
第一编 战后重建与邦君专制
第一章 三十年战争结束初期的德国政治与经济 3
第一节 德意志政治:帝国和邦国 4
一、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 4
二、德意志邦国的重新整合 12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德意志 20
一、西班牙,帝国与之结束了合作关系 20
二、法国,帝国与之争霸欧洲大陆 22
三、奥斯曼,帝国与之竞争在东南欧的势力范围 28
查看完整
著者:
刘新利,1982山东大学历史学硕士,2004年德国美因兹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美因兹欧洲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德国慕尼黑巴伐里亚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德国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出版有《从德意志帝国到德意志联邦》(译著)、《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基督教与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合译)、《农民社会结构比较研究》。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目前已经出版《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迈向强权国家》、《德国精神》、《当代德国》(合著)、《德国贵族文化史》、《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合著)、《德国文化解读》、《未竟的中兴——18…
查看完整
刘新利,1982山东大学历史学硕士,2004年德国美因兹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美因兹欧洲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德国慕尼黑巴伐里亚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德国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出版有《从德意志帝国到德意志联邦》(译著)、《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基督教与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合译)、《农民社会结构比较研究》。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目前已经出版《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迈向强权国家》、《德国精神》、《当代德国》(合著)、《德国贵族文化史》、《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合著)、《德国文化解读》、《未竟的中兴——18…
查看完整
《德国通史》第三卷叙述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的德国历史,德国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阵痛。这一时期属于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近代中期历史,把法国革命的成果和平地移植到德国,渐进式地实现了传统封建社会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和平对接,德国由此进一步奠定了近代独特发展道路的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基础。这是德国历史发展道路独特性的进一步凸显阶段。
前 言 1
第一编 战后重建与邦君专制
第一章 三十年战争结束初期的德国政治与经济 3
第一节 德意志政治:帝国和邦国 4
一、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 4
二、德意志邦国的重新整合 12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德意志 20
一、西班牙,帝国与之结束了合作关系 20
二、法国,帝国与之争霸欧洲大陆 22
三、奥斯曼,帝国与之竞争在东南欧的势力范围 28
第三节 德意志经济:凋敝和重建 32
一、战争结束时的德意志经济 32
二、战后经济恢复措施 37
三、经济技术:从战时到战后 44
第二章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的德国社会与文化 50
第一节 德意志社会:阶层变化与教会状况 50
一、各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 50
二、各教派的权利状况 59
第二节 德意志文化:语言、文学和国家政治学说 75
一、语言学会与德意志语言的净化 75
二、巴洛克文学的德意志特征 78
三、帝国观念与国家政治学说 82
第三章 德意志邦君专制 86
第一节 欧洲君主专制与德国邦君专制 86
一、欧洲民族国家与君主专制 86
二、德意志邦国与邦君专制 94
第二节 奥地利的邦君专制 100
一、奥地利邦国领地的整合与廓定 101
二、奥地利邦君专制 112
第三节 普鲁士的邦君专制 119
一、勃兰登堡普鲁士的领地整合与扩张 120
二、普鲁士邦君专制 124
第四节 德意志中、小邦国的邦君专制 131
一、巴伐利亚 131
二、萨克森 136
三、汉诺威 141
四、符滕堡 144
五、梅克伦堡 146
第二编 启蒙运动与开明专制
第四章 德国的启蒙运动 153
第一节 北方诸邦的启蒙运动 154
一、德国的启蒙世界观 154
二、德国北部诸邦启蒙文化运动的发展 157
三、德国启蒙思想家对于宗教的评判 171
第二节 南方和教会选帝侯邦的天主教启蒙运动 176
一、改革教会的理论和实践 176
二、振兴信仰的文化繁荣 183
第三节 德国启蒙运动的社会与经济基础 189
一、德意志专制邦君主导的社会秩序变化 190
二、德意志经济领域发展的相对落后状态 192
第五章 普鲁士的开明专制 196
第一节 德国的开明专制与普鲁士开明君主弗里德里希二世 196
一、德国开明专制的理论与实践 196
二、普鲁士开明君主弗里德里希二世 199
第二节 普鲁士开明专制的措施:农业与工商业 210
一、废除农奴制和改善农民状况 210
二、鼓励工商业发展的财政—重商主义政策 214
第三节 普鲁士开明专制的措施:政治、司法与教育 219
一、集中君权的行政机构改革 219
二、谋求王国利益的司法和法权改革 223
三、开启民智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措施 225
第六章 奥地利的开明专制 232
第一节 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统治 232
一、家庭与生平 232
二、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七年战争和巴伐利亚继承战 235
三、外交:力保皇冠;争夺西里西亚和瓜分波兰 244
第二节 约瑟夫二世与奥地利的开明专制措施 253
一、约瑟夫二世 253
二、奥地利的开明专制措施:“特蕾西亚国家改革” 257
三、奥地利的开明专制措施:“约瑟夫主义” 263
第七章 18世纪的帝国、邦国与普鲁士的经济和社会 271
第一节 18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与德意志邦国 271
一、奥普角逐中的神圣罗马帝国 271
二、追求国际声望的德意志中等邦国 277
第二节 18世纪普鲁士的经济与社会 283
一、军备经济 284
二、贵族 287
三、市民和农民 291
第三编 法国大革命与德意志改革
第八章 德意志与法国大革命 301
第一节 法国大革命影响下的德意志 302
一、法国大革命在德意志思想文化界的反响 302
二、法国大革命冲击下的德意志社会 309
第二节 革命战争对德意志的冲击 312
一、德意志两大强国干涉法国革命与革命战争的爆发 312
二、1792—1797年的革命战争———第一次联盟战争 316
第九章 拿破仑对德意志的统治和德意志改革运动 327
第一节 德意志与拿破仑战争 327
一、第二次联盟战争与《吕内维内和约》 328
二、德意志与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反法联盟战争 332
第二节 拿破仑与德意志的新秩序 349
一、帝国代表总决议及其后果 349
二、莱茵邦联的建立和旧帝国的终结 354
第三节 德意志改革运动 358
一、法占区的进步 360
二、莱茵邦联的改革运动 363
三、普鲁士改革运动 373
四、改革浪潮中的奥地利 400
第十章 解放战争与德意志的新秩序 405
第一节 普鲁士起义和德意志的解放 405
一、异族统治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激活 405
二、第六次联盟战争与德意志的解放 411
第二节 维也纳会议和德意志的新秩序 427
一、维也纳会议 427
二、欧洲政治地理的变化和德意志的新秩序 431
三、维也纳会议总决议的影响;从第七次联盟战争到《第二巴黎
和约》 439
第十一章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德意志思想和文化运动 445
第一节 古典主义的辉煌成就 445
一、古典主义时代 446
二、古典唯心主义哲学 448
三、古典主义文学 453
四、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 460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466
一、德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 467
二、德国浪漫主义及其特征 468
三、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471
第三节 文化民族主义向政治民族主义的转变 477
一、德意志民族认同的早期形态:文化民族主义 477
二、法国统治与德意志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 480
附 录
一 地图 487
二 大事年表 491
三 参考书目 499
四 译名对照 509
^ 收 起
第一编 战后重建与邦君专制
第一章 三十年战争结束初期的德国政治与经济 3
第一节 德意志政治:帝国和邦国 4
一、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 4
二、德意志邦国的重新整合 12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德意志 20
一、西班牙,帝国与之结束了合作关系 20
二、法国,帝国与之争霸欧洲大陆 22
三、奥斯曼,帝国与之竞争在东南欧的势力范围 28
第三节 德意志经济:凋敝和重建 32
一、战争结束时的德意志经济 32
二、战后经济恢复措施 37
三、经济技术:从战时到战后 44
第二章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的德国社会与文化 50
第一节 德意志社会:阶层变化与教会状况 50
一、各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 50
二、各教派的权利状况 59
第二节 德意志文化:语言、文学和国家政治学说 75
一、语言学会与德意志语言的净化 75
二、巴洛克文学的德意志特征 78
三、帝国观念与国家政治学说 82
第三章 德意志邦君专制 86
第一节 欧洲君主专制与德国邦君专制 86
一、欧洲民族国家与君主专制 86
二、德意志邦国与邦君专制 94
第二节 奥地利的邦君专制 100
一、奥地利邦国领地的整合与廓定 101
二、奥地利邦君专制 112
第三节 普鲁士的邦君专制 119
一、勃兰登堡普鲁士的领地整合与扩张 120
二、普鲁士邦君专制 124
第四节 德意志中、小邦国的邦君专制 131
一、巴伐利亚 131
二、萨克森 136
三、汉诺威 141
四、符滕堡 144
五、梅克伦堡 146
第二编 启蒙运动与开明专制
第四章 德国的启蒙运动 153
第一节 北方诸邦的启蒙运动 154
一、德国的启蒙世界观 154
二、德国北部诸邦启蒙文化运动的发展 157
三、德国启蒙思想家对于宗教的评判 171
第二节 南方和教会选帝侯邦的天主教启蒙运动 176
一、改革教会的理论和实践 176
二、振兴信仰的文化繁荣 183
第三节 德国启蒙运动的社会与经济基础 189
一、德意志专制邦君主导的社会秩序变化 190
二、德意志经济领域发展的相对落后状态 192
第五章 普鲁士的开明专制 196
第一节 德国的开明专制与普鲁士开明君主弗里德里希二世 196
一、德国开明专制的理论与实践 196
二、普鲁士开明君主弗里德里希二世 199
第二节 普鲁士开明专制的措施:农业与工商业 210
一、废除农奴制和改善农民状况 210
二、鼓励工商业发展的财政—重商主义政策 214
第三节 普鲁士开明专制的措施:政治、司法与教育 219
一、集中君权的行政机构改革 219
二、谋求王国利益的司法和法权改革 223
三、开启民智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措施 225
第六章 奥地利的开明专制 232
第一节 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统治 232
一、家庭与生平 232
二、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七年战争和巴伐利亚继承战 235
三、外交:力保皇冠;争夺西里西亚和瓜分波兰 244
第二节 约瑟夫二世与奥地利的开明专制措施 253
一、约瑟夫二世 253
二、奥地利的开明专制措施:“特蕾西亚国家改革” 257
三、奥地利的开明专制措施:“约瑟夫主义” 263
第七章 18世纪的帝国、邦国与普鲁士的经济和社会 271
第一节 18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与德意志邦国 271
一、奥普角逐中的神圣罗马帝国 271
二、追求国际声望的德意志中等邦国 277
第二节 18世纪普鲁士的经济与社会 283
一、军备经济 284
二、贵族 287
三、市民和农民 291
第三编 法国大革命与德意志改革
第八章 德意志与法国大革命 301
第一节 法国大革命影响下的德意志 302
一、法国大革命在德意志思想文化界的反响 302
二、法国大革命冲击下的德意志社会 309
第二节 革命战争对德意志的冲击 312
一、德意志两大强国干涉法国革命与革命战争的爆发 312
二、1792—1797年的革命战争———第一次联盟战争 316
第九章 拿破仑对德意志的统治和德意志改革运动 327
第一节 德意志与拿破仑战争 327
一、第二次联盟战争与《吕内维内和约》 328
二、德意志与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反法联盟战争 332
第二节 拿破仑与德意志的新秩序 349
一、帝国代表总决议及其后果 349
二、莱茵邦联的建立和旧帝国的终结 354
第三节 德意志改革运动 358
一、法占区的进步 360
二、莱茵邦联的改革运动 363
三、普鲁士改革运动 373
四、改革浪潮中的奥地利 400
第十章 解放战争与德意志的新秩序 405
第一节 普鲁士起义和德意志的解放 405
一、异族统治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激活 405
二、第六次联盟战争与德意志的解放 411
第二节 维也纳会议和德意志的新秩序 427
一、维也纳会议 427
二、欧洲政治地理的变化和德意志的新秩序 431
三、维也纳会议总决议的影响;从第七次联盟战争到《第二巴黎
和约》 439
第十一章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德意志思想和文化运动 445
第一节 古典主义的辉煌成就 445
一、古典主义时代 446
二、古典唯心主义哲学 448
三、古典主义文学 453
四、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 460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466
一、德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 467
二、德国浪漫主义及其特征 468
三、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471
第三节 文化民族主义向政治民族主义的转变 477
一、德意志民族认同的早期形态:文化民族主义 477
二、法国统治与德意志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 480
附 录
一 地图 487
二 大事年表 491
三 参考书目 499
四 译名对照 509
^ 收 起
著者:
刘新利,1982山东大学历史学硕士,2004年德国美因兹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美因兹欧洲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德国慕尼黑巴伐里亚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德国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出版有《从德意志帝国到德意志联邦》(译著)、《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基督教与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合译)、《农民社会结构比较研究》。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目前已经出版《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迈向强权国家》、《德国精神》、《当代德国》(合著)、《德国贵族文化史》、《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合著)、《德国文化解读》、《未竟的中兴——18世纪的奥地利改革》(合著)等著作以及《德意志帝国》、《德国史》(合译)、《德意志人》(合译)等译著共十余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
主编:
吴友法,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国内学术界first以“德国史”为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生的导师。吴友法教授主要从事德国史,二战史研究,出版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合著),《希特勒夺权备战之路》,《二十世纪德国史》(台湾版),《德国法西斯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主编,“九五”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当代德国》(合著),《德国——从分裂到统一》等独著合著参著学术著作13部。目前主要从事德国与欧洲一体化问题研究。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
^ 收 起
刘新利,1982山东大学历史学硕士,2004年德国美因兹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美因兹欧洲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德国慕尼黑巴伐里亚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德国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出版有《从德意志帝国到德意志联邦》(译著)、《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基督教与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合译)、《农民社会结构比较研究》。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目前已经出版《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迈向强权国家》、《德国精神》、《当代德国》(合著)、《德国贵族文化史》、《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合著)、《德国文化解读》、《未竟的中兴——18世纪的奥地利改革》(合著)等著作以及《德意志帝国》、《德国史》(合译)、《德意志人》(合译)等译著共十余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
主编:
吴友法,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国内学术界first以“德国史”为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生的导师。吴友法教授主要从事德国史,二战史研究,出版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合著),《希特勒夺权备战之路》,《二十世纪德国史》(台湾版),《德国法西斯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主编,“九五”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当代德国》(合著),《德国——从分裂到统一》等独著合著参著学术著作13部。目前主要从事德国与欧洲一体化问题研究。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
^ 收 起
《德国通史》第三卷叙述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的德国历史,德国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阵痛。这一时期属于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近代中期历史,把法国革命的成果和平地移植到德国,渐进式地实现了传统封建社会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和平对接,德国由此进一步奠定了近代独特发展道路的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基础。这是德国历史发展道路独特性的进一步凸显阶段。
比价列表
1人想要2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