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通史·第一卷 封建帝国时代(公元1500年以前)
前 言 1
第一编 远古和古代时期的德意志地区
第一章 地处中欧的德意志 3
第一节 远古年代的中欧 4
一、史前史 4
二、犁文化的开始 7
三、进入青铜器文化 10
第二节 古代的中欧社会 15
一、原始日耳曼语族部族的民族形态 15
二、盘踞中欧的罗马人 20
查看完整
第一编 远古和古代时期的德意志地区
第一章 地处中欧的德意志 3
第一节 远古年代的中欧 4
一、史前史 4
二、犁文化的开始 7
三、进入青铜器文化 10
第二节 古代的中欧社会 15
一、原始日耳曼语族部族的民族形态 15
二、盘踞中欧的罗马人 20
查看完整
著者:
王亚平,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广东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做过德语口、笔翻译工作。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先后在东北师大历史系和世界中古史研究所任教,担任过所长职务。曾经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在英国舍菲尔德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德国蒂宾根大学做过访问学者。担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目前已出版《权力之争 ── 中世纪皇权与教权的关系》、《修道院的变迁》、《基督教的神秘主义》、《中世纪的生活》(译著)、《欧洲近代文化配生活》,3卷本(译著)、《西方法律制度转型的社会根源》等。
主编:
吴友法,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国内学…
查看完整
王亚平,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广东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做过德语口、笔翻译工作。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先后在东北师大历史系和世界中古史研究所任教,担任过所长职务。曾经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在英国舍菲尔德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德国蒂宾根大学做过访问学者。担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目前已出版《权力之争 ── 中世纪皇权与教权的关系》、《修道院的变迁》、《基督教的神秘主义》、《中世纪的生活》(译著)、《欧洲近代文化配生活》,3卷本(译著)、《西方法律制度转型的社会根源》等。
主编:
吴友法,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国内学…
查看完整
《德国通史》第一卷叙述公元1500年以前的德国历史,即从远古到宗教改革运动前夕的德国古代中世纪历史,主要涉及辉煌的封建帝国时代。这一时期的德国历史有欧洲历史发展的共性特征,是日耳曼化、基督教化和封建化的欧洲历史的组成部分。同时,德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也已经初露端倪。这是德国历史发展独特道路的发端阶段。
前 言 1
第一编 远古和古代时期的德意志地区
第一章 地处中欧的德意志 3
第一节 远古年代的中欧 4
一、史前史 4
二、犁文化的开始 7
三、进入青铜器文化 10
第二节 古代的中欧社会 15
一、原始日耳曼语族部族的民族形态 15
二、盘踞中欧的罗马人 20
三、日耳曼人的部落王国 26
第三节 罗马的遗产 31
一、对古希腊文明的吸收 31
二、基督教的延续 34
第二章 法兰克王国时期的德意志 39
第一节 墨洛温王朝 40
一、开创基业的墨洛温家族 40
二、法兰克贵族的崛起 45
三、法兰克王国的基督教化 50
四、修道院的经济职能 53
第二节 加洛林王朝 56
一、加洛林帝国的基点 56
二、查理大帝对外的扩张 61
三、与萨克森人的战争 64
第三节 原始农业和文化的复兴 67
一、动荡后的殖民与拓荒 67
二、庄园制度 70
三、加洛林文艺复兴 72
第二编 从德意志王国走向德意志帝国之路
第三章 萨克森王朝 79
第一节 德意志王国的诞生 80
一、法兰克帝国的终结 80
二、东法兰克王国 83
三、五大部落族公国 86
四、德意志王国的政治基础 90
第二节 奥托大帝的内外政策 92
一、平定内乱 92
二、外结联盟 96
三、奥托的教会政策 98
四、意大利的重要地位 102
第三节 帝国早期的社会和经济 107
一、帝国的社会阶层 107
二、帝国的土地制度 110
三、村社的组织机制 113
四、商业与手工业 114
第四节 奥拓时代的文化和艺术 116
一、修道院里的文化 116
二、教会学校 118
第四章 主教授职权之争前后 121
第一节 修道院和教会的改革 122
一、萨利尔王朝的东方政策 122
二、支持修道院的改革 125
三、罗马教会的改革 130
第二节 授职权之争 140
一、雄霸一方的大贵族 140
二、恢复集权的王权 142
三、举足轻重的授职权 146
四、卡诺莎之路 151
第三节 社会结构的渐变 154
一、社会中的三个等级 154
二、贵族权势的增长 157
三、土地改变的农民等级 160
四、成长的城市市民 165
第四节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173
一、海因里希四世的权力欲 173
二、乌尔班二世的蛊惑 175
三、教皇与皇帝的妥协 178
第五章 初登政治舞台的施陶芬王朝 186
第一节 施陶芬家族的政治目的 187
一、王位更替的乱象 187
二、登上王位的施陶芬家族 194
三、弗里德里希一世的登基 197
四、王权的强势 201
第二节 从市民的自由到城市自治 210
一、市民的自由 210
二、同业公会和行会 212
三、城市的自治 214
第三节 12世纪文艺复兴 218
一、知识分子的产生 218
二、神学政治理论的辩论 221
三、外来文化的影响 223
四、罗马法研究 224
第四节 骑士文学与宫廷文化 229
一、骑士精神的要素 229
二、骑士文学 231
三、宫廷文化 232
第三编 没有政治中心的“神圣罗马帝国”
第六章 帝国政治的新格局 237
第一节 德意志的王位之争 238
一、政治力量对比的转变 238
二、两个国王的对立 243
三、帝国政治重心的南移 250
四、父与子的争斗 257
第二节 立足东部的德意志骑士团 264
一、德意志骑士团 264
二、骑士团的新领地 267
第三节 德意志的东进运动 271
一、向东部的殖民 271
二、经营土地的新模式 273
三、贸易新区的形成 275
第四节 新修士团与异端教派 279
一、西多派修道院 279
二、普雷蒙特雷修士会 283
三、瓦尔多派和卡塔尔派 284
第七章 选侯的权势和城乡的转变 289
第一节 无法驾驭的选侯 289
一、政教的最后争斗 289
二、无政府的“大空位”时期 296
三、莱茵城市同盟的建立 298
四、王位继承的乱象 301
五、选侯们的决策 305
六、登上王位的哈布斯堡家族 308
第二节 农村的变革 313
一、农业居民区域的扩大 313
二、庄园依附关系的松动 315
三、连接城乡的市场 320
第三节 城市的繁兴 325
一、城市的规模 325
二、城市的形态 328
三、城市的象征 330
四、城市世俗文化 332
第八章 难以统一的大帝国 337
第一节 诸侯与国王的博弈 338
一、“伯爵国王”的策略 338
二、英、法国王的界入 341
三、罗马教会的态度 346
四、王位的双重选举 350
五、教皇的态度 353
六、等级会议 358
第二节 从骑士团国家到普鲁士公国 361
一、骑士团国家 361
二、普鲁士公爵领地 365
第三节 德意志的区域性经济 368
一、社会经济形态的改变 368
二、商业促成的城市同盟 373
三、对外贸易的汉萨同盟 376
第四节 新的宗教意识 380
一、13世纪的经院哲学家 380
二、新神秘主义的大师 387
三、神学的新观点 389
四、哥特文化的繁盛 392
第四编 宗教改革前夜的德意志
第九章 帝国政治中心的东移 401
第一节 德意志皇帝的内政外交 402
一、卡尔四世和《金玺诏书》 402
二、卢森堡王朝的领土政策 406
三、捉襟见肘的外交政策 411
四、诸侯废黜的国王 415
第二节 经济的变革 417
一、黑死病的冲击 417
二、城市和非城市手工业的发展 422
三、国际贸易的新变化 431
四、不统一的关卡和铸币权 432
五、国际贸易中的汉萨城市 435
第三节 德意志中世纪的大学 440
一、皇帝建立的大学 440
二、诸侯建立的大学 442
第十章 德意志帝国最初的改革 444
第一节 哈布斯堡王朝开启的帝国改革 445
一、宗教会议时代 445
二、胡斯运动 451
三、卢森堡皇室的终结 455
四、哈布斯堡家族的再崛起 456
五、诸侯的纷争 459
六、帝国改革的初衷 462
第二节 农业经济结构的深层演变 466
一、“二期农奴制” 466
二、农民运动的星火 469
三、带子鞋会 471
第三节 富裕市民阶层的崛起 472
一、大贸易商行 472
二、富格尔家族 474
第四节 德意志的人文主义 478
一、大学中的人文主义 478
二、宗教改革的先驱们 483
附录
一 地图 489
二 大事年表 494
三 参考书目 497
四 译名对照 506
^ 收 起
第一编 远古和古代时期的德意志地区
第一章 地处中欧的德意志 3
第一节 远古年代的中欧 4
一、史前史 4
二、犁文化的开始 7
三、进入青铜器文化 10
第二节 古代的中欧社会 15
一、原始日耳曼语族部族的民族形态 15
二、盘踞中欧的罗马人 20
三、日耳曼人的部落王国 26
第三节 罗马的遗产 31
一、对古希腊文明的吸收 31
二、基督教的延续 34
第二章 法兰克王国时期的德意志 39
第一节 墨洛温王朝 40
一、开创基业的墨洛温家族 40
二、法兰克贵族的崛起 45
三、法兰克王国的基督教化 50
四、修道院的经济职能 53
第二节 加洛林王朝 56
一、加洛林帝国的基点 56
二、查理大帝对外的扩张 61
三、与萨克森人的战争 64
第三节 原始农业和文化的复兴 67
一、动荡后的殖民与拓荒 67
二、庄园制度 70
三、加洛林文艺复兴 72
第二编 从德意志王国走向德意志帝国之路
第三章 萨克森王朝 79
第一节 德意志王国的诞生 80
一、法兰克帝国的终结 80
二、东法兰克王国 83
三、五大部落族公国 86
四、德意志王国的政治基础 90
第二节 奥托大帝的内外政策 92
一、平定内乱 92
二、外结联盟 96
三、奥托的教会政策 98
四、意大利的重要地位 102
第三节 帝国早期的社会和经济 107
一、帝国的社会阶层 107
二、帝国的土地制度 110
三、村社的组织机制 113
四、商业与手工业 114
第四节 奥拓时代的文化和艺术 116
一、修道院里的文化 116
二、教会学校 118
第四章 主教授职权之争前后 121
第一节 修道院和教会的改革 122
一、萨利尔王朝的东方政策 122
二、支持修道院的改革 125
三、罗马教会的改革 130
第二节 授职权之争 140
一、雄霸一方的大贵族 140
二、恢复集权的王权 142
三、举足轻重的授职权 146
四、卡诺莎之路 151
第三节 社会结构的渐变 154
一、社会中的三个等级 154
二、贵族权势的增长 157
三、土地改变的农民等级 160
四、成长的城市市民 165
第四节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173
一、海因里希四世的权力欲 173
二、乌尔班二世的蛊惑 175
三、教皇与皇帝的妥协 178
第五章 初登政治舞台的施陶芬王朝 186
第一节 施陶芬家族的政治目的 187
一、王位更替的乱象 187
二、登上王位的施陶芬家族 194
三、弗里德里希一世的登基 197
四、王权的强势 201
第二节 从市民的自由到城市自治 210
一、市民的自由 210
二、同业公会和行会 212
三、城市的自治 214
第三节 12世纪文艺复兴 218
一、知识分子的产生 218
二、神学政治理论的辩论 221
三、外来文化的影响 223
四、罗马法研究 224
第四节 骑士文学与宫廷文化 229
一、骑士精神的要素 229
二、骑士文学 231
三、宫廷文化 232
第三编 没有政治中心的“神圣罗马帝国”
第六章 帝国政治的新格局 237
第一节 德意志的王位之争 238
一、政治力量对比的转变 238
二、两个国王的对立 243
三、帝国政治重心的南移 250
四、父与子的争斗 257
第二节 立足东部的德意志骑士团 264
一、德意志骑士团 264
二、骑士团的新领地 267
第三节 德意志的东进运动 271
一、向东部的殖民 271
二、经营土地的新模式 273
三、贸易新区的形成 275
第四节 新修士团与异端教派 279
一、西多派修道院 279
二、普雷蒙特雷修士会 283
三、瓦尔多派和卡塔尔派 284
第七章 选侯的权势和城乡的转变 289
第一节 无法驾驭的选侯 289
一、政教的最后争斗 289
二、无政府的“大空位”时期 296
三、莱茵城市同盟的建立 298
四、王位继承的乱象 301
五、选侯们的决策 305
六、登上王位的哈布斯堡家族 308
第二节 农村的变革 313
一、农业居民区域的扩大 313
二、庄园依附关系的松动 315
三、连接城乡的市场 320
第三节 城市的繁兴 325
一、城市的规模 325
二、城市的形态 328
三、城市的象征 330
四、城市世俗文化 332
第八章 难以统一的大帝国 337
第一节 诸侯与国王的博弈 338
一、“伯爵国王”的策略 338
二、英、法国王的界入 341
三、罗马教会的态度 346
四、王位的双重选举 350
五、教皇的态度 353
六、等级会议 358
第二节 从骑士团国家到普鲁士公国 361
一、骑士团国家 361
二、普鲁士公爵领地 365
第三节 德意志的区域性经济 368
一、社会经济形态的改变 368
二、商业促成的城市同盟 373
三、对外贸易的汉萨同盟 376
第四节 新的宗教意识 380
一、13世纪的经院哲学家 380
二、新神秘主义的大师 387
三、神学的新观点 389
四、哥特文化的繁盛 392
第四编 宗教改革前夜的德意志
第九章 帝国政治中心的东移 401
第一节 德意志皇帝的内政外交 402
一、卡尔四世和《金玺诏书》 402
二、卢森堡王朝的领土政策 406
三、捉襟见肘的外交政策 411
四、诸侯废黜的国王 415
第二节 经济的变革 417
一、黑死病的冲击 417
二、城市和非城市手工业的发展 422
三、国际贸易的新变化 431
四、不统一的关卡和铸币权 432
五、国际贸易中的汉萨城市 435
第三节 德意志中世纪的大学 440
一、皇帝建立的大学 440
二、诸侯建立的大学 442
第十章 德意志帝国最初的改革 444
第一节 哈布斯堡王朝开启的帝国改革 445
一、宗教会议时代 445
二、胡斯运动 451
三、卢森堡皇室的终结 455
四、哈布斯堡家族的再崛起 456
五、诸侯的纷争 459
六、帝国改革的初衷 462
第二节 农业经济结构的深层演变 466
一、“二期农奴制” 466
二、农民运动的星火 469
三、带子鞋会 471
第三节 富裕市民阶层的崛起 472
一、大贸易商行 472
二、富格尔家族 474
第四节 德意志的人文主义 478
一、大学中的人文主义 478
二、宗教改革的先驱们 483
附录
一 地图 489
二 大事年表 494
三 参考书目 497
四 译名对照 506
^ 收 起
著者:
王亚平,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广东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做过德语口、笔翻译工作。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先后在东北师大历史系和世界中古史研究所任教,担任过所长职务。曾经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在英国舍菲尔德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德国蒂宾根大学做过访问学者。担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目前已出版《权力之争 ── 中世纪皇权与教权的关系》、《修道院的变迁》、《基督教的神秘主义》、《中世纪的生活》(译著)、《欧洲近代文化配生活》,3卷本(译著)、《西方法律制度转型的社会根源》等。
主编:
吴友法,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国内学术界first以“德国史”为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生的导师。吴友法教授主要从事德国史,二战史研究,出版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合著),《希特勒夺权备战之路》,《二十世纪德国史》(台湾版),《德国法西斯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主编,“九五”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当代德国》(合著),《德国——从分裂到统一》等独著合著参著学术著作13部。目前主要从事德国与欧洲一体化问题研究。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目前已经出版《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迈向强权国家》、《德国精神》、《当代德国》(合著)、《德国贵族文化史》、《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合著)、《德国文化解读》、《未竟的中兴——18世纪的奥地利改革》(合著)等著作以及《德意志帝国》、《德国史》(合译)、《德意志人》(合译)等译著共十余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
^ 收 起
王亚平,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广东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做过德语口、笔翻译工作。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先后在东北师大历史系和世界中古史研究所任教,担任过所长职务。曾经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在英国舍菲尔德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德国蒂宾根大学做过访问学者。担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目前已出版《权力之争 ── 中世纪皇权与教权的关系》、《修道院的变迁》、《基督教的神秘主义》、《中世纪的生活》(译著)、《欧洲近代文化配生活》,3卷本(译著)、《西方法律制度转型的社会根源》等。
主编:
吴友法,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国内学术界first以“德国史”为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生的导师。吴友法教授主要从事德国史,二战史研究,出版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合著),《希特勒夺权备战之路》,《二十世纪德国史》(台湾版),《德国法西斯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主编,“九五”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当代德国》(合著),《德国——从分裂到统一》等独著合著参著学术著作13部。目前主要从事德国与欧洲一体化问题研究。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目前已经出版《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迈向强权国家》、《德国精神》、《当代德国》(合著)、《德国贵族文化史》、《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合著)、《德国文化解读》、《未竟的中兴——18世纪的奥地利改革》(合著)等著作以及《德意志帝国》、《德国史》(合译)、《德意志人》(合译)等译著共十余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
^ 收 起
《德国通史》第一卷叙述公元1500年以前的德国历史,即从远古到宗教改革运动前夕的德国古代中世纪历史,主要涉及辉煌的封建帝国时代。这一时期的德国历史有欧洲历史发展的共性特征,是日耳曼化、基督教化和封建化的欧洲历史的组成部分。同时,德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也已经初露端倪。这是德国历史发展独特道路的发端阶段。
比价列表
1人想要2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