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
目 録
本书使用的标音符号 1
第一部分 词
第一篇 词的性质和结构
第一章 词的性质 5
第一节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5
壹 语言是以组词成句的语法组织词来说成的 5
贰 词是一个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的语言最小单位6
第二节 词是概念的名称 9
壹 语言的词和逻辑的名辞 9
查看完整
本书使用的标音符号 1
第一部分 词
第一篇 词的性质和结构
第一章 词的性质 5
第一节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5
壹 语言是以组词成句的语法组织词来说成的 5
贰 词是一个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的语言最小单位6
第二节 词是概念的名称 9
壹 语言的词和逻辑的名辞 9
查看完整
孙常叙(1908-1994),又名晓野,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曾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吉林省文史馆馆长。先生毕生钻研甲骨、金文与文献考证,并致力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研究,其提出的写词法等理论体系具有开创性意义。主要著作有《汉语词汇》、《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孙常叙古文字学论集》、《楚辞九歌整体系解》。
孙常叙先生《汉语词汇》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全面地研究汉语词汇的专着,是汉语词汇学的开山之作。
全书以现代汉语实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词”、“词汇和基本词汇”及“词汇音变”三个方面对汉语词汇的一些主要问题和一般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一部分论述词的性质和结构、词义及造词法。第二部分具体论述现代汉语词汇的性质及其与古汉语词汇的关系和区别;同音词、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几种词汇襄的相对关系;汉语方言词汇、专业词汇、同行语词汇和外来语词汇等几种特殊性词汇的性质和种类;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性质及其核心——词根问题;以及汉语基本词汇的累积、传承和发展。第三部分论述汉语造词音变和说话音变。
该书1956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繁体印行,后于2006年由商务印书馆以简体重新排印出版。六十余年来,对我国汉语词汇学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并已成为高…
查看完整
全书以现代汉语实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词”、“词汇和基本词汇”及“词汇音变”三个方面对汉语词汇的一些主要问题和一般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一部分论述词的性质和结构、词义及造词法。第二部分具体论述现代汉语词汇的性质及其与古汉语词汇的关系和区别;同音词、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几种词汇襄的相对关系;汉语方言词汇、专业词汇、同行语词汇和外来语词汇等几种特殊性词汇的性质和种类;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性质及其核心——词根问题;以及汉语基本词汇的累积、传承和发展。第三部分论述汉语造词音变和说话音变。
该书1956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繁体印行,后于2006年由商务印书馆以简体重新排印出版。六十余年来,对我国汉语词汇学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并已成为高…
查看完整
目 録
本书使用的标音符号 1
第一部分 词
第一篇 词的性质和结构
第一章 词的性质 5
第一节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5
壹 语言是以组词成句的语法组织词来说成的 5
贰 词是一个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的语言最小单位6
第二节 词是概念的名称 9
壹 语言的词和逻辑的名辞 9
贰 概念的名辞并不全都是词 11
叁 语言和思维不是同一现象 , 不能用词来顶替
概念 ——— 词是一种假定性的东西 12
第三节 词是一种现实的条件刺激物 14
壹 条件反射和第一信号系统 14
贰 第二信号系统和词 17
叁 词是一种现实的条件刺激物 19
肆 词的可了解性和词的组织形式关系 21
第四节 词的两种意义跟实词和虚词 22
第二章 词的结构 24
第一节 词素 24
第二节 词根 26
壹 词根 、 派生词和同族词 26
贰 汉语词根的性质 28
叁 探索词根必须是语言的和历史的 36
肆 汉语词根研究和汉语语源学 37
第三节 结构和成分 39
壹 汉语词的两种结构 39
贰 词身和词尾 40
叁 汉语词身的造词结构 41
肆 词根造词结构的几种成分 42
第二篇 词 义
第三章 词义的性质 51
第一节 词义的语言性质 51
第二节 词义跟概念的关系和差别 53
第四章 词义的发展 56
第一节 词义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56
第二节 词义发展的方向 57
第三节 词义发展的道路 59
壹 深化 60
贰 引申 62
叁 分化 63
第五章 词义的转变 68
第一节 词义转变的原因 、 种类和一般的归趋 68
第二节 词义扩大 69
壹 从部分扩大到全体的 70
贰 从个别扩大到一般的 70
叁 词义扩大和词义引申的区别 73
第三节 词义缩小 73
第四节 词义转移 75
第五节 三种词义转变的比较 76
第三篇 造词法
第六章 造词基础 81
第一节 造词的社会基础 81
壹 在社会生活中新事物出现往往跟它相应地産生新词 81
贰 新词的创造是和它所标志的事物没有必然的和本质的关系的 82
叁 但是新词的命名又不是和它所标志的事物毫无关系的 82
第二节 造词的认识基础 83
壹 认识的发展在语言上常是与之相应地産生新词 83
贰 新旧认识联想旧词往往成爲造成新词的基础 85
第三节 造词的语言基础 86
壹 已有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是依之成词的传统的语言基础 86
贰 语言的新旧质变和造词基础的新旧质 88
叁 语言的新旧质变也往往促成重造新词 90
第七章 造词的方法和种类 91
第一节 造词方法跟造词结构的关系和区别 91
第二节 汉语造词方法的分类标准 92
第八章 语音造词方法 ——— 象声造词 95
第九章 语义造词方法 ——— 变义造词和比拟造词 99
第一节 变义造词 99
壹 引申变义造词 101
贰 转化变义造词 102
第二节 比拟造词 109
壹 单纯比拟造词 110
贰 条件比拟造词 113
第十章 结构造词方法 ( 上 )——— 词汇 — 结构造词方法 116
第一节 非词根结构造词 117
壹 词组结构造词 117
贰 短句结构造词 124
第二节 词根结构造词 125
壹 分化造词 125
贰 附注造词 136
叁 重叠造词 139
第十一章 结构造词方法 ( 下 )——— 形态 — 结构造词方法145
第一节 音变造词 145
壹 改变部分音素的音变造词 146
贰 不改变音素的音变造词 150
第二节 附缀造词 156
壹 性质和种类 156
贰 前缀 “ 阿 ”、“ 老 ”、“ 第 ”、“ 初 ” 的形成 157
叁 后缀 “ 者 ”、“ 家 ” 的形成 159
肆 后缀 “ 儿 ” 的略史跟它的作用 160
第十二章 汉语造词法的新旧质 172
第一节 汉语造词法的新旧质区别 172
第二节 汉语造词法的新质是从旧质中滋生出来的 176
第二部分 词汇和基本词汇
第一篇 词 汇
第十三章 现代汉语词汇 185
第一节 词汇的一般性质 185
壹 词和词汇 185
贰 词汇和语法在语言中同等重要 186
叁 词汇发展反映着语言发展 186
肆 词汇发展是不和基础变化相应的 187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词汇是一种民族语言词汇 188
壹 民族语言性质和它跟民族的关系 189
贰 汉民族和汉民族语言 190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词汇是随着汉语发展长期累积而成的 201
第四节 如何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区别古今汉语词 205
壹 在汉语词汇中区别古今词的必要 205
贰 辨别古今汉语词的标准 207
叁 同义词中的古今汉语词 213
肆 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汇中的古汉语词问题 216
第二篇 词在词汇里的几种相对关系
第十四章 同音词 227
第一节 同音词出现的原因和种类 227
第二节 结构同音词 229
壹 由语义造词形成的结构同音词 230
贰 由结构造词形成的结构同音词 230
第三节 派生同音词 235
壹 一般音变派生同音词 236
贰 “ 儿 ” 化音变派生同音词 237
第四节 同音词在语言上的作用 238
壹 同音词在修辞上的作用 238
贰 误用同音词在语言上造成的混乱 239
第十五章 多义词 241
第一节 多义词的性质 241
第二节 多义词的种类 243
第三节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247
第十六章 同义词 249
第一节 同义词的性质和种类 249
第二节 无条件同义词 251
壹 无条件同义词的性质 251
贰 无条件同义词的来路 252
第三节 条件同义词 256
壹 交搭同义词 256
贰 类属变义同义词 261
第四节 同义词在修辞上的作用 263
第十七章 近义词 266
第一节 近义词的性质 、 种类以及它跟同义词的区别 266
壹 性质 266
贰 种类 266
叁 近义词和同义词的区别 267
第二节 近义词的区别 268
壹 区别近义词的造词结构分析方法 268
贰 近义词区别举例 271
第三节 近义词在修辞上的作用 280
第十八章 反义词 286
第一节 反义词的性质和它跟同义词 、 近义词的关系 286
壹 反义词的性质 286
贰 反义词和同义词的关系 287
叁 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关系 289
第二节 反义词的种类 290
壹 可以逆用的反义词 290
贰 不可逆用的反义词 292
叁 可逆和不可逆两种反义关系图解 294
第三节 反义词在修辞上的作用 295
第三篇 几种特殊性的词汇
第十九章 方言词汇 299
第一节 现代汉语方言概况 299
壹 现代汉语方言的一般区划 299
贰 现代汉语方言的语言情况 301
第二节 现代汉语方言词汇 303
壹 汉语方言词汇里的两类词群 303
贰 汉语方言词汇的错杂情况 306
第三节 汉语方言词汇的历史地位和性质 316
第四节 在作品中不要自然主义地滥用方言土话 318
第二十章 专业词汇和同行语词汇 321
第一节 专业词汇和同行语词汇的性质 321
壹 爲什麽会出现这两类词汇? 321
贰 专业词汇和同行语词汇在性质上是跟方言不同的 322
叁 同行语只是全民语言的支派 , 不成其爲独立语言 323
第二节 专业词汇 324
第三节 同行语词汇 329
壹 汉语的两种同行语 329
贰 同行语因爲它离开全民立场终久是要消失的335
第二十一章 外来语词汇 337
第一节 外来语词汇是长期积累的 337
第二节 外来语词的种类和性质 340
第三节 借词 342
壹 借词和它的种类 342
贰 借词在汉语中的简化 348
第四节 译词 349
壹 译词跟它和借词的区别 349
贰 译词的种类和性质 349
第五节 外来语词的统一和使用 351
壹 外来语词的混乱现象必须澄清 351
贰 不要滥用外来语词 355
第四篇 基本词汇
第二十二章 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性质 359
第一节 语言词汇中的主要东西是基本词汇 359
壹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359
贰 什麽样的一些词才是词汇中的主要东西? 360
叁 词汇中主要的东西不就是常用词汇 365
第二节 基本词汇在词汇中的地位和基本词的整体性367
壹 基本词是一个完整的词 367
贰 单从词义研究基本词是不对的 368
第三节 基本词汇的历史性 373
第四节 基本词汇的全民性和现实性 377
第二十三章 如何从现代汉语词汇中推寻基本词汇 381
第一节 基本词汇的性能不能作判定基本词汇的标准 381
壹 基本词汇的两种词汇性能 381
贰 历史稳定性和造词能力并不是基本词所独有的 383
第二节 推寻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主要线索 389
壹 历史线索 ——— 从古汉语词汇中传承下来的现代汉语词是现代汉语基本词 389
贰 结构线索 392
第二十四章 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核心 ——— 根词 399
第一节 现代汉语根词的性质和界限 399
壹 根词是基本词汇里的主要东西 399
贰 根词和词根的区别 401
第二节 哪些基本词是现代汉语根词? 402
第五篇 基本词汇的累积 、 传承和发展
第二十五章 基本词汇历史稳定性的认识问题 407
第一节 基本词汇的历史稳定性是在语言发展中相对地提出来的 407
第二节 基本词汇累积 、 传承和发展的不可分割 410
第二十六章 汉语基本词汇的累积 413
第一节 累积中的两个问题 ——— 时间和来路 413
第二节 新基本词的随时汇入 414
第三节 基本词的两条来路 418
壹 创造和发展的基本词 418
贰 从借词变成的基本词 420
第二十七章 汉语基本词的传承 423
第一节 汉语基本词的传承和汉语的新旧质变 423
第二节 汉语基本词在传承中的语音形式质变 424
壹 古今汉语语音系统在传承中已经渐变得很不相同 424
贰 汉语基本词的语音形式质变不能被书写形式所蒙蔽 427
第三节 汉语基本词在传承中的结构形式质变 438
壹 传承中结构形式质变的性质 、 原因和种类 438
贰 汉语基本词在传承中几种结构形式质变 439
第二十八章 汉语基本词的发展 442
第一节 汉语基本词在传承中的分化 442
第二节 汉语基本词在传承中的变异 449
壹 性质和种类 449
贰 在传承中的三种变异 450
第二十九章 汉语基本词在传承中个别地新陈代谢和失用454
第一节 从汉语史看基本词的传承现象 454
第二节 汉语基本词的新陈代谢 ——— 同义词的新旧交替 457
壹 由于方言同义词的交替造成的基本词新陈代谢 457
贰 由于古今同义词的交替而造成的基本词的新陈代谢 459
第三节 汉语基本词汇在传承累积中个别基本词分别地逐渐失用和消亡 462
壹 传承中失用消亡的原因和它跟新陈代谢的区别 462
贰 有些基本词逐渐失用进入历史词汇 463
叁 有些基本词长期失用接近消亡 464
第三十章 汉语基本词汇的稳固性和抵抗性 466
第一节 汉语基本词汇的稳固性 466
第二节 汉语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的稳固性使它对强迫同化表现了巨大的抵抗力量470
第三部分 词汇音变
第三十一章 词汇音变以及研究它的目的和方法 477
第一节 词汇音变和它的种类 477
壹 音位变化和词汇音变 477
贰 汉语音变的种类 480
第二节 研究词汇音变的目的和方法 482
壹 研究词汇音变的目的 482
贰 研究词汇音变的方法 485
第三十二章 汉语造词音变 486
第一节 一般的造词音变 486
壹 变化声调的造词音变 486
贰 变更发音方法的造词音变 ——— 用送气与否来作分化的造词音变 491
叁 变更音素的造词音变 493
第二节 后缀 “ 儿 ” 的造词音变 ———“ 儿 ” 化音变 499
壹 无韵尾音节的 “ 儿 ” 化音变 500
贰 有韵尾音节的 “ 儿 ” 化音变 501
第三十三章 汉语说话音变 505
第一节 说话音变的性质和种类 505
壹 说话音变跟造词音变的区别 505
贰 说话音变的种类 505
第二节 系统的说话音变 506
壹 个人的系统的说话音变 506
贰 社会的系统的说话音变 ——— 方言音变 509
第三节 非系统的说话音变 514
壹 非系统音变的性质和种类 514
贰 东北方言词的几种非系统的说话音变 515
^ 收 起
本书使用的标音符号 1
第一部分 词
第一篇 词的性质和结构
第一章 词的性质 5
第一节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5
壹 语言是以组词成句的语法组织词来说成的 5
贰 词是一个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的语言最小单位6
第二节 词是概念的名称 9
壹 语言的词和逻辑的名辞 9
贰 概念的名辞并不全都是词 11
叁 语言和思维不是同一现象 , 不能用词来顶替
概念 ——— 词是一种假定性的东西 12
第三节 词是一种现实的条件刺激物 14
壹 条件反射和第一信号系统 14
贰 第二信号系统和词 17
叁 词是一种现实的条件刺激物 19
肆 词的可了解性和词的组织形式关系 21
第四节 词的两种意义跟实词和虚词 22
第二章 词的结构 24
第一节 词素 24
第二节 词根 26
壹 词根 、 派生词和同族词 26
贰 汉语词根的性质 28
叁 探索词根必须是语言的和历史的 36
肆 汉语词根研究和汉语语源学 37
第三节 结构和成分 39
壹 汉语词的两种结构 39
贰 词身和词尾 40
叁 汉语词身的造词结构 41
肆 词根造词结构的几种成分 42
第二篇 词 义
第三章 词义的性质 51
第一节 词义的语言性质 51
第二节 词义跟概念的关系和差别 53
第四章 词义的发展 56
第一节 词义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56
第二节 词义发展的方向 57
第三节 词义发展的道路 59
壹 深化 60
贰 引申 62
叁 分化 63
第五章 词义的转变 68
第一节 词义转变的原因 、 种类和一般的归趋 68
第二节 词义扩大 69
壹 从部分扩大到全体的 70
贰 从个别扩大到一般的 70
叁 词义扩大和词义引申的区别 73
第三节 词义缩小 73
第四节 词义转移 75
第五节 三种词义转变的比较 76
第三篇 造词法
第六章 造词基础 81
第一节 造词的社会基础 81
壹 在社会生活中新事物出现往往跟它相应地産生新词 81
贰 新词的创造是和它所标志的事物没有必然的和本质的关系的 82
叁 但是新词的命名又不是和它所标志的事物毫无关系的 82
第二节 造词的认识基础 83
壹 认识的发展在语言上常是与之相应地産生新词 83
贰 新旧认识联想旧词往往成爲造成新词的基础 85
第三节 造词的语言基础 86
壹 已有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是依之成词的传统的语言基础 86
贰 语言的新旧质变和造词基础的新旧质 88
叁 语言的新旧质变也往往促成重造新词 90
第七章 造词的方法和种类 91
第一节 造词方法跟造词结构的关系和区别 91
第二节 汉语造词方法的分类标准 92
第八章 语音造词方法 ——— 象声造词 95
第九章 语义造词方法 ——— 变义造词和比拟造词 99
第一节 变义造词 99
壹 引申变义造词 101
贰 转化变义造词 102
第二节 比拟造词 109
壹 单纯比拟造词 110
贰 条件比拟造词 113
第十章 结构造词方法 ( 上 )——— 词汇 — 结构造词方法 116
第一节 非词根结构造词 117
壹 词组结构造词 117
贰 短句结构造词 124
第二节 词根结构造词 125
壹 分化造词 125
贰 附注造词 136
叁 重叠造词 139
第十一章 结构造词方法 ( 下 )——— 形态 — 结构造词方法145
第一节 音变造词 145
壹 改变部分音素的音变造词 146
贰 不改变音素的音变造词 150
第二节 附缀造词 156
壹 性质和种类 156
贰 前缀 “ 阿 ”、“ 老 ”、“ 第 ”、“ 初 ” 的形成 157
叁 后缀 “ 者 ”、“ 家 ” 的形成 159
肆 后缀 “ 儿 ” 的略史跟它的作用 160
第十二章 汉语造词法的新旧质 172
第一节 汉语造词法的新旧质区别 172
第二节 汉语造词法的新质是从旧质中滋生出来的 176
第二部分 词汇和基本词汇
第一篇 词 汇
第十三章 现代汉语词汇 185
第一节 词汇的一般性质 185
壹 词和词汇 185
贰 词汇和语法在语言中同等重要 186
叁 词汇发展反映着语言发展 186
肆 词汇发展是不和基础变化相应的 187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词汇是一种民族语言词汇 188
壹 民族语言性质和它跟民族的关系 189
贰 汉民族和汉民族语言 190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词汇是随着汉语发展长期累积而成的 201
第四节 如何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区别古今汉语词 205
壹 在汉语词汇中区别古今词的必要 205
贰 辨别古今汉语词的标准 207
叁 同义词中的古今汉语词 213
肆 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汇中的古汉语词问题 216
第二篇 词在词汇里的几种相对关系
第十四章 同音词 227
第一节 同音词出现的原因和种类 227
第二节 结构同音词 229
壹 由语义造词形成的结构同音词 230
贰 由结构造词形成的结构同音词 230
第三节 派生同音词 235
壹 一般音变派生同音词 236
贰 “ 儿 ” 化音变派生同音词 237
第四节 同音词在语言上的作用 238
壹 同音词在修辞上的作用 238
贰 误用同音词在语言上造成的混乱 239
第十五章 多义词 241
第一节 多义词的性质 241
第二节 多义词的种类 243
第三节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247
第十六章 同义词 249
第一节 同义词的性质和种类 249
第二节 无条件同义词 251
壹 无条件同义词的性质 251
贰 无条件同义词的来路 252
第三节 条件同义词 256
壹 交搭同义词 256
贰 类属变义同义词 261
第四节 同义词在修辞上的作用 263
第十七章 近义词 266
第一节 近义词的性质 、 种类以及它跟同义词的区别 266
壹 性质 266
贰 种类 266
叁 近义词和同义词的区别 267
第二节 近义词的区别 268
壹 区别近义词的造词结构分析方法 268
贰 近义词区别举例 271
第三节 近义词在修辞上的作用 280
第十八章 反义词 286
第一节 反义词的性质和它跟同义词 、 近义词的关系 286
壹 反义词的性质 286
贰 反义词和同义词的关系 287
叁 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关系 289
第二节 反义词的种类 290
壹 可以逆用的反义词 290
贰 不可逆用的反义词 292
叁 可逆和不可逆两种反义关系图解 294
第三节 反义词在修辞上的作用 295
第三篇 几种特殊性的词汇
第十九章 方言词汇 299
第一节 现代汉语方言概况 299
壹 现代汉语方言的一般区划 299
贰 现代汉语方言的语言情况 301
第二节 现代汉语方言词汇 303
壹 汉语方言词汇里的两类词群 303
贰 汉语方言词汇的错杂情况 306
第三节 汉语方言词汇的历史地位和性质 316
第四节 在作品中不要自然主义地滥用方言土话 318
第二十章 专业词汇和同行语词汇 321
第一节 专业词汇和同行语词汇的性质 321
壹 爲什麽会出现这两类词汇? 321
贰 专业词汇和同行语词汇在性质上是跟方言不同的 322
叁 同行语只是全民语言的支派 , 不成其爲独立语言 323
第二节 专业词汇 324
第三节 同行语词汇 329
壹 汉语的两种同行语 329
贰 同行语因爲它离开全民立场终久是要消失的335
第二十一章 外来语词汇 337
第一节 外来语词汇是长期积累的 337
第二节 外来语词的种类和性质 340
第三节 借词 342
壹 借词和它的种类 342
贰 借词在汉语中的简化 348
第四节 译词 349
壹 译词跟它和借词的区别 349
贰 译词的种类和性质 349
第五节 外来语词的统一和使用 351
壹 外来语词的混乱现象必须澄清 351
贰 不要滥用外来语词 355
第四篇 基本词汇
第二十二章 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性质 359
第一节 语言词汇中的主要东西是基本词汇 359
壹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359
贰 什麽样的一些词才是词汇中的主要东西? 360
叁 词汇中主要的东西不就是常用词汇 365
第二节 基本词汇在词汇中的地位和基本词的整体性367
壹 基本词是一个完整的词 367
贰 单从词义研究基本词是不对的 368
第三节 基本词汇的历史性 373
第四节 基本词汇的全民性和现实性 377
第二十三章 如何从现代汉语词汇中推寻基本词汇 381
第一节 基本词汇的性能不能作判定基本词汇的标准 381
壹 基本词汇的两种词汇性能 381
贰 历史稳定性和造词能力并不是基本词所独有的 383
第二节 推寻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主要线索 389
壹 历史线索 ——— 从古汉语词汇中传承下来的现代汉语词是现代汉语基本词 389
贰 结构线索 392
第二十四章 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核心 ——— 根词 399
第一节 现代汉语根词的性质和界限 399
壹 根词是基本词汇里的主要东西 399
贰 根词和词根的区别 401
第二节 哪些基本词是现代汉语根词? 402
第五篇 基本词汇的累积 、 传承和发展
第二十五章 基本词汇历史稳定性的认识问题 407
第一节 基本词汇的历史稳定性是在语言发展中相对地提出来的 407
第二节 基本词汇累积 、 传承和发展的不可分割 410
第二十六章 汉语基本词汇的累积 413
第一节 累积中的两个问题 ——— 时间和来路 413
第二节 新基本词的随时汇入 414
第三节 基本词的两条来路 418
壹 创造和发展的基本词 418
贰 从借词变成的基本词 420
第二十七章 汉语基本词的传承 423
第一节 汉语基本词的传承和汉语的新旧质变 423
第二节 汉语基本词在传承中的语音形式质变 424
壹 古今汉语语音系统在传承中已经渐变得很不相同 424
贰 汉语基本词的语音形式质变不能被书写形式所蒙蔽 427
第三节 汉语基本词在传承中的结构形式质变 438
壹 传承中结构形式质变的性质 、 原因和种类 438
贰 汉语基本词在传承中几种结构形式质变 439
第二十八章 汉语基本词的发展 442
第一节 汉语基本词在传承中的分化 442
第二节 汉语基本词在传承中的变异 449
壹 性质和种类 449
贰 在传承中的三种变异 450
第二十九章 汉语基本词在传承中个别地新陈代谢和失用454
第一节 从汉语史看基本词的传承现象 454
第二节 汉语基本词的新陈代谢 ——— 同义词的新旧交替 457
壹 由于方言同义词的交替造成的基本词新陈代谢 457
贰 由于古今同义词的交替而造成的基本词的新陈代谢 459
第三节 汉语基本词汇在传承累积中个别基本词分别地逐渐失用和消亡 462
壹 传承中失用消亡的原因和它跟新陈代谢的区别 462
贰 有些基本词逐渐失用进入历史词汇 463
叁 有些基本词长期失用接近消亡 464
第三十章 汉语基本词汇的稳固性和抵抗性 466
第一节 汉语基本词汇的稳固性 466
第二节 汉语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的稳固性使它对强迫同化表现了巨大的抵抗力量470
第三部分 词汇音变
第三十一章 词汇音变以及研究它的目的和方法 477
第一节 词汇音变和它的种类 477
壹 音位变化和词汇音变 477
贰 汉语音变的种类 480
第二节 研究词汇音变的目的和方法 482
壹 研究词汇音变的目的 482
贰 研究词汇音变的方法 485
第三十二章 汉语造词音变 486
第一节 一般的造词音变 486
壹 变化声调的造词音变 486
贰 变更发音方法的造词音变 ——— 用送气与否来作分化的造词音变 491
叁 变更音素的造词音变 493
第二节 后缀 “ 儿 ” 的造词音变 ———“ 儿 ” 化音变 499
壹 无韵尾音节的 “ 儿 ” 化音变 500
贰 有韵尾音节的 “ 儿 ” 化音变 501
第三十三章 汉语说话音变 505
第一节 说话音变的性质和种类 505
壹 说话音变跟造词音变的区别 505
贰 说话音变的种类 505
第二节 系统的说话音变 506
壹 个人的系统的说话音变 506
贰 社会的系统的说话音变 ——— 方言音变 509
第三节 非系统的说话音变 514
壹 非系统音变的性质和种类 514
贰 东北方言词的几种非系统的说话音变 515
^ 收 起
孙常叙(1908-1994),又名晓野,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曾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吉林省文史馆馆长。先生毕生钻研甲骨、金文与文献考证,并致力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研究,其提出的写词法等理论体系具有开创性意义。主要著作有《汉语词汇》、《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孙常叙古文字学论集》、《楚辞九歌整体系解》。
孙常叙先生《汉语词汇》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全面地研究汉语词汇的专着,是汉语词汇学的开山之作。
全书以现代汉语实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词”、“词汇和基本词汇”及“词汇音变”三个方面对汉语词汇的一些主要问题和一般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一部分论述词的性质和结构、词义及造词法。第二部分具体论述现代汉语词汇的性质及其与古汉语词汇的关系和区别;同音词、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几种词汇襄的相对关系;汉语方言词汇、专业词汇、同行语词汇和外来语词汇等几种特殊性词汇的性质和种类;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性质及其核心——词根问题;以及汉语基本词汇的累积、传承和发展。第三部分论述汉语造词音变和说话音变。
该书1956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繁体印行,后于2006年由商务印书馆以简体重新排印出版。六十余年来,对我国汉语词汇学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并已成为高校必读的词汇学专着。此次收入“孙常叙着作集”,以商务版重排本为基础,恢复繁体排印,在尽可能尊重原着的基础上,对标点符号、音标符号、注释方式、示例引证等按现行规范与丛书体例稍加调整和处理,并对个别疏失之处作了校改,以期更准确、更完善地呈现这一重要论着。
^ 收 起
全书以现代汉语实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词”、“词汇和基本词汇”及“词汇音变”三个方面对汉语词汇的一些主要问题和一般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一部分论述词的性质和结构、词义及造词法。第二部分具体论述现代汉语词汇的性质及其与古汉语词汇的关系和区别;同音词、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几种词汇襄的相对关系;汉语方言词汇、专业词汇、同行语词汇和外来语词汇等几种特殊性词汇的性质和种类;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性质及其核心——词根问题;以及汉语基本词汇的累积、传承和发展。第三部分论述汉语造词音变和说话音变。
该书1956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繁体印行,后于2006年由商务印书馆以简体重新排印出版。六十余年来,对我国汉语词汇学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并已成为高校必读的词汇学专着。此次收入“孙常叙着作集”,以商务版重排本为基础,恢复繁体排印,在尽可能尊重原着的基础上,对标点符号、音标符号、注释方式、示例引证等按现行规范与丛书体例稍加调整和处理,并对个别疏失之处作了校改,以期更准确、更完善地呈现这一重要论着。
^ 收 起
比价列表
1人想要1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