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间的思想
代序世界政治秩序的重组与东亚现代性问题
——以日本“近代的超克”和“脱亚入欧”论为例
上编日本与亚洲—中国
一福泽谕吉“文明论”的等级结构及其源流
——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
二近代日本有关“中国”和”东洋”的知识生产
——橘朴中国社会思想论与东洋共同社会的构想
三社会革命与亚洲改造的大视野
——尾崎秀实的现代中国论
查看完整 赵京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1997年毕业于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先后在日本埼玉大学、爱知大学、东京大学等担任客座教授。著有《日本后现代与知识左翼》(三联书店,2007)、《周氏兄弟与日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转向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等。译著有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北京苦住庵记》《人歌人哭大旗前》;子安宣邦《日本现代思想批判》;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世界史的构造》等。另,主编有中文版六卷本《柄谷行人文集》。
本书旨在构筑思想、文学上的中日同时代史。上编以日本与亚洲—中国的相互关联为主要议题,下编则以中国与亚洲—日本的彼此互动为讨论对象。这样的结构安排,目的在于努力实现中日间你来我往的“思想连锁”。
书中的“亚洲”,既是作为思想传播媒介的实体空间,也是方法论视角上的想象空间。正如我们不能在一国内部讨论近代历史一样,中日间的思想、文学也需要在广阔的亚洲空间下叙述。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现代化理论出现以来,中国学界受其影响形成了从西方或日本的“冲击”下来思考20世纪中国问题的思维定势。中日同时代史的构筑,则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原20世纪东亚思想、文学的历史原生态。
代序世界政治秩序的重组与东亚现代性问题
——以日本“近代的超克”和“脱亚入欧”论为例
上编日本与亚洲—中国
一福泽谕吉“文明论”的等级结构及其源流
——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
二近代日本有关“中国”和”东洋”的知识生产
——橘朴中国社会思想论与东洋共同社会的构想
三社会革命与亚洲改造的大视野
——尾崎秀实的现代中国论
四战后日本的中国革命及鲁迅论述
——东亚同时代史视角
五在东亚两洋间重述“亚洲—中国”
——近代日本的东洋学/中国学谱系
六另一时代语境下的日本亚洲主义
——战后日本的亚洲经援外交
下编中国与亚洲—日本
七亚洲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消退及其后果
——以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为讨论中心
八在东亚历史剧变中重估鲁迅传统
——论鲁迅的“东亚意识”及其影响力
九五四时期有关“道教中国”的认识互动
——鲁迅与橘朴关系考
十国民时代的中国文学史编撰体制之创建
——鲁迅与盐谷温的学术互动与政治歧途
十一普罗文学的政治性与世界性
——小林多喜二、鲁迅兼及19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
十二游走于中日间的文化人的宿命
——论周作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外编
我观“骡子文化”
灾难共同体与文化国家的选择
鲁迅后期的国际主义问题
被遗忘的那一代学人
后记:构筑中日间的东亚同时代史
^ 收 起 赵京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1997年毕业于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先后在日本埼玉大学、爱知大学、东京大学等担任客座教授。著有《日本后现代与知识左翼》(三联书店,2007)、《周氏兄弟与日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转向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等。译著有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北京苦住庵记》《人歌人哭大旗前》;子安宣邦《日本现代思想批判》;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世界史的构造》等。另,主编有中文版六卷本《柄谷行人文集》。
本书旨在构筑思想、文学上的中日同时代史。上编以日本与亚洲—中国的相互关联为主要议题,下编则以中国与亚洲—日本的彼此互动为讨论对象。这样的结构安排,目的在于努力实现中日间你来我往的“思想连锁”。
书中的“亚洲”,既是作为思想传播媒介的实体空间,也是方法论视角上的想象空间。正如我们不能在一国内部讨论近代历史一样,中日间的思想、文学也需要在广阔的亚洲空间下叙述。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现代化理论出现以来,中国学界受其影响形成了从西方或日本的“冲击”下来思考20世纪中国问题的思维定势。中日同时代史的构筑,则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原20世纪东亚思想、文学的历史原生态。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