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懋建集/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六辑)

《杨懋建集/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六辑)》收录杨懋建诗文、杂著共5种,以诗、词、文、笔记为序。
《杨懋建集/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六辑)》诗文集3种,现存4种版本:1922年杨氏还读书堂《留香小阁诗词抄》刻本(以下简称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留香小阁诗附词》光绪精抄本(以下简称精抄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实事求是斋文抄》《留香小阁诗词抄》《实事求是斋杂存》稿本(以下统一简称稿本)、广东中山大学图书馆藏《留香小阁诗词各一卷文不分卷》抄本(以下简称抄本)。稿本《留香小阁诗词抄》《实事求是斋杂存》、抄本诗词文全见于刻本、精抄本,故不再独立出目。
诗词点校,以刻本为底本,精抄本为补校本,稿本、抄本为参校本。散文部分,精抄本、稿本、抄本亦多有重复,以精抄本为底本,稿本、抄本为参校本。稿本《实事求是斋文抄》所录散文2篇不见载于其他版本,独立成目,不出校。
《杨懋建集/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六辑)》作品排列遵照底本顺序,为保持别集原貌,杨懋建诗词文之外的他人之作未另外析出,按原顺序排列。
笔记《京尘杂录》版本纷纭,但后世铅印本、排印本、影印本均以清光绪十二年(1886)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为底本,《杨懋建集/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六辑)》亦从之,不再出校。
由《京尘杂录》择录而成的《帝城花样》现存5种版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朱格稿抄本(以下简称稿抄本)、清宣统二年(1910)上海国学扶轮社铅印本(以下简称铅印本)、1936年上海群学社铅印本、1978年台北新兴书局《笔记小说大观》影印本、1996年河北教育出版社《清代笔记小说》影印本,后3种均以上海国学扶轮社铅印本为底本。点校时,以清宣统二年(1910)上海国学扶轮社铅印本为底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稿抄本为参校本。
《杨懋建集/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六辑)》诗文集3种,现存4种版本:1922年杨氏还读书堂《留香小阁诗词抄》刻本(以下简称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留香小阁诗附词》光绪精抄本(以下简称精抄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实事求是斋文抄》《留香小阁诗词抄》《实事求是斋杂存》稿本(以下统一简称稿本)、广东中山大学图书馆藏《留香小阁诗词各一卷文不分卷》抄本(以下简称抄本)。稿本《留香小阁诗词抄》《实事求是斋杂存》、抄本诗词文全见于刻本、精抄本,故不再独立出目。
诗词点校,以刻本为底本,精抄本为补校本,稿本、抄本为参校本。散文部分,精抄本、稿本、抄本亦多有重复,以精抄本为底本,稿本、抄本为参校本。稿本《实事求是斋文抄》所录散文2篇不见载于其他版本,独立成目,不出校。
《杨懋建集/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六辑)》作品排列遵照底本顺序,为保持别集原貌,杨懋建诗词文之外的他人之作未另外析出,按原顺序排列。
笔记《京尘杂录》版本纷纭,但后世铅印本、排印本、影印本均以清光绪十二年(1886)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为底本,《杨懋建集/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六辑)》亦从之,不再出校。
由《京尘杂录》择录而成的《帝城花样》现存5种版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朱格稿抄本(以下简称稿抄本)、清宣统二年(1910)上海国学扶轮社铅印本(以下简称铅印本)、1936年上海群学社铅印本、1978年台北新兴书局《笔记小说大观》影印本、1996年河北教育出版社《清代笔记小说》影印本,后3种均以上海国学扶轮社铅印本为底本。点校时,以清宣统二年(1910)上海国学扶轮社铅印本为底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稿抄本为参校本。
比价列表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