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典藏纪念版)
第一章……农民的儿子(1904—1920)
邓小平本名叫邓希贤,他年轻时从事革命活动后才改名为邓小平。他1904 年8 月22 日出生于中国西南最大的省——四川省的农村。邓小平的父亲邓文明,是个小地主。母亲淡氏,是邓文明的第二任妻子。邓家居住在距广安县城几里远的牌坊村。广安县位于四川省的东部,这里山川密布,景色秀丽。
第二章……油印博士(1920—1926)
邓小平在开始职业革命生涯后不久,就赢得了一个雅号:油印博士。这从许多勤工俭学学生的回忆录中都能看到,但究竟是谁给他起的这个雅号,目前已无从考证了。他之所以被冠以“油印博士”的雅号,主要是因为他非常认真地在蜡板上刻写旅欧共青团支部的半月刊《赤光》上的每一篇文章,并且负责油印工作。他所刻写的这些文章,有很多被保存了下来,上面的字迹一看就…
查看完整
邓小平本名叫邓希贤,他年轻时从事革命活动后才改名为邓小平。他1904 年8 月22 日出生于中国西南最大的省——四川省的农村。邓小平的父亲邓文明,是个小地主。母亲淡氏,是邓文明的第二任妻子。邓家居住在距广安县城几里远的牌坊村。广安县位于四川省的东部,这里山川密布,景色秀丽。
第二章……油印博士(1920—1926)
邓小平在开始职业革命生涯后不久,就赢得了一个雅号:油印博士。这从许多勤工俭学学生的回忆录中都能看到,但究竟是谁给他起的这个雅号,目前已无从考证了。他之所以被冠以“油印博士”的雅号,主要是因为他非常认真地在蜡板上刻写旅欧共青团支部的半月刊《赤光》上的每一篇文章,并且负责油印工作。他所刻写的这些文章,有很多被保存了下来,上面的字迹一看就…
查看完整
理查德▪伊文思,英国外交官,曾任英国驻华大使。
伊文思1952年加入外交部,出任驻华大使前曾分别在1955年至1957年和在1962年至1964年两度任职于北京的英国驻华代办处。在驻华大使任内,伊文思还兼任中英香港前途谈判英方代表团团长,负责与中方主持第八轮至最后第22轮谈判。事实上,双方的主要共识在柯利达爵士在任驻华大使和英方团长时已经定调,因此伊文思作为英方代表团团长的主要职责,是要在有限时间内草拟好《中英联合声明》的内容。连串的中英谈判最终促成英揆撒切尔夫人与中国总理赵紫阳在1984年12月19日于北京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确认香港主权在1997年移交中国。
伊文思在任驻华大使的后期还安排中英两国重要人物连串互访,当中包括参与安排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1986年10月对中国展开历史性国事访问。
查看完整
伊文思1952年加入外交部,出任驻华大使前曾分别在1955年至1957年和在1962年至1964年两度任职于北京的英国驻华代办处。在驻华大使任内,伊文思还兼任中英香港前途谈判英方代表团团长,负责与中方主持第八轮至最后第22轮谈判。事实上,双方的主要共识在柯利达爵士在任驻华大使和英方团长时已经定调,因此伊文思作为英方代表团团长的主要职责,是要在有限时间内草拟好《中英联合声明》的内容。连串的中英谈判最终促成英揆撒切尔夫人与中国总理赵紫阳在1984年12月19日于北京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确认香港主权在1997年移交中国。
伊文思在任驻华大使的后期还安排中英两国重要人物连串互访,当中包括参与安排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1986年10月对中国展开历史性国事访问。
查看完整
《邓小平传》70周年典藏纪念版是西方邓小平研究专家、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Richard Evans)三十年心血之作。作者与邓小平多次面对面接触,潜心研究邓小平本人和他的著作,完成本书,目的是讲述一个故事里的故事——20世纪中国历史大故事中的邓小平生平故事。他站在独特的立场,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并展示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带着读者重温20世纪中国的跌宕历史。
《邓小平传》70周年典藏纪念版是一部公观公正的纪念碑式传记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者来到中国,担任英国驻华代办处的政治参赞。他为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所作的报告所吸引,并对传主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4至1988年,他担任英国驻华大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和邓小平。
《邓小平传》70周年典藏纪念版是一部公观公正的纪念碑式传记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者来到中国,担任英国驻华代办处的政治参赞。他为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所作的报告所吸引,并对传主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4至1988年,他担任英国驻华大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和邓小平。
第一章……农民的儿子(1904—1920)
邓小平本名叫邓希贤,他年轻时从事革命活动后才改名为邓小平。他1904 年8 月22 日出生于中国西南最大的省——四川省的农村。邓小平的父亲邓文明,是个小地主。母亲淡氏,是邓文明的第二任妻子。邓家居住在距广安县城几里远的牌坊村。广安县位于四川省的东部,这里山川密布,景色秀丽。
第二章……油印博士(1920—1926)
邓小平在开始职业革命生涯后不久,就赢得了一个雅号:油印博士。这从许多勤工俭学学生的回忆录中都能看到,但究竟是谁给他起的这个雅号,目前已无从考证了。他之所以被冠以“油印博士”的雅号,主要是因为他非常认真地在蜡板上刻写旅欧共青团支部的半月刊《赤光》上的每一篇文章,并且负责油印工作。他所刻写的这些文章,有很多被保存了下来,上面的字迹一看就知道是邓小平的,同他的个性特点一样,他的字体也保持着清晰、有力的特点。
第三章……军阀与布尔什维克(1926—1927)
在邓小平留法的五年间,中国的政治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军阀割据愈演愈烈,各地军阀为扩大和占领地盘的争夺蔓延到了除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以外的整个国家,大小军阀的数量急剧增加,发展至数以百计。
第四章……身处险境(1927—1931)
邓小平回国时,正值国内战乱纷纭,内战打得激烈之时。从这以后4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一直是在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环境中度过的,其中相对安全的一段时间是他刚回国时在西安的那4 个月,当时,他在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做政治工作。
第五章……长征(1931—1935)
长征开始的时候,邓小平仍然担任《红星》报的主编。红军出发时携带了大量装备,其中肯定也包括编印报纸所需的印刷设备。但在11 月底,他们横渡广西东北部的湘江时受到三面夹击,红军携带的大部分装备被迫丢掉。尽管如此,6 个星期后,当军队在贵州省遵义进行第一次休整时,《红星》报还是出版了一期综合性的特刊。邓小平一定参与了特刊的编纂。另外,他又一次担任了中央委员会秘书长,这是他第二次担任中央秘书长,有很多工作需要他去处理。
第六章……转战太行(1935—1945)
邓小平到一二九师时,该师已深入太行山区。太行山位于山西东南部,“山高势险”,“易守难攻”。事实上日本人并没有企图进攻太行山。1937年11月攻占省会太原后,日本人集中设防于从北、南、东通往太原的铁路线。依托山区,刘邓开始建立根据地,并考虑如何处理日军侵略后山西省的形势。
第七章……逐鹿中原(1945—1952)
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是全面内战的第一年。这一年,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战争爆发前夕更名为人民解放军。整个武装力量分成四个野战军,在除满洲之外的全国各个地方展开了防御战。整整一年的时间,刘邓的部队在山东西部,也就是在黄河南岸由东向西的铁路线两侧,同优势的国民党军队作战,他们重创敌军,尽管他们本身的伤亡并不重,但还是做了不少退却,让出不少土地。直到1948 年春天,邓小平及其部队的处境才开始有了转机。其余的共产党部队的防线进入了黄河与大别山区之间。这时,邓小平才能离开大别山区向豫北进军。5 月,他在那里被任命为党的中原局第一书记和中原野战军的政治委员,仍然同刘伯承并肩作战。
第八章……百花齐放(1952—1957)
任何年纪较大的中国大陆的作家、艺术家或专业人员,都忘不了1957 年,这一年发起了百花齐放运动。对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来说,这一年是在怀疑中开始,在希望中度过,但最后却以绝望结束。鼓励百花齐放的正是毛泽东。他当时希望中国经济进步,并且希望中国的党外知识分子能够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他认为党需要进行一次新的整风运动。这场运动如果能够鼓励党外人士参与,将会更为有效。
第九章……“大跃进”(1957—1965)
从1958 年到1962 年,中国经历了“大跃进”的混乱,以及混乱后灾难性的后果。“大跃进”是在1957 年12 月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开始的。“大跃进”的主要口号是“政治挂帅”和“两条腿走路”。“政治挂帅”,表达了毛的一个信念,即精神的或者说非物质的刺激在经济领域同样能产生出在政治运动中那种显著的效果。“两条腿走路”,是指城市的资本密集型的高技术工业部门和农村的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部门(包括工业和农业)共同发展。
第十章……走资派(1965—1973)
1967 年1 月至8 月,刘、邓两人在理论上都还是自由之人。但是,他们只能躲在中南海的围墙之内,甚至即使躲在中南海内也免不掉受到骚扰。1966 年12 月,刘少奇和他的妻子王光美身边的一些服务人员,在他们家中对他们夫妇举行了一次斗争大会。在街头,红卫兵不断示威声讨他们,官方和红卫兵的报纸更是不停地刊登诋毁他们两人的文章。刘少奇是他们最主要的攻击目标,并被指责为是“中国的赫鲁晓夫”和“中国第一号走资派”。在红卫兵的文章中,把邓小平称作“中国的第二号走资派”。
第十一章……打倒“四人帮”(1973—1976)
1976 年10 月5 日,在政治局会议上,大家做出最后的决定,逮捕“四人帮”。“四人帮”以及其他不知情的委员都未参加。10月6 日傍晚,当张春桥、王洪文和姚文元走进中南海准备参加华国锋召开的一次会议时,被汪东兴指挥的部队逮捕。大约在同一时候,毛远新和江青也分别在他们的住处遭到逮捕。据说,江青被带走的时候,还对着逮捕她的人大声怒骂。
第十二章……收拾善后(1976—1981)
逮捕“四人帮”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宣布,政治局已选举华国锋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从而更巩固了他的总理职位。但是,逮捕“四人帮”的消息并没有向外界透露,华国锋、叶剑英和汪东兴三位策划者希望这一行动能够继续保密,以便解除地方上“四人帮”余党的武装。“四人帮”在被逮捕前,已将重型武器分发给了上海和其他一些地方的民兵武装,王洪文还在中南海设立了特别指挥中心,命令各地的民兵随时准备采取武装行动。
第十三章……国家领导人(1981—1984)
在20 世纪80 年代,中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一致认定,邓小平是中国的国家领导人。然而,这个地位与他所担任的职务并不相称。他不是党的主席或总书记,也不是政府首脑,更没有像刘少奇一样担任国家主席,他的地位来自他的权威,而这种权威源于他过去的经历、领导才能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作为一名决策者、发言人和设计师所取得的成就。
第十四章……天安门(1984—1989)
1989 年春天,席卷中国大陆各大城市——不仅只有北京而已——并因而动摇全国基础的一项大运动发生了。导致1989 年学生运动的一项事件,是事先不可能预料到的:胡耀邦在4 月初参加政治局的一项会议时,突然心脏病发作,一个星期后,在4 月15 日,胡耀邦去世了。到了4月15日傍晚,北大学生已经在校园的树上挂上白色花环,并在墙上贴上大字报。第二天,其他大专院校也群起效法。4 月17 日星期一,几百名学生从北京西北郊区的大学区游行前往天安门广场,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面拉开悼念胡耀邦的布条。
第十五章……可敬的老人(1989—1993)
邓小平说他的身体仍旧很好。应该说,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这一事实。但是,看上去他忽然间显得老了许多。就身体状况来说,他选择这个时候退休是正确的。退休后他是如何打发时间的呢?大部分时间他是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的孩子们大多也是中年人了。他似乎与小女儿邓榕的关系最亲近。1992 年10 月,在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扶着他走进会场的就是她。邓小平继续打桥牌,还是与他的老牌友一起,包括万里和杨尚昆等人。他偶尔也接见外国来访者。1989年秋,他会见了基辛格和朝鲜的金日成。
结论
附录
^ 收 起
邓小平本名叫邓希贤,他年轻时从事革命活动后才改名为邓小平。他1904 年8 月22 日出生于中国西南最大的省——四川省的农村。邓小平的父亲邓文明,是个小地主。母亲淡氏,是邓文明的第二任妻子。邓家居住在距广安县城几里远的牌坊村。广安县位于四川省的东部,这里山川密布,景色秀丽。
第二章……油印博士(1920—1926)
邓小平在开始职业革命生涯后不久,就赢得了一个雅号:油印博士。这从许多勤工俭学学生的回忆录中都能看到,但究竟是谁给他起的这个雅号,目前已无从考证了。他之所以被冠以“油印博士”的雅号,主要是因为他非常认真地在蜡板上刻写旅欧共青团支部的半月刊《赤光》上的每一篇文章,并且负责油印工作。他所刻写的这些文章,有很多被保存了下来,上面的字迹一看就知道是邓小平的,同他的个性特点一样,他的字体也保持着清晰、有力的特点。
第三章……军阀与布尔什维克(1926—1927)
在邓小平留法的五年间,中国的政治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军阀割据愈演愈烈,各地军阀为扩大和占领地盘的争夺蔓延到了除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以外的整个国家,大小军阀的数量急剧增加,发展至数以百计。
第四章……身处险境(1927—1931)
邓小平回国时,正值国内战乱纷纭,内战打得激烈之时。从这以后4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一直是在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环境中度过的,其中相对安全的一段时间是他刚回国时在西安的那4 个月,当时,他在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做政治工作。
第五章……长征(1931—1935)
长征开始的时候,邓小平仍然担任《红星》报的主编。红军出发时携带了大量装备,其中肯定也包括编印报纸所需的印刷设备。但在11 月底,他们横渡广西东北部的湘江时受到三面夹击,红军携带的大部分装备被迫丢掉。尽管如此,6 个星期后,当军队在贵州省遵义进行第一次休整时,《红星》报还是出版了一期综合性的特刊。邓小平一定参与了特刊的编纂。另外,他又一次担任了中央委员会秘书长,这是他第二次担任中央秘书长,有很多工作需要他去处理。
第六章……转战太行(1935—1945)
邓小平到一二九师时,该师已深入太行山区。太行山位于山西东南部,“山高势险”,“易守难攻”。事实上日本人并没有企图进攻太行山。1937年11月攻占省会太原后,日本人集中设防于从北、南、东通往太原的铁路线。依托山区,刘邓开始建立根据地,并考虑如何处理日军侵略后山西省的形势。
第七章……逐鹿中原(1945—1952)
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是全面内战的第一年。这一年,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战争爆发前夕更名为人民解放军。整个武装力量分成四个野战军,在除满洲之外的全国各个地方展开了防御战。整整一年的时间,刘邓的部队在山东西部,也就是在黄河南岸由东向西的铁路线两侧,同优势的国民党军队作战,他们重创敌军,尽管他们本身的伤亡并不重,但还是做了不少退却,让出不少土地。直到1948 年春天,邓小平及其部队的处境才开始有了转机。其余的共产党部队的防线进入了黄河与大别山区之间。这时,邓小平才能离开大别山区向豫北进军。5 月,他在那里被任命为党的中原局第一书记和中原野战军的政治委员,仍然同刘伯承并肩作战。
第八章……百花齐放(1952—1957)
任何年纪较大的中国大陆的作家、艺术家或专业人员,都忘不了1957 年,这一年发起了百花齐放运动。对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来说,这一年是在怀疑中开始,在希望中度过,但最后却以绝望结束。鼓励百花齐放的正是毛泽东。他当时希望中国经济进步,并且希望中国的党外知识分子能够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他认为党需要进行一次新的整风运动。这场运动如果能够鼓励党外人士参与,将会更为有效。
第九章……“大跃进”(1957—1965)
从1958 年到1962 年,中国经历了“大跃进”的混乱,以及混乱后灾难性的后果。“大跃进”是在1957 年12 月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开始的。“大跃进”的主要口号是“政治挂帅”和“两条腿走路”。“政治挂帅”,表达了毛的一个信念,即精神的或者说非物质的刺激在经济领域同样能产生出在政治运动中那种显著的效果。“两条腿走路”,是指城市的资本密集型的高技术工业部门和农村的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部门(包括工业和农业)共同发展。
第十章……走资派(1965—1973)
1967 年1 月至8 月,刘、邓两人在理论上都还是自由之人。但是,他们只能躲在中南海的围墙之内,甚至即使躲在中南海内也免不掉受到骚扰。1966 年12 月,刘少奇和他的妻子王光美身边的一些服务人员,在他们家中对他们夫妇举行了一次斗争大会。在街头,红卫兵不断示威声讨他们,官方和红卫兵的报纸更是不停地刊登诋毁他们两人的文章。刘少奇是他们最主要的攻击目标,并被指责为是“中国的赫鲁晓夫”和“中国第一号走资派”。在红卫兵的文章中,把邓小平称作“中国的第二号走资派”。
第十一章……打倒“四人帮”(1973—1976)
1976 年10 月5 日,在政治局会议上,大家做出最后的决定,逮捕“四人帮”。“四人帮”以及其他不知情的委员都未参加。10月6 日傍晚,当张春桥、王洪文和姚文元走进中南海准备参加华国锋召开的一次会议时,被汪东兴指挥的部队逮捕。大约在同一时候,毛远新和江青也分别在他们的住处遭到逮捕。据说,江青被带走的时候,还对着逮捕她的人大声怒骂。
第十二章……收拾善后(1976—1981)
逮捕“四人帮”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宣布,政治局已选举华国锋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从而更巩固了他的总理职位。但是,逮捕“四人帮”的消息并没有向外界透露,华国锋、叶剑英和汪东兴三位策划者希望这一行动能够继续保密,以便解除地方上“四人帮”余党的武装。“四人帮”在被逮捕前,已将重型武器分发给了上海和其他一些地方的民兵武装,王洪文还在中南海设立了特别指挥中心,命令各地的民兵随时准备采取武装行动。
第十三章……国家领导人(1981—1984)
在20 世纪80 年代,中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一致认定,邓小平是中国的国家领导人。然而,这个地位与他所担任的职务并不相称。他不是党的主席或总书记,也不是政府首脑,更没有像刘少奇一样担任国家主席,他的地位来自他的权威,而这种权威源于他过去的经历、领导才能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作为一名决策者、发言人和设计师所取得的成就。
第十四章……天安门(1984—1989)
1989 年春天,席卷中国大陆各大城市——不仅只有北京而已——并因而动摇全国基础的一项大运动发生了。导致1989 年学生运动的一项事件,是事先不可能预料到的:胡耀邦在4 月初参加政治局的一项会议时,突然心脏病发作,一个星期后,在4 月15 日,胡耀邦去世了。到了4月15日傍晚,北大学生已经在校园的树上挂上白色花环,并在墙上贴上大字报。第二天,其他大专院校也群起效法。4 月17 日星期一,几百名学生从北京西北郊区的大学区游行前往天安门广场,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面拉开悼念胡耀邦的布条。
第十五章……可敬的老人(1989—1993)
邓小平说他的身体仍旧很好。应该说,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这一事实。但是,看上去他忽然间显得老了许多。就身体状况来说,他选择这个时候退休是正确的。退休后他是如何打发时间的呢?大部分时间他是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的孩子们大多也是中年人了。他似乎与小女儿邓榕的关系最亲近。1992 年10 月,在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扶着他走进会场的就是她。邓小平继续打桥牌,还是与他的老牌友一起,包括万里和杨尚昆等人。他偶尔也接见外国来访者。1989年秋,他会见了基辛格和朝鲜的金日成。
结论
附录
^ 收 起
理查德▪伊文思,英国外交官,曾任英国驻华大使。
伊文思1952年加入外交部,出任驻华大使前曾分别在1955年至1957年和在1962年至1964年两度任职于北京的英国驻华代办处。在驻华大使任内,伊文思还兼任中英香港前途谈判英方代表团团长,负责与中方主持第八轮至最后第22轮谈判。事实上,双方的主要共识在柯利达爵士在任驻华大使和英方团长时已经定调,因此伊文思作为英方代表团团长的主要职责,是要在有限时间内草拟好《中英联合声明》的内容。连串的中英谈判最终促成英揆撒切尔夫人与中国总理赵紫阳在1984年12月19日于北京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确认香港主权在1997年移交中国。
伊文思在任驻华大使的后期还安排中英两国重要人物连串互访,当中包括参与安排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1986年10月对中国展开历史性国事访问。
在1988年退休以后,他专注于撰写一部关于中共领导人邓小平的英文传记,传记于1993年出版,并被翻译成日文、中文、泰文和匈牙利文等多种语言。
译者简介:
田山,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关文献的编辑和研究工作。
^ 收 起
伊文思1952年加入外交部,出任驻华大使前曾分别在1955年至1957年和在1962年至1964年两度任职于北京的英国驻华代办处。在驻华大使任内,伊文思还兼任中英香港前途谈判英方代表团团长,负责与中方主持第八轮至最后第22轮谈判。事实上,双方的主要共识在柯利达爵士在任驻华大使和英方团长时已经定调,因此伊文思作为英方代表团团长的主要职责,是要在有限时间内草拟好《中英联合声明》的内容。连串的中英谈判最终促成英揆撒切尔夫人与中国总理赵紫阳在1984年12月19日于北京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确认香港主权在1997年移交中国。
伊文思在任驻华大使的后期还安排中英两国重要人物连串互访,当中包括参与安排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1986年10月对中国展开历史性国事访问。
在1988年退休以后,他专注于撰写一部关于中共领导人邓小平的英文传记,传记于1993年出版,并被翻译成日文、中文、泰文和匈牙利文等多种语言。
译者简介:
田山,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关文献的编辑和研究工作。
^ 收 起
《邓小平传》70周年典藏纪念版是西方邓小平研究专家、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Richard Evans)三十年心血之作。作者与邓小平多次面对面接触,潜心研究邓小平本人和他的著作,完成本书,目的是讲述一个故事里的故事——20世纪中国历史大故事中的邓小平生平故事。他站在独特的立场,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并展示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带着读者重温20世纪中国的跌宕历史。
《邓小平传》70周年典藏纪念版是一部公观公正的纪念碑式传记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者来到中国,担任英国驻华代办处的政治参赞。他为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所作的报告所吸引,并对传主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4至1988年,他担任英国驻华大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和邓小平。
《邓小平传》70周年典藏纪念版是一部公观公正的纪念碑式传记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者来到中国,担任英国驻华代办处的政治参赞。他为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所作的报告所吸引,并对传主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4至1988年,他担任英国驻华大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和邓小平。
比价列表
1人想要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