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杂谈(孙昌武文集)
作者:孙昌武
出版:中华书局 2019.8
定价:52.00 元
ISBN-13:9787101130270
ISBN-10:7101130275
去豆瓣看看 说“识字”
“识字”的深一层含义
阅读文学作品的“识字”
治学门径的“识字”
说“诗语”
“诗家语”
“理语”
词藻
意象
说“炼字”
查看完整 孙昌武,1937年生,辽宁营口人。南开大学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等职。治学集中在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宗教文化两个领域,著有《柳宗元传论》、《佛教与中国文学》、《道教与唐代文学》、《中国佛教文化史》、《禅宗十万讲》等;译作有《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古小说》等。
《文苑杂谈》确立十四个专题,详细论述古典诗文写作中有关文体、文风、语言运用、艺术技巧等内容,明晰概念,举出例证,考订辨析,加以论说,提出具有规律性的见解。如《数字入诗》则列举古代诗人把数字用在作品中的例子,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特有的运用数字的艺术技巧。每个专题均独立成篇,所述以小见大,内容充实,分析详密,理论有相当深度,提出许多对于文史研究具有规律性的问题并发表有启示、有价值的意见,是雅俗共赏的、具有丰厚学术内容的著作。
本书行文活泼,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论说间往往妙趣横生,不同知识层次的读者都会从中获益。
说“识字”
“识字”的深一层含义
阅读文学作品的“识字”
治学门径的“识字”
说“诗语”
“诗家语”
“理语”
词藻
意象
说“炼字”
“一字为功”
“一字师”和“诗中眼”
“炼字”与“炼意”
数字入诗
虚数和实数
“算博士”
“一”字的魅力
数字构成辞藻
说“对偶”
作“对子”
“对偶”作为修辞手段
诗的“对仗”
“对偶”作为“工具”
说“典故”
“事典”和“语典”
“典故”——一种特殊的词藻
“小众”的用典
“用典”与“出处”
“文章本天成”
说“四六”
从骈俪到“四六”
从“文学的自觉”到“文笔论”
“应用”骈文的流弊
骈文有佳作——精致的美文
杂谈“古文”
“古文”与“散文”
“古文”与“传奇”
“只是要作好文章”
骈、散间行
余论:真正意义的“作家”队伍形成
作文用“虚”
《归去来兮辞》的结构
文有“虚”、“实”
用“虚”斡旋
架空“虚”说
用“虚”的意义:散文的演进
“以文为戏”
关于《毛颖传》的争议
“以文为戏”作为一种为文传统
韩愈的“以文为戏”
“以文为戏”——散文艺术的一个标志
谈“谀墓”
——以韩愈为例
韩愈“谀墓”之讥
墓志作为史传散文
传奇笔法
散文艺术的开拓与创新
谈“避讳”
——以欧阳修碑志文为例
掩饰和隐讳
空话和套话
公论不易
附论:慎重使用碑志
说“联语”
朱自清说“门联”
联对非小道
联语作为箴铭
纪念、哀挽的联语
联语里的人间百态
杂谈“润笔”
“润笔”习俗种种
“润笔”厚薄、种类
“润笔”与“谀墓”
不受“润笔
^ 收 起 孙昌武,1937年生,辽宁营口人。南开大学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等职。治学集中在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宗教文化两个领域,著有《柳宗元传论》、《佛教与中国文学》、《道教与唐代文学》、《中国佛教文化史》、《禅宗十万讲》等;译作有《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古小说》等。
《文苑杂谈》确立十四个专题,详细论述古典诗文写作中有关文体、文风、语言运用、艺术技巧等内容,明晰概念,举出例证,考订辨析,加以论说,提出具有规律性的见解。如《数字入诗》则列举古代诗人把数字用在作品中的例子,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特有的运用数字的艺术技巧。每个专题均独立成篇,所述以小见大,内容充实,分析详密,理论有相当深度,提出许多对于文史研究具有规律性的问题并发表有启示、有价值的意见,是雅俗共赏的、具有丰厚学术内容的著作。
本书行文活泼,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论说间往往妙趣横生,不同知识层次的读者都会从中获益。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