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1933年3月-2019年2月)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前全国政协委员。1952年,年仅19岁的李学勤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殷墟甲骨整理工作;1953年底,转到历史研究所,担当侯外庐助手,参加《中国思想通史》写作;随着马王堆汉墓、银雀山汉简发现,又转去整理新出土的简牍帛书,重回考古和古文字学行当;1996年,63岁的李学勤担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历时五年,将中国有据可依的历史年代,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一直推到夏代初年……朱凤瀚称他为“开学术风气之先的导师人物”。李学勤提出了“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走出疑古时代”等主张,近年来他又投身于免遭秦火的战国竹简“清华简”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工作中。1996年,作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这一自然与人文科学交叉结合的大型科研项目,总目标是使作为先秦时期重要部分的夏、商、西周的年代学进一步量化,为更好地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2000年新世纪到来的时候,“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通过验收,公布了“夏商周年表”。为了更好地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呈现给大众,时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的李学勤老师主持编写了“中国古代文明探源”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