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891—1962),原名洪骍,字适之,别号自胜生、藏晖室主人,笔名:骍、铁、笑、天风等。安徽绩溪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10年,胡适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在康奈尔大学拿到文学学士学位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胡适深受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教他怎样思想。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言必有征”的治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