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论导读——中国艺术通识名师精品课
作者:白巍,许珂,张益嘉 编著
出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0.1
定价:88.00 元
ISBN-13:9787558614194
ISBN-10:7558614198
去豆瓣看看 序言 /003
前言 /007
章
顾恺之《 论画 》( 兼论《 魏晋胜流画赞 》) / 025
节 /033
传神写照,以形写神:顾恺之的“传神”论
第二节 /039
迁想妙得,置阵布势:顾恺之的人物画创作
第二章
谢赫《古画品录》(兼及姚《续画品》) /047
节 /055
气韵生动:绘画六法中的首要法则
第二节 /062
画分六品:绘画品评的六个标准
第三节 /064
披图可鉴:绘画的功能与地位
第三章
宗炳《画山水序》(兼及王微《叙画》) /069
节 /078
以形媚道,澄怀味象:山水的“畅神”功能
第二节 /080
卧游山水,神明降之:山水画的独立价值
第四章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089
节 /099
教化人伦,书画同体:绘画的功能与源流
第二节 /101
以气韵求其画:张彦远详解六法
第三节 /106
从自然至谨细:绘画品评的五等
第四节 /108
论画山水树石:山水画在唐代的变革
第五节 /110
连绵润媚,刚硬如飞:顾陆张吴用笔的特点
第五章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115
节 /121
非常之体,不拘常法:“逸品”的提出
第二节 /127
曲尽其妙,宛然如真:形神兼备的唐代绘画
第六章
荆浩《笔法记》/137
节 /144
度物象而取其真:荆浩的“图真”论
第二节 /149
图画之要:荆浩的绘画“六要”
第七章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161
节 /170
如其气韵,必在生知:郭若虚论“气韵非师”
第二节 /175
三家鼎峙,百代标程:郭若虚论北宋山水画
第八章
苏轼论画 /187
节 /194
士人画:不拘形似,借物寓意
第二节 /199
诗画一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三节 /203
常形常理:合于天造,厌于人意
第九章
郭熙、郭思《林泉高致》/209
节 /216
君子爱山水:山水画的功能与意义
第二节 /218
身即山川而取之:山水画的“真”
第三节 /220
山有三远:山水画中的空间观念
第十章 黄公望《写山水诀》/227
节 /232
士人家风:山水画的画格新变
第二节 /237
自然润色:笔墨兼具与浅绛山水
第三节 /241
法理兼容:山水画中的法与理
第十一章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245
节 /252
画分南北,南顿北渐: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第二节 /257
柔淡秀润,刚硬奇峭:南北二宗的绘画风格
第三节 /263
如麻披散,如斧斫木:南北宗的笔墨特征
第四节 /265
崇南抑北,南宗正脉:南北宗论的总结
第十二章
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271
节 /284
一画与众画:绘画创作的根本法则
第二节 /287
无法与有法:绘画创作的自我与创新精神
第三节 /290
蒙养与生活:绘画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
第四节 /293
资任与比德:绘画的主体与客体
第十三章
笪重光《画筌》/297
节 /303
山川气象,林峦交割:山水画的布局与命意
第二节 /306
虚实相生,无画即画:山水画中的留白与空境
第三节 /308
山水真容,境辟神开:山水画中的实境、真境与神境
第十四章
王原祁《雨窗漫笔》(兼论《麓台题画稿》) /315
节 /322
龙脉为体,开合起伏:山水画的结构与布局
第二节 /327
笔墨依存,设色取气:山水画的笔墨与设色
第三节 /330
向上研求,得意得气:山水画的仿古与摹古
后记 /337
附录
参考文献 /338
白巍,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从事中国古代绘画史、古代画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张大千》《齐白石》《宋辽金西夏绘画史》《似与不似》,主编《中华文明探微》《人间词画》等。许珂,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后进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修读中国美术史专业,2015年获得硕士学位,现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明代山水画、文人画艺术等,曾于《西北美术》《美术学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张益嘉,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修艺术双学位,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研究明清山水画。现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攻读博士学位,专注于明清园林绘画。
中国画论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理论,作者精心挑选出历朝*能体现国画精髓的画论名篇,分别介绍其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并结合历代名画,分析前人理论思维要点,明确艺术创作规律,再梳理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拓展理论维度,力求呈现中国画理论诞生、变化、发展的完整脉络,帮助广大中国画艺术爱好者、高校师生理解传统国画美学,积淀绘画修养,开拓精神世界,培养人文情怀。本书可作为美术、人文学科相关人士及广大爱好者研究中国画论的理论基础读物。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