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1
第一部分 双重本体
第一章 双重本体:形塑现代中国价值形态的基础 / 3
一、现代的,还是西方的 / 4
二、反思“五四”,还原自身文化的逻辑 / 12
三、重新定位中国文化传统 / 19
四、生活世界的“双重视野” / 27
五、“双重本体”的概念 / 32
六、“双重本体”的关系形态 / 43
第二章 现代个体权利与儒家传统中的“个体” / 57
一、“个体”之于现代性的意义 / 59
二、“个体本位”的消极影响及西方文化传统的抵御力量 / 67
三、“个体”在近现代中国的发现与陨落 / 72
四、儒家的道德自主性与非道德性的权利观念 / 77
五、儒家传统之于“个体”的现代意义 / 89
第三章 个体主义与家庭主义:新文化运动再反思 / 94
一、个体主义的倡导及个体的沉沦 / 95
二、家庭主义的批判及家庭的没落 / 102
三、现代中国的文化复兴需要建构双重命题 / 109
第二部分 迂回西方
第四章 “家”在近代伦理话语中的缺失及其缘由 / 115
一、亚里士多德论“家”的问题 / 116
二、近代“家庭”的契约化理解 / 121
三、财产问题的个人化处理 / 125
四、亲情问题的同情化理解 / 129
五、教育问题的自然化倾向 / 135
六、婚姻问题的法律化关系 / 138
七、“家”的双重性及“家”的瓦解 / 142
第五章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及其所代表的伦理性原则——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家庭”问题解读 / 148
一、近代“家庭”的契约化理解及黑格尔的批判 / 150
二、家庭的“伦理性原则” / 156
三、家庭与个体 / 164
四、家庭与市民社会 / 168
五、家庭与国家 / 175
第六章 关于“家”的一种现象学分析——基于莱维纳斯《总体与无限》第四部分 / 184
一、“爱欲”中的“女性她者”的他异性 / 186
二、“生衍”与跨世代的“实体转化” / 193
三、“父子关系”与“子亲关系” / 197
四、“兄弟关系”与社会关系的重构 / 202
五、“绵延不绝”的时间观 / 207
第三部分 重建家的哲学
第七章 生生:在世代之中存在 / 217
一、“向死存在”与“生生不息” / 218
二、在世代之中存在与“此身” / 228
三、“亲亲”作为源初情感的结构 / 235
四、“孝”的“共世代”结构 / 239
五、“家”与“代际共在” / 247
六、“在家存在”之“乐” / 253
七、“学”作为“跨世代”的筹划 / 258
八、世代性与历史性 / 264
九、世代之中的“死亡”问题 / 269
第八章 亲亲相隐之“隐”的机制及其本体论承诺 / 276
一、“隐”的训诂问题 / 277
二、“隐”作为道德困扰解决的机制 / 280
三、沉默权与容隐权 / 284
四、“亲亲相隐”的本体论承诺 / 288
第九章 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 294
一、现代世界关于“家”之理解的多重误区 / 295
二、饱含“个体自觉”的现代“家”观念 / 302
三、现代世界中的“修齐”与“治平” / 308
四、“家”的本体论意义 / 312
附录:民族国家、文明国家与天下意识 / 318
后记 / 344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