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斯托夫文集(第9卷):旷野呼告
作者:舍斯托夫 著
出版:商务印书馆 2019.11
丛书:舍斯托夫文集
页数:252
定价:38.00 元
ISBN-13:9787100166225
ISBN-10:7100166225
去豆瓣看看 作者序: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一章 约伯与黑格尔
第二章 肉中刺
第三章 摆脱伦理
第四章 伟大的诱惑
第五章 信仰的移动
第六章 信仰与罪
第七章 恐惧与虚无
第八章 天才与天命
第九章 知识就是堕落
查看完整 列夫•舍斯托夫(Lev Shestov,1866-1938),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思想家,著名的存在主义宗教哲学家,其毕生的学术创作都集中于猛烈抨击西方哲学理性传统,致力于重新开启和彰显非理性的信仰传统与启示传统。在舍斯托夫看来,理性传统完全误解了人的生存的基本性质,把人引导到了追问自然必然性的道路上,因而背弃了人的自由,背弃了人凭借信仰而展开的生存活动。十月革命后,舍斯托夫流亡巴黎,并于1938年在那里去世。其代表作有《雅典与耶路撒冷》、《在约伯的天平上》、《无根据颂》等。
译者简介:方珊,生前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曾长期从事俄国形式主义美学与舍斯托夫作品的翻译工作。本书是译者1990年翻译完成的老版本。李勤,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舍斯托夫文集(第9卷):旷野呼告》是舍斯托夫晚年成熟时期的作品,完稿于1934年。正因为是其成熟时期的作品,作者在其作品中才开宗明义,提出其研究的内容是启示真理与思辨真理的对立。按照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罪孽不在存在之中,也不在创世主创造的事物之中,罪孽、恶习与缺陷就在我们的“知识”之中。这样一个判断已经完全不为现代性展开之后的现代人所熟悉,不为接受了希腊哲学尤其是苏格拉底哲学的理性传统群体所熟悉。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不经反思的生活不是好生活”,而舍斯托夫借助存在主义哲学家如克尔凯郭尔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思想,告诉我们说“一切非信仰的东西皆为罪”。这个传统继承的是德尔图良“唯其荒谬,故而可信”的信仰传统。舍斯托夫据此提出,只有信仰才为人开辟了通往生命之树的道路,但要有信仰,就需要丧失理性。这是有限与无限、个体与绝对之间的极端张力。是人对自己生存状况的严肃思考。而舍斯托夫的《旷野呼告》,则是对这样一种关怀的一种严肃的回答,是人争取可能性的疯狂的斗争。
作者序: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一章 约伯与黑格尔
第二章 肉中刺
第三章 摆脱伦理
第四章 伟大的诱惑
第五章 信仰的移动
第六章 信仰与罪
第七章 恐惧与虚无
第八章 天才与天命
第九章 知识就是堕落
第十章 残酷的基督教
第十一章 恐惧与原罪
第十二章 知识的权力
第十三章 逻辑与雷霆
第十四章 伦理的自治
第十五章 被奴役的意志
第十六章 上帝是爱
第十七章 克尔凯郭尔与路德
第十八章 绝望与虚无
第十九章 自由
第二十章 上帝与强迫的真理
第二十一章 赎罪的秘密
第二十二章 结论
^ 收 起 列夫•舍斯托夫(Lev Shestov,1866-1938),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思想家,著名的存在主义宗教哲学家,其毕生的学术创作都集中于猛烈抨击西方哲学理性传统,致力于重新开启和彰显非理性的信仰传统与启示传统。在舍斯托夫看来,理性传统完全误解了人的生存的基本性质,把人引导到了追问自然必然性的道路上,因而背弃了人的自由,背弃了人凭借信仰而展开的生存活动。十月革命后,舍斯托夫流亡巴黎,并于1938年在那里去世。其代表作有《雅典与耶路撒冷》、《在约伯的天平上》、《无根据颂》等。
译者简介:方珊,生前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曾长期从事俄国形式主义美学与舍斯托夫作品的翻译工作。本书是译者1990年翻译完成的老版本。李勤,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舍斯托夫文集(第9卷):旷野呼告》是舍斯托夫晚年成熟时期的作品,完稿于1934年。正因为是其成熟时期的作品,作者在其作品中才开宗明义,提出其研究的内容是启示真理与思辨真理的对立。按照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罪孽不在存在之中,也不在创世主创造的事物之中,罪孽、恶习与缺陷就在我们的“知识”之中。这样一个判断已经完全不为现代性展开之后的现代人所熟悉,不为接受了希腊哲学尤其是苏格拉底哲学的理性传统群体所熟悉。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不经反思的生活不是好生活”,而舍斯托夫借助存在主义哲学家如克尔凯郭尔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思想,告诉我们说“一切非信仰的东西皆为罪”。这个传统继承的是德尔图良“唯其荒谬,故而可信”的信仰传统。舍斯托夫据此提出,只有信仰才为人开辟了通往生命之树的道路,但要有信仰,就需要丧失理性。这是有限与无限、个体与绝对之间的极端张力。是人对自己生存状况的严肃思考。而舍斯托夫的《旷野呼告》,则是对这样一种关怀的一种严肃的回答,是人争取可能性的疯狂的斗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