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志艺术哲学文存 中国美学入门 全5册 法自画生 惟在妙悟 画者东西影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扁舟一叶
作者:朱良志 著,安徽文艺 高高国际 出品
出版:安徽文艺出版社 2020.1
定价:430.00 元
ISBN-13:9787539666938
ISBN-10:7539666935
去豆瓣看看 惟在妙悟
001题记
001章关于妙悟的概念
002一艺术哲学中妙悟范畴之成立
006二妙悟与悟
011三妙悟与玄览、玄觉、观照诸概念
014四妙悟与悟妙
021第二章悟性
023一悟性的本质
030二悟性的动力
036三关于养性
044四艺术悟性与佛性
047第三章悟境
049一破境
056二造境
061三物境与心境
065四悟境之次第
072五破三关
077第四章悟境的传达
080一不可说、不可喻
089二翠竹如何见法身
094三烦万象为敷衍
100四关于言、境、法的表达结构
105五禅宗新工具观和唐代诗歌境界论
109第五章“看”与“现”
111一只要“现”,不要“看”
117二吾无隐乎尔
121三青山自青山
125四让世界自亮
129五世界作为说者
134六桃花更绚烂
137七大全
145第六章妙悟与法
147一破法
156二心法
161三我法
165四活法
169第七章妙悟与识
171一落花无言
177二听之以气
181三空纳万境
186四不智之智
191五学识助悟
197第八章妙悟与人工
199一《二十四诗品》论悟
203二画分南北
208三技进乎道
212四神妙逸能
217五巧拙之间
221第九章论瞬间永恒
223一关于时间即幻象
231二关于悟在刹那间
239三关于永恒在目前
246四“古”之境
253第十章狂怪之悟
255一说“怪”
262二说“傲”
269三说“醉”
275余论
294主要参考文献
300重版后记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第1编生生之源
——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的根源
003 第1章生——生命结构论
003第1节“生之谓性”:中国哲学关于生命即本体的思考
008第二节“生生之德”:中国哲学关于生命关联的理论
021第三节“生之谓仁”:儒家生命哲学的逻辑结构
028第四节达生卫生赏生:道家生命哲学的基本取向
037第二章时——生命时间论
037第1节四时模式
046第二节时空合一
051第三节无往不复
057第四节生命节律
062第五节莫若以时
……
302第十五章说“圆”:中国艺术的生命整体观
302第1节太极之圆:艺术生命之源
305第二节圆满之圆:充满圆融的生命境界
309第三节圆转之圆:流动不息的生命精神
313第四节大圆之圆:艺术生命之至高境界
315初版后记
318再版后记
320第三版后记
画者东西影
引言
章 八大山人绘画的“荒诞”问题
一、 不东不西
二、 不是“东西”
三、“东西”是实相的影子
四、 实相就在“东西”中
第二章 八大山人的“鸟道”观
一、 鸟道说的来源
二、 空鸟:性空的真实
三、 鸟路:无念的心法
四、 鸟迹:空灵的美感
……
第十一章 八大山人名号的含义
一 、止八大山
二、八大人觉经
三、驴形小印
附录
八大山人传 八大山人年谱简编
法自画生
引言
章 “一画”新诠
一 一画之主,乃在不二
二 立一画,乃在树一画之法
三 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四 一画之法,乃自悟出
五 一画之悟,乃自性起
六 一画之用,乃下手功夫 结语
第二章 石涛画学思想中的“法”概念
一 一画与一法
二 破有为法
三 法无定法
四 无念之法
五 诸说浅辨
……
第十章 石涛的“躁”
一 辟混沌
二 转动静
三 抹烟霞
四 弄恶墨
第十一章 石涛艺术世界中的“楚风”
一 怨情
二 香意
三 奇情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石涛小传
附录二 画语录
朱良志,1955年生,安徽滁州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留校任教,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1999年调入北京大学,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会副会长,曾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高级研究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艺术关系的研究,出版研究著作二十余种。出版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获安徽省社科研究一等奖,《石涛研究》获第五届科学研究奖(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类一等奖,《南画十六观》入选首届“中国好书”,并获首届张世英美学哲学奖励基金学术成就奖、吴玉章优秀学术成果奖等。
朱良志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研究,尤长于中国传统哲学与艺术关系研究。本套丛书荟萃了他30余年相关研究的精髓,分别题为《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惟在妙悟》《画者东西影》《法自画生》《扁舟一叶》,涉及哲学、画学、园林、人物研究等多个领域,同时辅以百余幅中国传统名画,图文并茂,寓深邃思想于优美表述中,通过对传统艺术的解读、阐释,抽绎出中国美学的独特精神,每卷不仅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文化含量,更能够成为大众走近和欣赏传统艺术的桥梁。
中国人强调生命本身的价值,因此中国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为心而造”,注重对人的心灵启发和安顿。《朱良志艺术哲学文存》既透视了中国艺术以生命为本体、为真实的内在精神,又梳理了理学、心学与画学之间互渗的内在逻辑;既揭示了中国艺术将妙悟作为创造的根本途径,与西方艺术心理学中的直觉说存在根本差异,又论述了以生命真性为中心而展开的艺术哲学。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和精髓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完整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