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救之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卡内蒂自传,描绘作家个人的生命记录,更是中欧文化史的别致呈现,朱一龙推荐)
作者:〔英〕埃利亚斯·卡内蒂 著,陈恕林 宁瑛 蔡鸿君 译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6
定价:65.00 元
ISBN-13:9787020153619
ISBN-10:7020153615
去豆瓣看看 部 鲁斯丘克(1905—1911)
我幼年时期的回忆 . . . 3
为家族而自豪 . . . 5
“卡科小母鸡”/狼群与狼形人妖 . . . 9
亚美尼亚人的斧/吉卜赛人 . . . 15
弟弟的出世 . . . 20
土耳其人之家/爷爷与外公 . . . 23
普珥节/彗星 . . . 27
有魔力的语言/火灾 . . . 31
蝮蛇和字母 . . . 36
谋杀 . . . 39
诅咒旅行 . . . 42
第二部 曼彻斯特(1911—1913)
糊墙纸和书籍 / 在默西河畔散步 . . . 49
小玛丽/泰坦尼克号沉没/斯科特船长 . . . 58
拿破仑/吃人的客人/星期日的乐趣 . . . 67
父亲之死/后的说法 . . . 74
天上的耶路撒冷 . . . 82
日内瓦湖畔学德语 . . . 89
第三部 维也纳(1913—1916)
墨西拿地震/家中的城堡剧院 . . . 103
不知疲倦的人 . . . 110
战争的爆发 . . . 118
美狄亚和奥德修斯 . . . 123
保加利亚之行 . . . 128
恶的发现/维也纳要塞 . . . 138
阿丽克·阿斯利尔 . . . 146
诺伊瓦尔德格的草地 . . . 153
母亲的病/讲师先生 . . . 157
大胡子在博登湖中 . . . 163
第四部 苏黎世—绍伊希策大街(1916—1919)
誓言 . . . 173
一间装满礼物的房间 . . . 177
间谍活动 . . . 183
希腊的诱惑/认识人类的学校 . . . 187
大脑壳/与一个军官辩论 . . . 196
日课与夜读/馈赠 . . . 200
催眠术和嫉妒心/重伤员 . . . 209
戈特弗里德·凯勒庆祝会 . . . 216
维也纳在危难中/来自米兰的奴隶 . . . 220
第五部 苏黎世—蒂芬布鲁伦(1919—1921)
雅尔塔公寓心地善良的老处女/魏德金德博士 . . . 231
菠菜的种系/尤尼乌斯·布鲁图 . . . 247
在伟人们中间 . . . 253
食人怪物的迷惑 . . . 258
遭人憎恨 . . . 265
申请书 . . . 271
禁令 . . . 281
老鼠疗法 . . . 287
有标记的人 . . . 292
动物的出现 . . . 295
卡尼特弗斯坦/金丝雀 . . . 303
醉心者 . . . 308
历史和忧郁 . . . 319
募捐 . . . 325
巫师的登场 . . . 329
黑蜘蛛 . . . 333
米开朗琪罗. . . 340
堕落的天堂 . . . 346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1905-1994),德语作家,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卡内蒂是文学史上著名的“难以归属”的作家,他出生于保加利亚的鲁斯丘克,祖先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犹太人,六岁时随父母来到英国,次年丧父,随母亲迁居维也纳。他先后在瑞士的苏黎世和德国的法兰克福读完小学和中学,1929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纳粹吞并奥地利后,他流亡英国,并获得英国国籍。尽管一生萍踪不定,但正如诺贝尔文学颁奖词中所言,这位世界作家“有自己的故乡,这就是德语”。自1935年开始写作以来,他终生将德语作为他的文学语言,创作了多种体裁的作品,代表作有小说《迷惘》,剧本《婚礼》《虚荣的喜剧》《确定死期的人们》,政论《群众与权力》,游记《马拉喀什之声》,散文《耳证人》,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游戏》。除诺贝尔文学奖外,卡内蒂获得的重要奖项还有毕希纳奖(1972)、赫勃尔奖(1980)、卡夫卡奖(1981)等,被誉为20世纪重要的文学大师之一。
埃利亚斯·卡内蒂因其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于198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幼年丧父的男孩,是如何跻身世界文学大师之列的,有哪些人和事影响甚至塑造了他的文学气质,这些疑问在他的自传中都得到了回答。
卡内蒂的自传三部曲卷帙浩繁,从卡内蒂漂泊的童年延展到他初登文坛的中年,将生动而私人化的描写与恢弘博大的时代画卷完美结合,不仅是作家个人的生命记录,更是波澜壮阔的中欧文化史的别致呈现。或许正因为如此,它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德语传记。
《获救之舌》是卡内蒂自传三部曲的*部,从出生写到16岁,由三条主线串联在一起:他与母亲之间亲密而紧张的关系,对文字和语言的热爱,对学业和知识的追求。卡内蒂以孩子的叙述口吻和成年人的世故眼光,回忆了在严厉苛刻的外公家的生活、7岁丧父的伤痛和在母亲逼迫下迅速学习德语等经历,对鲁斯丘克、曼彻斯特、伦敦、维也纳、苏黎世等生活过的城市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写。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