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籍学术之光文库—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传承及其当代价值(精装)
作者:张晓昀 著
出版:中国书籍出版社 2020.7
丛书:中国书籍学术之光文库
页数:222
定价:85.00 元
ISBN-13:9787506877862
ISBN-10:7506877864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传统道德概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简述
第二节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界定
第二章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的形成及古代传承
第一节 先秦时期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节 两汉时期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定型
第三节 魏晋隋唐时期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包容性发展
第四节 宋元明时期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神圣化”发展
第五节 明清之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启蒙性变迁
第三章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古代传承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农耕社会经济形态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古代传承的基本因素
第二节 封建国家维护统治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古代传承的根本因素
第三节 宗法家族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古代传承的内在因素
第四章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近代际遇
第一节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近代变革
第二节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近代际遇
第五章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在改革开放前的双向境遇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节 关于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批判与否定
第六章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时代反思
第二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是消解当前社会道德困境的智慧支持
第三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支持
第四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支撑
第五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致谢
张晓昀:(1971,11—),女,山东宁阳人,法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教育。
《中国书籍学术之光文库—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传承及其当代价值》从当前弘扬传统美德、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出发,合理区分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两个概念,系统梳理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的形成及两千多年古代传承的具体方式。在此基础上,论文探究、总结出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传承不断的综合原因: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经济形态本身天然具有的极强的稳定性与传承性直接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传承的坚实基础,而古代农耕社会中所培育出的独特的士大夫阶层“铁肩担道义”,为传统道德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广泛全面而深入细致的保障;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和统治秩序,中国古代统治者通过国家政权强制性推行的道德教化、制度性设置等,使道德的传承更顺理成章;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宗法家族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构成了传统道德传承不断的内在因素。在宗法观念支配下,民间家族宣扬道德教化成为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而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面,促成了传统道德在民众实践生活中的代代相传。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古代传承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这是我们认识道德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前提,更是我们寻求传统启示现代的出发点。
论文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以近现代中国百年的探索发展历史为背景,探究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在民族复兴、独立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