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大地
作者:[美],林璎(Maya,Lin),等 著; 陈晓宇,奚雪松 译
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9
页数:432
定价:225.00 元
ISBN-13:9787540497620
ISBN-10:7540497629
去豆瓣看看 自序 / 林璎林璎的拓扑变换 / 俞孔坚序言 / 约翰?麦克菲内部、外部和中间 / 林璎 记忆之作Ⅰ 《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出自大地波场 / 迈克尔?布兰森《场中的折叠》 “波场”系列 “大地绘画”系列 阅读大地扭转潮流 / 莉萨?菲利普斯装置艺术——倾泻之作线条景观 “河流”系列《玻璃之下,一座山的个性》 绘制地图林璎的时间 / 达娃?索贝尔《系统化景观》/《地质景观》/《水体》/《这里和哪里》/《在水的边缘》/《河流与山》/《北极圈》 记忆之作 Ⅱ 《公民权利纪念碑》《女性之桌》 语言花园界限之间 / 菲利普?朱迪狄奥俄亥俄三部曲《集会所》《画室》 “星座”系列《真理钟楼》 设计空间省略的勇气 / 保罗?戈德伯格雷吉奥-林奇教堂朗斯顿?修斯图书馆美国华人博物馆盒子屋私宅系列诺瓦迪斯生物医药研究院 记忆之作 Ⅲ 林璎的尾迹 / 威廉?L. 福克斯 “汇流” 《什么正在消失?》 译后记 / 陈晓宇
林璎,美国华裔建筑师和艺术家,1959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阿森斯,曾就读于耶鲁大学,21岁时参加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的设计竞赛,方案在众多设计师的1400多件作品中胜出,引起极大关注。曾入选美国《生活》杂志“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与“50位美国未来的领袖”。讲述她生平的纪录片《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夺得1995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2002年被选为耶鲁校董。2005年入选美国国家艺术院院士。同年与希拉里克林顿一起被选入“全美妇女名人堂”。2009年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奥巴马为其颁奖,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荣誉奖。
本书是备受赞誉的美国华裔建筑师与艺术家林璎的作品集,以丰富的图片展示了林璎的50多件作品,包括数量可观的珍贵草稿和手绘图。 从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大地艺术作品,到“汇流”系列景观项目,林璎一直在探索人们体验景观并与之发生联系的方式,致力于重建人与历史、地域、集体记忆和自然的本应相互交融的关系。她的建筑作品往往与景观和环境有强烈呼应,也格外重视设计的可持续性;而在她的小型工作室作品里,则常常融入了以科学方法收集的数据和对这些科学数据的直觉式的呈现。 自20岁左右进入公众视野开始,林璎一直在提出各种思考与构建图景的方式,这些方式抗拒任何类别、流派与界限。她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植入作品之中,以颇具东方特色的柔和与不争的方式表达。 林璎关注地球环境多年,目前正在创作一座基于网络的纪念碑作品——什么正在消失?。作品聚焦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现状,呼吁我们抵御这场人类共同的危机。
自序 / 林璎林璎的拓扑变换 / 俞孔坚序言 / 约翰?麦克菲内部、外部和中间 / 林璎 记忆之作Ⅰ 《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出自大地波场 / 迈克尔?布兰森《场中的折叠》 “波场”系列 “大地绘画”系列 阅读大地扭转潮流 / 莉萨?菲利普斯装置艺术——倾泻之作线条景观 “河流”系列《玻璃之下,一座山的个性》 绘制地图林璎的时间 / 达娃?索贝尔《系统化景观》/《地质景观》/《水体》/《这里和哪里》/《在水的边缘》/《河流与山》/《北极圈》 记忆之作 Ⅱ 《公民权利纪念碑》《女性之桌》 语言花园界限之间 / 菲利普?朱迪狄奥俄亥俄三部曲《集会所》《画室》 “星座”系列《真理钟楼》 设计空间省略的勇气 / 保罗?戈德伯格雷吉奥-林奇教堂朗斯顿?修斯图书馆美国华人博物馆盒子屋私宅系列诺瓦迪斯生物医药研究院 记忆之作 Ⅲ 林璎的尾迹 / 威廉?L. 福克斯 “汇流” 《什么正在消失?》 译后记 / 陈晓宇
林璎,美国华裔建筑师和艺术家,1959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阿森斯,曾就读于耶鲁大学,21岁时参加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的设计竞赛,方案在众多设计师的1400多件作品中胜出,引起极大关注。曾入选美国《生活》杂志“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与“50位美国未来的领袖”。讲述她生平的纪录片《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夺得1995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2002年被选为耶鲁校董。2005年入选美国国家艺术院院士。同年与希拉里克林顿一起被选入“全美妇女名人堂”。2009年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奥巴马为其颁奖,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荣誉奖。
本书是备受赞誉的美国华裔建筑师与艺术家林璎的作品集,以丰富的图片展示了林璎的50多件作品,包括数量可观的珍贵草稿和手绘图。 从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大地艺术作品,到“汇流”系列景观项目,林璎一直在探索人们体验景观并与之发生联系的方式,致力于重建人与历史、地域、集体记忆和自然的本应相互交融的关系。她的建筑作品往往与景观和环境有强烈呼应,也格外重视设计的可持续性;而在她的小型工作室作品里,则常常融入了以科学方法收集的数据和对这些科学数据的直觉式的呈现。 自20岁左右进入公众视野开始,林璎一直在提出各种思考与构建图景的方式,这些方式抗拒任何类别、流派与界限。她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植入作品之中,以颇具东方特色的柔和与不争的方式表达。 林璎关注地球环境多年,目前正在创作一座基于网络的纪念碑作品——什么正在消失?。作品聚焦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现状,呼吁我们抵御这场人类共同的危机。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