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藏书(泉州文库)
李贽(1527—1602),原名李载贽,字宏父,号卓吾,别号百泉居士、卓吾居士、卓吾老子、李长者等,人称李温陵,福建晋江人。七岁始随父读书,十六岁入府学,弱冠后奔走四方以糊口。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三十四年授辉县教谕,三十九年升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六月,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后历任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南京刑部郎中、姚安知府等。万历三十年(1602)闰二月,被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参劾,被捕入狱,著述被毁。三月,以剃刀自杀,享年七十六岁。平生致力于讲学,著述颇丰,有《李氏说书》八卷(一作九卷)、《四书评眼》十三卷、《九正易因》二卷、《皇明三异人录》四卷、《老子解》二卷、《庄子内篇解》二卷、《初潭集》三十卷、《李氏藏书》、《李氏焚书》、《李氏丛书》十二卷、《枕中十书》六卷、《读升庵集》二十卷、《古文法眼》四卷、《吏阁万年》、《评选陶诗》二卷、《评选坡仙集》十卷、《评选王摩诘诗》三卷、《评选曹氏一门集》二卷、《姑妄编》七卷等。
《续藏书》二十七卷,明李贽编著。是书为传记体史书,以官方记载和个人文集、家传、墓志铭、行状、笔记等为依据,重新编著而成,涵盖了明初至万历时期的重要人物。李贽将明代大臣分为开国名臣、逊国名臣、靖难功臣、内阁辅臣、勋封名臣、经济名臣、清正名臣、理学名臣、忠节名臣、孝义名臣、文学名臣、郡县名臣等十二类,每一类前有总评,部分传记末尾偶以“李贽曰”、“李秃翁曰”等形式加以细评。是书既是研究李贽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又是研究明初至万历时期政治、历史的重要史料。
續藏書序 焦 竑 1
續藏書序 李維楨 2
續藏書名臣姓氏 4
續藏書卷一 1
小序 1
開國諸臣總叙 2
開國諸臣緣起 6
開國諸臣本根 9
續藏書卷二 10
開國名臣 10
金陵陳静誠先生遇 10
青田劉文成先生基附子璉、璟。别見“遜國名臣”。 11
學士浦江宋文憲先生濂 19
義烏王忠文先生禕附子與孫。别見“遜國名臣”。 21
姑孰郡公當塗陶先生安 23
御史中丞章先生溢附子存道。 24
祭酒宋文恪先生訥 25
司業劉子高先生崧 26
祭酒陶公凱附崔亮、楊訓文。 27
尚書詹公同附子詹公徽。 27
大學士吴公伯宗 28
大學士吴公沉 29
大學士朱文恪公善附鮑恂、余詮、張紳、張長年、貝瓊。 29
太子少保唐公鐸 30
尚書開公濟 31
祭酒樂公韶鳳附趙奎、王才、魯文質、陳旭、陳友。 31
學士劉公三吾 32
太師蹇忠定公義别見“靖難名臣”。 32
太師夏忠靖公原吉别見“靖難名臣”。 32
太保黄忠宣公福别見“靖難名臣”。 32
大學士解公£别見“内閣輔臣”。 32
少保黄文簡公淮别見“内閣輔臣”。 32
太師、丞相、韓國李公善長附葉伯巨、鄭士利。别見“孝義名臣”。 32
續藏書卷三 39
開國功臣 39
中山武寧王魏國徐公達 39
開平忠武王鄂國常公遇春 48
岐陽武靖王曹國李公文忠 52
黔寧昭靖王西平侯沐公英 56
寧河武順王衛國鄧公愈 60
東甌襄武王信國湯公和 62
續藏書卷四 66
開國功臣 66
文成劉誠意公基别見“開國名臣”。 66
東丘郡侯花將軍雲附高陽郡侯許知府、郜氏、孫氏、雷老。 66
高陽侯韓公成附濟陽侯丁普郎等三十五人。 67
梁國趙武莊公德勝附南陽郡侯葉琛等十四人。 67
越國胡武莊公大海附李夢庚、王愷、孫炎等二十一人。此皆定祀於雞籠山者也。 69
虢國俞忠烈公通海附弟通源、通淵。 69
蔡、楚、河間三國公張德勝、廖永安、俞廷玉附汪興祖、周顯、陳文。 70
泗國耿公再成、燕山侯孫公興祖 71
永義侯桑公世傑、稗 雲郡伯胡公深 71
宋國馮公勝 72
潁國傅公友德 76
凉國藍公玉 80
鄆國宋忠順公晟 82
續藏書卷五 83
遜國名臣記 83
文皇帝答曹國公李景隆書 84
遜國名臣記序 86
遜國名臣 86
兵部尚書齊公泰 86
太常卿黄公澄 87
御史大夫練公子寧 88
文學博士方公孝孺 89
張昺、葛誠、湯宗、余逢辰四公 91
魏國徐公輝祖 92
駙馬都尉梅公殷 94
都指揮謝公貴等二十七人附有名三人,不可考者百餘人。 95
兵部尚書鐵公鉉附徐將軍、盛統兵、高僉憲、宋參軍、張都統、王太守、王府校等。 98
禮部侍中黄公觀附妻翁夫人并二女家屬十餘人。 99
禮部尚書陳公廸 100
刑部尚書侯公太附茅卯仔。 101
刑部尚書暴公昭 101
吏部尚書張公紞附毛太。 101
户部尚書王公鈍 103
工部尚書嚴公震直 104
户部侍郎卓公敬 104
黄魁、盧逈、郭任、陳植、胡子昭、徐垕六公 105
續藏書卷六 107
遜國名臣 107
御史大夫景公清 107
都御史茅公大芳 107
都御史陳公性善 108
大理少卿胡公閏 108
大理丞劉公端、王公高 109
大理寺丞鄒公瑾 109
大理寺丞彭公與明 109
太常少卿盧公原質 109
大理少卿薛公嵓 110
太常少卿廖公昇 110
衡府紀善周公是修 110
翰林修撰王公叔英附盛希年。 111
翰林修撰王公艮 111
侍郎學士董公倫 112
侍郎學士王公景 113
翰林侍講唐公愚士 113
少卿學士高公遜志 113
書國子祭酒張公顯宗附楊璉、房安、吕昇。 114
翰林侍讀樓公璉 114
侍講學士王公達 114
參軍斷事高公巍 115
經歷宋公徵、監副劉公伯完 116
給事中黄公鉞附楊福。 116
給事中龔公太、韓公永、陳公繼之 117
左拾遺戴公彝 118
監察御史韓公郁 118
監察御史曾公鳳韶 118
監察御史王公彬 119
董鏞、葉希賢、魏冕、甘霖四御史 119
御史王公度、鄭公智 120
御史尹公昌隆、主事巨公敬 120
按察使王公良 121
按察副使程公本立附沈壽康。 121
僉事胡公子義、林公嘉猷 122
參政鄭公居貞 122
續藏書卷七 123
遜國名臣 123
知府姚公善附錢芹、王賓、韓奕、俞貞木。 123
知府陳公彦回 124
知府王公璡、葉公惠仲 124
知縣顔伯瑋、鄭恕二公附胡先、子有爲、弟珏、友晏璧。 125
縣丞劉公亨 126
吏目鄭公華等九人附朱寧等二百九十人。 126
舉人劉公政 127
典史魏公澤 128
教授陳公思賢附伍性原、陳應宗、林珏、鄒君默、曾廷瑞、吕賢。 128
教諭王公省附子禎、女静。 128
生員高公賢寧 129
燕山衛卒儲福附母韓、妻范。 129
山西清遠戍卒羅義 129
金川門守卒龔翊 130
國子博士黄公彦清附郎、御史、給舍四十餘人。 130
雪庵和尚暨附杜景賢。 130
河西傭附莊浪魯家。 131
補鍋匠 131
馮翁、東湖樵夫 132
郎中梁公田玉等二十餘人附王詔、鄭僖。 132
太監吴公亮 134
編修程公濟 134
御史高公翔 135
長史劉公璟附子貊。 135
國子博士王公紳附子稌。 136
翰林侍書宋公懌 137
續藏書卷八 138
靖難名臣 138
太師蹇忠定公義 138
太師夏忠靖公原吉 139
太保黄忠宣公福 142
少師金忠襄公忠 143
少保陳節愍公洽附李任、顧福、劉順、徐騏、劉安、蔡顒、桂勝、劉子輔、易先、何忠、
馮智、陳麟、馮貴、侯保。 144
太子太師胡忠安公濙 146
太子少師儀文簡公智 147
尚書王文忠公英 148
續藏書卷九 149
靖難功臣 149
榮國姚恭靖公廣孝附袁珙、顛士、張信、柰亨、李友直。 149
湯陰伯郭忠襄公資 153
尚書宋公禮附金純、周長、潘叔正、張信圖、許堪、藺芳。 154
河間張忠武王玉 155
東平朱武烈王能 156
定興張忠烈王輔 157
鄞國薛忠武公禄 158
鄖國張襄僖公信 159
廣寧侯劉忠武公榮 160
續藏書卷十 161
史閣叙述 161
史閣款語 162
内閣輔臣 163
左春坊大學士解公公 163
少保黄文簡公淮 166
太子賓客胡公儼 168
太師楊文貞公士奇 169
太師楊文敏公榮 177
太師楊文定公溥 185
太保高文義公穀 189
侍郎薛文清公瑄 189
太常岳文肅公正 191
侍郎吕文懿公原 194
續藏書卷十一 196
内閣輔臣 196
太師李文達公賢 196
太傅商文毅公輅 202
太師彭文憲公時 204
太保劉文和公珝 207
太師劉文靖公健 207
太傅謝文正公遷 210
太傅丘文莊公濬 211
太師李文正公東陽 212
太傅王文恪公鏊 220
太保劉文肅公忠 223
續藏書卷十二 225
内閣輔臣 225
太保楊文忠公廷和 225
太師梁文康公儲 232
太保楊文襄公一清 235
太保費文憲公宏 242
太師張文忠公孚敬 244
太傅席文襄公書 251
太師徐文貞公階 254
少保趙文肅公貞言 258
續藏書卷十三 264
勳封名臣 264
靖遠侯王忠毅公驥附蔣貴。 264
興濟侯楊忠敏公善 267
淶國孫武敏公鏜附石亨。 270
定襄侯郭忠武公登 273
懷遠伯山襄毅公雲 275
平江侯陳恭襄公瑄 275
武功伯徐公有貞 276
潁國楊武襄公洪 278
太傅、威寧伯王襄敏公越 279
都督王公信 282
續藏書卷十四 284
勳封名臣 284
新建侯王文成公守仁 284
都督僉事劉公璽 288
錦衣牟公斌 290
總兵楊公鋭 291
咸寧侯仇公鉞 293
太保梁武壯公震 293
都督馬公永 294
都督沈公希儀 295
都督俞公大猷 298
都督同知萬公表 300
都司戚公景通附子繼光。 303
續藏書卷十五 308
經濟名臣 308
太保王忠肅公翺 308
太子太保陳僖敏公鎰 310
尚書郭公璡 310
尚書周文襄公忱 310
太子少保、右都御史羅公通 312
尚書年恭定公富 313
尚書耿清惠公九疇 314
僉都御史楊恭惠公信民 315
太傅于忠肅公謙 315
太師王端毅公恕 321
少保姚文敏公夔附尹旻。 325
太子少保李襄敏公秉 326
太子少保崔莊敏公恭 327
尚書王莊毅公竑 328
續藏書卷十六 330
經濟名臣 330
尚書王恭毅公£ 330
尚書陳康懿公俊 330
都御史黄公紱 331
太子太保項襄毅公忠 332
太保余肅敏公子俊附徐廷璋、馬文升。 335
都御史韓襄毅公雍 336
布政陶公魯 338
太子少保程襄毅公信 339
侍郎葉文莊公盛 341
太師馬端肅公文升 342
少保秦襄毅公紘 346
太子少保鄧襄敏公廷瓚附朱英。 347
太子少保童公軒 348
尚書何文肅公喬新 350
都御史高公明 351
續藏書卷十七 353
經濟名臣 353
少保倪文毅公岳 353
太保周文端公經 357
太子太保劉公大夏 358
太子太保戴恭簡公珊 364
太子少保張簡肅公敷華 364
尚書黄文毅公孔昭 365
太傅韓忠定公文 366
太子太保林文安公瀚 367
尚書王文莊公鴻儒附弟鴻漸、段堅。 368
副都御史陳公鎬附弟欽。 369
都御史王公雲鳳 370
尚書林公俊 370
少保李康惠公承勛 375
太子太保、尚書王公瓊附陸完、彭澤、陳九疇、曹謙。 377
少保胡端敏公世寧 380
都御史馬公昊 383
續藏書卷十八 385
經濟名世 385
太子太保梁端肅公材 385
太子少保劉清惠公麟 387
尚書雍公泰 388
尚書吴公廷舉 389
尚書顧公璘附弟£。 390
少保王襄敏公以旂 392
太子太保周襄敏公金 395
太子太保熊公浹 397
尚書胡公松 398
尚書鄭端簡公曉 400
太子少保李敏肅公世達 402
尚書陸莊簡公光祖 404
續藏書卷十九 408
清正名臣 408
都御史顧公佐附師逵、向珤。 408
都御史軒公輗附周新。 409
尚書魏文靖公驥 410
都御史魯公穆附薛祥、薛遠。 411
侍郎李忠文公時勉附陳祚。 412
祭酒陳公敬宗附楊鼎。 413
都御史吴文恪公訥 414
御史孫公鼎 414
布政使夏公寅 415
侍郎劉文介公儼 415
少保林莊敏公聰附千户龔遂榮。 416
太子太保張莊簡公悦 417
太子少保彭惠安公韶 417
續藏書卷二十 420
清正名臣 420
尚書楊文懿公守陳 420
太常卿張公元禎 421
光禄卿陳恭愍公選附張褧、子戴。 422
太子太保吴文定公寬 424
太子少保邵文莊公寶 425
太子少保傅文毅公珪 425
尚書陳公壽 426
尚書謝文肅公鐸 427
都御史熊莊簡公繡附潘禮、胡拱辰、王錡、李崙、朱裳、孫需、陶琰。 427
祭酒魯文恪公鐸 429
副使邵公清 429
中允景公暘 430
尚書嚴恭肅公清 432
侍郎程公文德 433
續藏書卷二十一 435
理學名臣 435
薛文清公瑄 435
聘君吴公與弼附陳海雍。 435
翰林檢討陳公獻章附陳真晟、胡居仁、劉閔。 436
郎中莊公昶 438
參議賀公欽 439
太子少保章文懿公懋 440
翰林修撰羅公倫 441
副使丁公璣 442
吏目鄒公智 443
御史陳公茂烈 444
國子祭酒蔡公清 445
侍郎儲文懿公瓘 445
續藏書卷二十二 447
理學名臣 447
尚書湛公若水 447
侍郎吕文簡公柟附馬汝冀、王道、穆孔暉。 448
侍郎鄒文莊公守益附子善、孫德涵、德溥。 452
心齋王公艮附子璧、林春。 453
蘿石董公澐附子穀。 456
郎中王公畿 457
僉都御史唐公順之 461
光禄少卿羅文恭公洪先 464
參政羅公汝芳 466
侍郎殷公邁 468
左諭德張公元忭 469
侍郎楊公起元 470
續藏書卷二十三 472
忠節名臣 472
學士劉忠愍公球 472
尚書章恭毅公綸 472
寺丞鍾恭愍公同 473
尚書廖恭敏公莊 474
按察使楊公瑄附子源。 475
少卿黄公鞏附陸震、張英并何遵等十二人。 476
尚寶司卿何公遵 479
尚書孫忠烈公燧 480
尚書許忠節公逵 482
修撰楊公慎别見“文學名臣”。 482
修撰舒公芬 482
太常少卿楊忠愍公繼盛附張翀。 486
光禄少卿沈公鍊 488
御史楊公爵 491
太子少保海忠介公瑞 493
續藏書卷二十四 496
孝義名臣 496
丘公鐸 496
知縣簡公祖英附高彬。 496
姚公伯華 497
朱公煦附陳圭。 498
毛公聚 499
劉公謹 500
程公通 500
孫公惟中 500
錢公瑛 501
瞿公嗣興 502
麯公祥 503
洪公祥 503
虞公讙 504
楊公旻 504
王公原 505
唐公儼 506
劉公和 507
訓導劉公閔 508
歸公鉞附弟繡。 509
何公倫 509
崔孝童鑑 510
續藏書卷二十五 512
孝義名臣 512
員外郎杜公環 512
樂公枅附弟棁。 513
李公疑 513
葉公伯巨附鄭公士利。 514
高公瑾 516
汪公灌附夏宗顯。 517
王公芳 518
義僕阿寄 519
義倡邵金寶 520
續藏書卷二十六 521
文學名臣 521
學士宋公濂别見“開國名臣”。 521
學士王公禕别見“開國名臣”。 521
文學博士方公孝孺别見“遜國名臣”。 521
詹事曾公棨 521
修撰康公海 522
修撰楊公慎 523
副使李公夢陽 527
副使何公景明附徐禎卿、邊貢。 528
考功郎薛公蕙 529
山人孫公一元 530
僉都御史唐公順之别見“理學名臣”。 531
參政王公慎中 531
僉都御史趙公時春 533
尚書王公世貞附弟世懋、李攀龍、汪道昆。 534
續藏書卷二十七 538
郡縣名臣 538
知府方公克勤 538
知州吴公履 539
知府陳公灌 541
知縣錢公本中 542
知府况公鐘附蔚能。 542
知府劉公實 543
知縣丁公積 544
知府徐公咸 545
主事唐公侃 545
少卿程公£ 546
知府徐公九經 547
知府龐公嵩 551
附録 553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553
續藏書提要 553
校點後記 554
^ 收 起
續藏書序 李維楨 2
續藏書名臣姓氏 4
續藏書卷一 1
小序 1
開國諸臣總叙 2
開國諸臣緣起 6
開國諸臣本根 9
續藏書卷二 10
開國名臣 10
金陵陳静誠先生遇 10
青田劉文成先生基附子璉、璟。别見“遜國名臣”。 11
學士浦江宋文憲先生濂 19
義烏王忠文先生禕附子與孫。别見“遜國名臣”。 21
姑孰郡公當塗陶先生安 23
御史中丞章先生溢附子存道。 24
祭酒宋文恪先生訥 25
司業劉子高先生崧 26
祭酒陶公凱附崔亮、楊訓文。 27
尚書詹公同附子詹公徽。 27
大學士吴公伯宗 28
大學士吴公沉 29
大學士朱文恪公善附鮑恂、余詮、張紳、張長年、貝瓊。 29
太子少保唐公鐸 30
尚書開公濟 31
祭酒樂公韶鳳附趙奎、王才、魯文質、陳旭、陳友。 31
學士劉公三吾 32
太師蹇忠定公義别見“靖難名臣”。 32
太師夏忠靖公原吉别見“靖難名臣”。 32
太保黄忠宣公福别見“靖難名臣”。 32
大學士解公£别見“内閣輔臣”。 32
少保黄文簡公淮别見“内閣輔臣”。 32
太師、丞相、韓國李公善長附葉伯巨、鄭士利。别見“孝義名臣”。 32
續藏書卷三 39
開國功臣 39
中山武寧王魏國徐公達 39
開平忠武王鄂國常公遇春 48
岐陽武靖王曹國李公文忠 52
黔寧昭靖王西平侯沐公英 56
寧河武順王衛國鄧公愈 60
東甌襄武王信國湯公和 62
續藏書卷四 66
開國功臣 66
文成劉誠意公基别見“開國名臣”。 66
東丘郡侯花將軍雲附高陽郡侯許知府、郜氏、孫氏、雷老。 66
高陽侯韓公成附濟陽侯丁普郎等三十五人。 67
梁國趙武莊公德勝附南陽郡侯葉琛等十四人。 67
越國胡武莊公大海附李夢庚、王愷、孫炎等二十一人。此皆定祀於雞籠山者也。 69
虢國俞忠烈公通海附弟通源、通淵。 69
蔡、楚、河間三國公張德勝、廖永安、俞廷玉附汪興祖、周顯、陳文。 70
泗國耿公再成、燕山侯孫公興祖 71
永義侯桑公世傑、稗 雲郡伯胡公深 71
宋國馮公勝 72
潁國傅公友德 76
凉國藍公玉 80
鄆國宋忠順公晟 82
續藏書卷五 83
遜國名臣記 83
文皇帝答曹國公李景隆書 84
遜國名臣記序 86
遜國名臣 86
兵部尚書齊公泰 86
太常卿黄公澄 87
御史大夫練公子寧 88
文學博士方公孝孺 89
張昺、葛誠、湯宗、余逢辰四公 91
魏國徐公輝祖 92
駙馬都尉梅公殷 94
都指揮謝公貴等二十七人附有名三人,不可考者百餘人。 95
兵部尚書鐵公鉉附徐將軍、盛統兵、高僉憲、宋參軍、張都統、王太守、王府校等。 98
禮部侍中黄公觀附妻翁夫人并二女家屬十餘人。 99
禮部尚書陳公廸 100
刑部尚書侯公太附茅卯仔。 101
刑部尚書暴公昭 101
吏部尚書張公紞附毛太。 101
户部尚書王公鈍 103
工部尚書嚴公震直 104
户部侍郎卓公敬 104
黄魁、盧逈、郭任、陳植、胡子昭、徐垕六公 105
續藏書卷六 107
遜國名臣 107
御史大夫景公清 107
都御史茅公大芳 107
都御史陳公性善 108
大理少卿胡公閏 108
大理丞劉公端、王公高 109
大理寺丞鄒公瑾 109
大理寺丞彭公與明 109
太常少卿盧公原質 109
大理少卿薛公嵓 110
太常少卿廖公昇 110
衡府紀善周公是修 110
翰林修撰王公叔英附盛希年。 111
翰林修撰王公艮 111
侍郎學士董公倫 112
侍郎學士王公景 113
翰林侍講唐公愚士 113
少卿學士高公遜志 113
書國子祭酒張公顯宗附楊璉、房安、吕昇。 114
翰林侍讀樓公璉 114
侍講學士王公達 114
參軍斷事高公巍 115
經歷宋公徵、監副劉公伯完 116
給事中黄公鉞附楊福。 116
給事中龔公太、韓公永、陳公繼之 117
左拾遺戴公彝 118
監察御史韓公郁 118
監察御史曾公鳳韶 118
監察御史王公彬 119
董鏞、葉希賢、魏冕、甘霖四御史 119
御史王公度、鄭公智 120
御史尹公昌隆、主事巨公敬 120
按察使王公良 121
按察副使程公本立附沈壽康。 121
僉事胡公子義、林公嘉猷 122
參政鄭公居貞 122
續藏書卷七 123
遜國名臣 123
知府姚公善附錢芹、王賓、韓奕、俞貞木。 123
知府陳公彦回 124
知府王公璡、葉公惠仲 124
知縣顔伯瑋、鄭恕二公附胡先、子有爲、弟珏、友晏璧。 125
縣丞劉公亨 126
吏目鄭公華等九人附朱寧等二百九十人。 126
舉人劉公政 127
典史魏公澤 128
教授陳公思賢附伍性原、陳應宗、林珏、鄒君默、曾廷瑞、吕賢。 128
教諭王公省附子禎、女静。 128
生員高公賢寧 129
燕山衛卒儲福附母韓、妻范。 129
山西清遠戍卒羅義 129
金川門守卒龔翊 130
國子博士黄公彦清附郎、御史、給舍四十餘人。 130
雪庵和尚暨附杜景賢。 130
河西傭附莊浪魯家。 131
補鍋匠 131
馮翁、東湖樵夫 132
郎中梁公田玉等二十餘人附王詔、鄭僖。 132
太監吴公亮 134
編修程公濟 134
御史高公翔 135
長史劉公璟附子貊。 135
國子博士王公紳附子稌。 136
翰林侍書宋公懌 137
續藏書卷八 138
靖難名臣 138
太師蹇忠定公義 138
太師夏忠靖公原吉 139
太保黄忠宣公福 142
少師金忠襄公忠 143
少保陳節愍公洽附李任、顧福、劉順、徐騏、劉安、蔡顒、桂勝、劉子輔、易先、何忠、
馮智、陳麟、馮貴、侯保。 144
太子太師胡忠安公濙 146
太子少師儀文簡公智 147
尚書王文忠公英 148
續藏書卷九 149
靖難功臣 149
榮國姚恭靖公廣孝附袁珙、顛士、張信、柰亨、李友直。 149
湯陰伯郭忠襄公資 153
尚書宋公禮附金純、周長、潘叔正、張信圖、許堪、藺芳。 154
河間張忠武王玉 155
東平朱武烈王能 156
定興張忠烈王輔 157
鄞國薛忠武公禄 158
鄖國張襄僖公信 159
廣寧侯劉忠武公榮 160
續藏書卷十 161
史閣叙述 161
史閣款語 162
内閣輔臣 163
左春坊大學士解公公 163
少保黄文簡公淮 166
太子賓客胡公儼 168
太師楊文貞公士奇 169
太師楊文敏公榮 177
太師楊文定公溥 185
太保高文義公穀 189
侍郎薛文清公瑄 189
太常岳文肅公正 191
侍郎吕文懿公原 194
續藏書卷十一 196
内閣輔臣 196
太師李文達公賢 196
太傅商文毅公輅 202
太師彭文憲公時 204
太保劉文和公珝 207
太師劉文靖公健 207
太傅謝文正公遷 210
太傅丘文莊公濬 211
太師李文正公東陽 212
太傅王文恪公鏊 220
太保劉文肅公忠 223
續藏書卷十二 225
内閣輔臣 225
太保楊文忠公廷和 225
太師梁文康公儲 232
太保楊文襄公一清 235
太保費文憲公宏 242
太師張文忠公孚敬 244
太傅席文襄公書 251
太師徐文貞公階 254
少保趙文肅公貞言 258
續藏書卷十三 264
勳封名臣 264
靖遠侯王忠毅公驥附蔣貴。 264
興濟侯楊忠敏公善 267
淶國孫武敏公鏜附石亨。 270
定襄侯郭忠武公登 273
懷遠伯山襄毅公雲 275
平江侯陳恭襄公瑄 275
武功伯徐公有貞 276
潁國楊武襄公洪 278
太傅、威寧伯王襄敏公越 279
都督王公信 282
續藏書卷十四 284
勳封名臣 284
新建侯王文成公守仁 284
都督僉事劉公璽 288
錦衣牟公斌 290
總兵楊公鋭 291
咸寧侯仇公鉞 293
太保梁武壯公震 293
都督馬公永 294
都督沈公希儀 295
都督俞公大猷 298
都督同知萬公表 300
都司戚公景通附子繼光。 303
續藏書卷十五 308
經濟名臣 308
太保王忠肅公翺 308
太子太保陳僖敏公鎰 310
尚書郭公璡 310
尚書周文襄公忱 310
太子少保、右都御史羅公通 312
尚書年恭定公富 313
尚書耿清惠公九疇 314
僉都御史楊恭惠公信民 315
太傅于忠肅公謙 315
太師王端毅公恕 321
少保姚文敏公夔附尹旻。 325
太子少保李襄敏公秉 326
太子少保崔莊敏公恭 327
尚書王莊毅公竑 328
續藏書卷十六 330
經濟名臣 330
尚書王恭毅公£ 330
尚書陳康懿公俊 330
都御史黄公紱 331
太子太保項襄毅公忠 332
太保余肅敏公子俊附徐廷璋、馬文升。 335
都御史韓襄毅公雍 336
布政陶公魯 338
太子少保程襄毅公信 339
侍郎葉文莊公盛 341
太師馬端肅公文升 342
少保秦襄毅公紘 346
太子少保鄧襄敏公廷瓚附朱英。 347
太子少保童公軒 348
尚書何文肅公喬新 350
都御史高公明 351
續藏書卷十七 353
經濟名臣 353
少保倪文毅公岳 353
太保周文端公經 357
太子太保劉公大夏 358
太子太保戴恭簡公珊 364
太子少保張簡肅公敷華 364
尚書黄文毅公孔昭 365
太傅韓忠定公文 366
太子太保林文安公瀚 367
尚書王文莊公鴻儒附弟鴻漸、段堅。 368
副都御史陳公鎬附弟欽。 369
都御史王公雲鳳 370
尚書林公俊 370
少保李康惠公承勛 375
太子太保、尚書王公瓊附陸完、彭澤、陳九疇、曹謙。 377
少保胡端敏公世寧 380
都御史馬公昊 383
續藏書卷十八 385
經濟名世 385
太子太保梁端肅公材 385
太子少保劉清惠公麟 387
尚書雍公泰 388
尚書吴公廷舉 389
尚書顧公璘附弟£。 390
少保王襄敏公以旂 392
太子太保周襄敏公金 395
太子太保熊公浹 397
尚書胡公松 398
尚書鄭端簡公曉 400
太子少保李敏肅公世達 402
尚書陸莊簡公光祖 404
續藏書卷十九 408
清正名臣 408
都御史顧公佐附師逵、向珤。 408
都御史軒公輗附周新。 409
尚書魏文靖公驥 410
都御史魯公穆附薛祥、薛遠。 411
侍郎李忠文公時勉附陳祚。 412
祭酒陳公敬宗附楊鼎。 413
都御史吴文恪公訥 414
御史孫公鼎 414
布政使夏公寅 415
侍郎劉文介公儼 415
少保林莊敏公聰附千户龔遂榮。 416
太子太保張莊簡公悦 417
太子少保彭惠安公韶 417
續藏書卷二十 420
清正名臣 420
尚書楊文懿公守陳 420
太常卿張公元禎 421
光禄卿陳恭愍公選附張褧、子戴。 422
太子太保吴文定公寬 424
太子少保邵文莊公寶 425
太子少保傅文毅公珪 425
尚書陳公壽 426
尚書謝文肅公鐸 427
都御史熊莊簡公繡附潘禮、胡拱辰、王錡、李崙、朱裳、孫需、陶琰。 427
祭酒魯文恪公鐸 429
副使邵公清 429
中允景公暘 430
尚書嚴恭肅公清 432
侍郎程公文德 433
續藏書卷二十一 435
理學名臣 435
薛文清公瑄 435
聘君吴公與弼附陳海雍。 435
翰林檢討陳公獻章附陳真晟、胡居仁、劉閔。 436
郎中莊公昶 438
參議賀公欽 439
太子少保章文懿公懋 440
翰林修撰羅公倫 441
副使丁公璣 442
吏目鄒公智 443
御史陳公茂烈 444
國子祭酒蔡公清 445
侍郎儲文懿公瓘 445
續藏書卷二十二 447
理學名臣 447
尚書湛公若水 447
侍郎吕文簡公柟附馬汝冀、王道、穆孔暉。 448
侍郎鄒文莊公守益附子善、孫德涵、德溥。 452
心齋王公艮附子璧、林春。 453
蘿石董公澐附子穀。 456
郎中王公畿 457
僉都御史唐公順之 461
光禄少卿羅文恭公洪先 464
參政羅公汝芳 466
侍郎殷公邁 468
左諭德張公元忭 469
侍郎楊公起元 470
續藏書卷二十三 472
忠節名臣 472
學士劉忠愍公球 472
尚書章恭毅公綸 472
寺丞鍾恭愍公同 473
尚書廖恭敏公莊 474
按察使楊公瑄附子源。 475
少卿黄公鞏附陸震、張英并何遵等十二人。 476
尚寶司卿何公遵 479
尚書孫忠烈公燧 480
尚書許忠節公逵 482
修撰楊公慎别見“文學名臣”。 482
修撰舒公芬 482
太常少卿楊忠愍公繼盛附張翀。 486
光禄少卿沈公鍊 488
御史楊公爵 491
太子少保海忠介公瑞 493
續藏書卷二十四 496
孝義名臣 496
丘公鐸 496
知縣簡公祖英附高彬。 496
姚公伯華 497
朱公煦附陳圭。 498
毛公聚 499
劉公謹 500
程公通 500
孫公惟中 500
錢公瑛 501
瞿公嗣興 502
麯公祥 503
洪公祥 503
虞公讙 504
楊公旻 504
王公原 505
唐公儼 506
劉公和 507
訓導劉公閔 508
歸公鉞附弟繡。 509
何公倫 509
崔孝童鑑 510
續藏書卷二十五 512
孝義名臣 512
員外郎杜公環 512
樂公枅附弟棁。 513
李公疑 513
葉公伯巨附鄭公士利。 514
高公瑾 516
汪公灌附夏宗顯。 517
王公芳 518
義僕阿寄 519
義倡邵金寶 520
續藏書卷二十六 521
文學名臣 521
學士宋公濂别見“開國名臣”。 521
學士王公禕别見“開國名臣”。 521
文學博士方公孝孺别見“遜國名臣”。 521
詹事曾公棨 521
修撰康公海 522
修撰楊公慎 523
副使李公夢陽 527
副使何公景明附徐禎卿、邊貢。 528
考功郎薛公蕙 529
山人孫公一元 530
僉都御史唐公順之别見“理學名臣”。 531
參政王公慎中 531
僉都御史趙公時春 533
尚書王公世貞附弟世懋、李攀龍、汪道昆。 534
續藏書卷二十七 538
郡縣名臣 538
知府方公克勤 538
知州吴公履 539
知府陳公灌 541
知縣錢公本中 542
知府况公鐘附蔚能。 542
知府劉公實 543
知縣丁公積 544
知府徐公咸 545
主事唐公侃 545
少卿程公£ 546
知府徐公九經 547
知府龐公嵩 551
附録 553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553
續藏書提要 553
校點後記 554
^ 收 起
李贽(1527—1602),原名李载贽,字宏父,号卓吾,别号百泉居士、卓吾居士、卓吾老子、李长者等,人称李温陵,福建晋江人。七岁始随父读书,十六岁入府学,弱冠后奔走四方以糊口。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三十四年授辉县教谕,三十九年升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六月,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后历任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南京刑部郎中、姚安知府等。万历三十年(1602)闰二月,被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参劾,被捕入狱,著述被毁。三月,以剃刀自杀,享年七十六岁。平生致力于讲学,著述颇丰,有《李氏说书》八卷(一作九卷)、《四书评眼》十三卷、《九正易因》二卷、《皇明三异人录》四卷、《老子解》二卷、《庄子内篇解》二卷、《初潭集》三十卷、《李氏藏书》、《李氏焚书》、《李氏丛书》十二卷、《枕中十书》六卷、《读升庵集》二十卷、《古文法眼》四卷、《吏阁万年》、《评选陶诗》二卷、《评选坡仙集》十卷、《评选王摩诘诗》三卷、《评选曹氏一门集》二卷、《姑妄编》七卷等。
《续藏书》二十七卷,明李贽编著。是书为传记体史书,以官方记载和个人文集、家传、墓志铭、行状、笔记等为依据,重新编著而成,涵盖了明初至万历时期的重要人物。李贽将明代大臣分为开国名臣、逊国名臣、靖难功臣、内阁辅臣、勋封名臣、经济名臣、清正名臣、理学名臣、忠节名臣、孝义名臣、文学名臣、郡县名臣等十二类,每一类前有总评,部分传记末尾偶以“李贽曰”、“李秃翁曰”等形式加以细评。是书既是研究李贽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又是研究明初至万历时期政治、历史的重要史料。
比价列表
1人想要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