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研究指南
作者:(德)阿斯特莉特·埃尔 (德)安斯加尔·纽宁 主编,李恭忠、李霞 译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2
定价:128.00 元
ISBN-13:9787305211850
ISBN-10:7305211850
去豆瓣看看 目录
1文化记忆研究导论 / 阿斯特莉特·埃尔
编 记忆之场
23位置记忆——记忆之场 / 皮姆·邓布尔
33意大利的记忆之场 / 马里奥·伊斯能希
45作为记忆之场的“中欧” / 雅克·勒莱德尔
59美国历史和文化中的记忆之场 / 乌多·黑贝尔
78记忆之场与战争阴影 / 杰伊·温特
第二编 记忆与文化史
97记忆与心态史 / 阿龙·康菲诺
107文化记忆的发明 / 迪特里希·哈特
123经典与档案 / 阿莱达·阿斯曼
137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 / 扬·阿斯曼
150世代/世代性、世代传递与记忆 / 于尔根·罗伊勒克
159文化记忆:欧洲的视角 / 维塔·弗图纳蒂、艾琳娜·兰姆博蒂
第三编 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的记忆研究
175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 / 让克里斯托弗·马塞尔、劳伦特·穆基埃利
187从集体记忆到关于记忆实践和记忆产品的社会学 / 杰弗里·奥立克
202后威权社会里的记忆 / 安德烈亚斯·朗格诺尔
215记忆与政治 / 艾瑞克·梅耶
225社会遗忘:系统论的路径 / 艾琳娜·埃斯波西托
237记忆和回忆:建构主义的路径 / 齐格弗里德·施密特
250保罗·利科“能力自我”理论中的记忆和忘却 / 莫琳·容克肯尼
第四编 心理学的记忆研究
265心理学、叙事与文化记忆:过去和现在 / 于尔根·斯特劳布
283对“文化创伤”概念的异议 / 伍尔夫·康斯坦纳、哈罗德·维恩布克
297体验与记忆:过去当中包含的想象性的未来 / 大卫·米德尔顿、斯蒂文·布朗
312集体记忆的认知分类学 / 大卫·马尼尔、威廉·赫斯特
325语言与记忆:社会和认知的过程 / 杰拉德·埃希特霍夫
341文化记忆与神经科学 / 汉斯·马科维奇
353交往记忆 / 哈罗德·维泽尔
第五编 文学与文化记忆
373文学的记忆性和互文性 / 雷娜特·拉赫曼
385文化记忆与文学经典 / 赫伯特·格拉贝斯
398传记、文化记忆与文学研究 / 马克斯·桑德斯
413记忆的文学再现 / 柏吉特·纽曼
427记忆的机制:介于纪念性和变体之间的文本 / 安·芮格妮
第六编 媒介与文化记忆
441记忆的纹理:关于大屠杀历史的纪念物 / 詹姆斯·杨
454摄影:记忆的外化与痕迹 / 詹斯·鲁查兹
470新闻的记忆工作 / 芭比·塞里泽
483文学、电影与文化记忆的媒介性 / 阿斯特莉特·埃尔
496记忆与媒介文化 / 马丁·兹罗德
508人名索引
535术语索引
539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阿斯特莉特·埃尔(Astrid Erll):德国伍珀塔尔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英国文学和英国文化史、文化记忆、后殖民研究媒介体理论以及叙事学。与安斯加尔·纽宁共同担任“媒介与文化记忆”丛书联合主编。 安斯加尔·纽宁(Ansgar Nünning):1996年起担任德国吉森大学教授,在英美文学、记忆文化、叙事学、文学和文化理论等方面著述颇丰。他是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生院和文化研究国际研究生院的创建者,也是国际博士项目“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学术主任、“记忆文化”协同研究中心成员。 关于译者李恭忠: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社会史、思想文化史和政治文化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近代中国社会史论》等专著多种,以及《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天地会的仪式与神话:创造认同》等译著多种。 李霞:历史学博士,江苏省行政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史学史、欧洲文化史、历史记忆和性别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撰写《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等著作多种,出版《妇女城》《历史社会学手册》《政治思想导读》等译著多种。
这本指南首次在一本书中展现了“文化记忆研究”这一跨学科的国际性领域,其中由国际知名学者撰写的文章,为读者提供了文化记忆研究关键概念的独特概述。这本指南不仅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记录了当前的研究,而且是一个汇集社会学、政治科学、历史学、神学、文学研究、媒介研究、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不同领域之方法的论坛。
正如本指南所定义的那样,“文化记忆研究”是在20世纪初随着莫里斯·哈布瓦赫关于集体记忆的著作而产生的。近二十年来,在各个国家和相关学科兴起了一股该领域的研究热潮,对“文化”和“记忆”的关系探寻也由之异彩纷呈,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进路。本指南立基于广义的“文化记忆”,将其理解为社会文化语境中现在和过去的相互作用。它呈现了研究社会语境中的个人记忆、群体和家庭记忆、民族记忆、各种记忆媒介的概念,以及一系列新出现的跨国性记忆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