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堕落与科学的基础(科学史译丛)
作者:(澳)彼得·哈里森 著 张卜天 译
出版:商务印书馆 2021.3
页数:424
定价:88.00 元
ISBN-13:9787100195263
ISBN-10:7100195268
去豆瓣看看 导言
章 亚当的广博知识
节 伊甸园中的科学
第二节 堕入无知
第三节 承袭错误
第四节 世俗知识和神光
第五节 为亚里士多德施洗
第二章 奥古斯丁的复兴
节 路德和堕落的哲学家
第二节 堕落与怀疑
第三节 奥古斯丁
第四节 怀疑论假说
第三章 在堕落的世界中寻求确定性
节 天界之光的遗迹
第二节 数学确定性
第三节 亚当、摩西、赫尔墨斯、所罗门
第四节 灵感、经验和实验
第四章 废黜偶像
节 自我认识和科学
第二节 心灵的统治
第三节 堕落的身体
第四节 智识上的偶像崇拜
第五章 学术的复兴
节 “知识就必增长”
第二节 扭转巴别塔
第三节 所罗门宫
第四节 理性的限度
第五节 抛弃人论
结语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彼得•哈里森,牛津大学前任Andreas Idreos科学与宗教教授,目前为昆士兰大学欧洲著述史中心研究教授和主任。他是2011年在爱丁堡大学举行的吉福德讲演的主讲人,也是牛津大学伊安•拉姆齐中心的高级研究会员。著有《科学与宗教的领地》《人的堕落与科学的基础》《剑桥科学与宗教指南》,编有《与自然角力:从预兆到科学》等。译者简介:张卜天,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科学思想史。精通科学史、科学普及与哲学翻译,译有著作近五十部。其译文优美流畅,广受读者好评。
本书为科学知识的宗教基础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它显示了16、17世纪研究自然的新方法如何受到了关于人的堕落以及心灵和感官所受破坏的神学讨论的直接影响。本书认为,科学方法*初被设计出来乃是为了减轻人的原罪所造成的认知损害。现代科学在诞生之初被理解成一种重新获得亚当曾经拥有的自然知识的方式。神学上的考虑对于新科学方法的构建至关重要。